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 基础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分外/满分 分泌/沁人心脾 呜咽/狼吞虎咽
B.今朝/朝阳 娇美/一代天骄瘦削/削足适履
C.折腰/折本 妖娆/抓耳挠腮 数量/数九寒天
D.出汗/可汗 殉职/徇私枉法 积攒/人头攒动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A. 分外(fèn)/满分(fēn) 分泌(mì)/沁人心脾(qìn)呜咽(yè)/狼吞虎咽(yàn);B.今朝(zhāo)/朝阳(zhāo) 娇美(jiāo)/一代天骄(jiāo) 瘦削(xuē)/削足适履(xuē);C. 折腰(zhé)/折本(shé) 妖娆(ráo)/抓耳挠腮(náo) 数量(shù)/数九寒天(shǔ);D.出汗(hàn)/可汗(hán) 殉职(xùn)/徇私枉法(xùn) 积攒(zǎn)/人头攒动(cuán)。故选B。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沉甸甸(diàn) 辛勤 柯岩(kē) 哄鸣
B.伐木(fá) 冓火 森林(shēn) 谷穗
C.辽阔(kuò) 征途 足迹(jì) 松涛
D.宿营(shù) 汗滴 海防(fánɡ) 呼换
【答案】C
【解析】【分析】 A:哄鸣——轰鸣
B:冓火——篝火 森林(shēn)——(sēn)
C:正确
D:宿营(shù)——(sù) 呼换——呼唤
故答案为:C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轻快灵巧)
B.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D.是燕/在梁间呢喃(拟声词,形容燕子叫声洪亮)
【答案】D
【解析】【分析】“呢喃”是拟声词,形容燕子的叫声,也形容小声说话的声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4月20日,“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B.“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C.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
D.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A.正确;B、语序混乱,可将“共享合作成果”置于“共建合作平台”之后;C、结构混乱,可将“通过”一词去掉;D、语意不明,可将句中的“的籍贯”或“人”去掉一个。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南山北为“阴”,水北山南为“阳”。如“达于汉阴”中的“阴”就指汉水的南部。
B.“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据他生前的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范仲淹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欧阳修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C.“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D.《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主席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抒发了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该词的题目是“沁园春”。
【答案】D
【解析】【分析】D.“该词的题目是沁园春”表述有误,“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本词的题目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柳北岸先生笑眯眯地说:“ ”
①我买了大量的书,放在地上,任由孩子们看。
②隔一段时间,又买进另一批新书,任由他们翻,我从来不逼他们读。
③可是,他们见我读得而满屋子的书又触手可及,一个个都成了爱书人。
④他们把书翻得乱七八糟,东南西北丢得铺天盖地,我一声不吭地替他们收拾。
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答案】A
【解析】【分析】细读四个句子,这是柳北岸先生关于如何熏陶孩子读书的一段完整的话。先说①句,买大量书,任孩子们看;④句紧承①句叙述孩子们看书的情景;②句叙述又买新书,任孩子们翻,不逼迫他们读;③句叙述在自己的熏染之下,孩子们成了爱书人。综合以上分析,句序应为:①④②③。
7. 综合性学习(6分)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内涵我诠释]
请分别概括下面诗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句式不限) (2分)
①志向坚定,奋斗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②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③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活动我策划]
你班响应学校号召,将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请你完善活动环节。(4分)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资料,攒写演讲稿。
②小组比赛,推荐选手。
③
●现场比赛
①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讲。
②
③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答案】(1)历经磨难,坚忍顽强;任重道远,求索不止
(2)赛前准备示例一:推选主持人,撰写串词,安排演讲顺序。 赛前准备示例二:推选评委,设计奖项,制定评选细则。;现场比赛示例:评出奖项(等级),公布结果。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概括自强不息的内涵。②根据“千磨万击还坚劲”可知,历经磨难,坚韧顽强。③根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知,任重道远,求索不止。
8.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6分)
(1)化静为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 。
(2)须晴日, ,分外妖娆。
(3)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 。
(4)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其作为革命领袖的坚定自信和伟大抱负。
(5)望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
【答案】(1)原驰蜡象
(2)看红装素裹
(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俱往矣
(5)惟余莽莽;顿失滔滔
【解析】【分析】(2)(4)(5)句为直接性默写。注意“素”“裹”“ 俱 ”“ 惟 ”“ 莽 ”“ 滔 ”等字的书写。
二 阅读(46分)
(一)古诗阅读(8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昏
黄昏的林子是黑色而柔和的
林子里的池zhǎo是闪着白光的
而使我沉溺地承受它的抚慰的风啊
一阵阵地带给我以田野的气息……
我永远是田野气息的爱好者啊……
无论我飘bó在哪里
当黄昏时走在田野上
那如此不可排遣地困惑着我的心的
是对于故乡路上的畜粪的气息
和村边的畜棚里的干草的气息的记忆啊……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zhǎo( ) 沉溺( )飘 bó( ) 排遣( )(2分)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田野的气息”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壮丽山河 B.盼望到达 C.禁止吸烟 D.诵读经典
(3)这首诗是以 为意象来构思并展开的,表达了作者对 的深沉眷恋(2分)
(4)这首诗的作者和《我爱这土地》是同一个人,他是著名诗人 ,原名 。 和 是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2分)
【答案】1.沼;nì;泊;qi n
2..A
3.田野的气息;土地
4.艾青;蒋海澄;土地;太阳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常用字的字形和字音。池沼(chí zhǎo):池塘。沉溺(chén nì):指无节制地沉酒或放纵。飘泊(piāo bó):随流漂流或停泊,比喻生活不固定,居无定所,犹如在水上漂流。排遣(pái qiǎn):排除,遣去。
(2)本题考查短语结构。常见的短语结构类型有七种: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介宾短语、连动短语。本题主要涉及偏正短语和动宾短语。①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前面的定语、状语起修饰作用,后面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被修饰部分,也叫中心语。如:我的书包、突然看到。②动宾短语由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是动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注意支配关系用语序表示,不用虚词表示。如:教导我们。
(3)本题考查意象及情感。《黄昏》这首诗是围绕“田野的气息”这一意象展开的,展现的是田野上的风景;而“田野”实际上是“土地”的具象,而“土地”则是艾青诗歌中最常用的意象,“田野”这一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土地的深沉的眷恋。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艾青,原名蒋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画家。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时期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重而又大气的风格,比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黎明的通知》 《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这一时期,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二)文言文阅读(7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2分)
①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3分)
12.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 (2分)
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答案】10.离开(背弃);厌恶(嫌弃)
11①位高意下;②官大心小;③禄厚不取
12①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②楚王听取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①身份地位变尊贵了就自以为了不起而看不起别人的人,人们也会离开他。去:离开。②官位很高,但是乱用权力的,您应该厌恶他。恶:厌恶。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考生要结合文章中的关键句子“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进行概括。简练之后即为:①位高意下;②官大心小;③禄厚不取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课外积累能力。按照示例,只要与“纳言”相关的故事皆可。答案不唯一。
(三)名著导读(10分)
13.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花夕拾》∶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原名《旧事重提》。
B.《昆虫记》∶法国昆虫学家达尔文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是朱赫来。
D.《傅雷家书》∶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4.给艾青诗歌《鱼化石》做一个批注。
(3分)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支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请以《我爱这土地》、《北方》和《复活的土地》为例简要探讨诗歌中的意象。100字左右。(4分)
【答案】13.D
14.示例一:前两节发挥想象,写想象的虚景,想象并描绘变成鱼化石前的鱼儿动作活泼,精力旺盛、自由自在地游动的场景,在火山爆发后埋进灰尘的情景。示例二:诗歌展现理性美,诗的后两节由鱼化石这一意象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有运动才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
15.示例: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北方》和(复活的土地》都用了“土地"这一意象来表达情感,《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他对祖国深挚的爱恋之情,《北方》和《复活的土地》中用"土地―象征着灾难深重的祖国,表达对祖国的忧思之情。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抽象”概念的边界正在不断被人类开垦:我们创造了各种以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为载体的虚拟空间,如社交网络、视频会议、虚拟3D世界、增强现实应用等。现在,元宇宙的出现正在为社会注入全新的想象力,其与教育行业相结合的可能性,会给学生、教师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何种全新图景?
【材料一:从虚拟校园到“元校园”】
虚拟校园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普遍推广,已经有30多所高校加入到虚拟校园的建设队伍中。纽约大学在2015年便开发了3D虚拟校园相关应用,其允许用户通过AR浏览虚拟的纽约大学校园全貌。2020年,这所全球顶尖学府还给身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们办了一场VR线上毕业典礼。无独有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百名学生组成了团队,建立了虚拟的伯克利校园,还原了学校的每一个场景。在毕业季,该校的学生同样可以创建角色并参加毕业典礼。
“元校园”是一种元宇宙与教育行业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未来很有可能逐渐成为现实,能允许学生、教师通过佩戴VR眼镜等设备进入虚拟空间进行原本只能在线下完成的一系列课堂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教师的线上日常教育活动将一方面形成良好闭环,自成体系;另一方面则能与线下教学形成交叉,二者互补互融。
我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认为,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极大发展和高阶形式,标志着人类进入数字文明、信息文明的起步阶段。
【材料二:有望破局传统教育】
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认为:“过去学习是为了创造,现在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而元宇宙可以打破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边界,实现传统教育模式的升级和教学资源的平衡,最终让终生学习、跨学科学习、循环学习以及人机互相学习成为可能。”
教育融合已被认为是元宇宙最重要、最可行的应用场景之一。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表示,元宇宙所营造的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学习场景以及高度交互性的学习方式将很大程度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例如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性、演示性较强的学科中应用元宇宙,通过构建拟真教学环境,催生虚拟备课、虚拟授课、虚拟考试等教育教学新方法,能够给这些学科带来更大想象空间。在她看来,虚拟人技术的开发正在推动虚拟教师的诞生,从而提升陪伴式学习的质量,弥补在线学习互动的情感缺失。高度仿真的人互动式学习、陪伴式学习可能成为教育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材料三:元宇宙应用到教育领域的困境】
任何新兴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机遇和挑战都是并存的。
在大量算法的加持之下,元宇宙所产生的新型视觉场景,会让更多的人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尤其对于学生而言,更是巨大的挑战。如何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不沉迷于虚拟空间的新奇与美好,自觉抵御数字成瘾问题,是对使用者的考验,也是家长对于学生使用“元课堂”进行学习最担忧的问题。
伴随元宇宙应用场景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未来各种类型的问题可能层出不穷,只有在法律的保驾护航下,元宇宙产业才能培育壮大和平稳运行。因此,要在保障元宇宙领域创新活力的前提下,及时跟进和完善数据、算法、平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前瞻性的科学立法,提前思考如何防范和解决元宇宙发展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但目前,针对这元宇宙这一新兴产业的相关立法还远远不够。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3分)
A.元宇宙只要可以打破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边界,就能让终生学习、跨学科学习、循环学习以及人机互相学习成为现实。
B.我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认为,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极大发展和高阶形式,标志着人类进入数字文明、信息文明的高速发展阶段。
C.随着虚拟人技术的发展,将来可能会诞生虚拟教师,从而提升陪伴式学习的质量,弥补传统课堂学习互动的情感缺失。
D.元宇宙所营造的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学习场景以及高度交互性的学习方式将很大程度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
17.下列说法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元校园”是一种元宇宙与教育行业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未来很有可能逐渐成为现实”中的“可能”一词不能删掉,否则会改变句子原意。
B.材料三采用了“总一分”的结构来写,分写了元宇宙可能造成数字成瘾问题和相关法律不够完善的问题。
C.材料二的图表反映出,自2021年1月以来,“元校园”的投资金额越来越高。
D.材料一第一段中采用了作比较、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虚拟校园技术已经得到普遍推广。
18.请你结合材料三和链接材料分析,要想“元课堂”切实有效地得以应用,还需要做哪些努力?(3分)
【链接材料一】
元宇宙的六大核心技术是区块链、交互(VR/AR/MR)、人工智能、网络计算和物联网(5G),上述技术并非最新推出的技术,也暂未达到能够支撑元宇宙落地的地步。元宇宙无法实现对心灵感受的表达,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真实体验,成为困扰技术人员的难题。
【链接材料二】
有的家长建议,元宇宙要进一步完善应用模式。虚拟世界里充斥着大量不适宜青少年浏览的信息,因此技术人员能否进一步开发出“青少年防沉迷模式”。该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规范。
【答案】16.D
17.D
18.实现对心灵感受的表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真实体验;开发出“青少年防沉迷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规范;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不沉迷于虚拟空间的新奇与美好,自觉抵御数字成瘾问题;及时跟进和完善数据、算法、平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解答此类选择题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①代入法。即将选项一一代入原文,仔细揣摩它与原文的叙述有何差异,这种差异是否改变原句的意思。②归谬法。即根据文意,逐项判断对错。③排除法。即首先排除已确认的选项。④归类法。一般来说,四个选项会涉及四个方面,如果四个选项中有重复的方面,答案很有可能就在其中。
(2)本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文章思路和线索的把握,对精彩细节的揣摩。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再进行选择。
(3)本道题考查阅读感悟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作答。语句要通顺、流畅、得体。
1.A. 结合材料二中的“而元宇宙可以打破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边界,实现传统教育模式的升级和教学资源的平衡,最终让终生学习、跨学科学习、循环学习以及人机互相学习成为可能“可知选项“就能让终生学习、跨学科学习、循环学习以及人机互相学习成为现实”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
B. 结合材料一种的“我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认为,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极大发展和高阶形式,标志着人类进入数字文明、信息文明的起步阶段”可知选项“标志着人类进入数字文明、信息文明的高速发展阶段”中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
C. 结合材料二中的“在她看来,虚拟人技术的开发正在推动虚拟教师的诞生,从而提升陪伴式学习的质量,弥补在线学习互动的情感缺失”可知选项“弥补传统课堂学习互动的情感缺失”这一说法有误;
D. 与原文相符。
故答案为:D
2.D. 材料一第一段中没有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D
3.需结合材料三级链接材料中关于“元课堂”应用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合材料三中的“如何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不沉迷于虚拟空间的新奇与美好,自觉抵御数字成瘾问题,是对使用者的考验,也是家长对于学生使用‘元课堂’进行学习最担忧的问题”可知“元课堂”还未能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而且家长对于学生使用“元课堂”进行学习最担忧的问题是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的新奇与美好,据此可知需在“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开发出青少年防沉迷模式,自觉抵御数字成瘾问题”方面努力。结合【链接材料一】中的“元宇宙无法实现对心灵感受的表达,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真实体验,成为困扰技术人员的难题”可知“元课堂”出现的问题是无法实现对心灵感受的表达,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真实体验,那么针对此,应在“实现对心灵感受的表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真实体验”方面努力。结合【链接材料二】中的“虚拟世界里充斥着大量不适宜青少年浏览的信息,因此技术人员能否进一步开发出青少年防沉迷模式。该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规范”可知还需进一步开发出“青少年防沉迷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规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实现对心灵感受的表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真实体验;开发出“青少年防沉迷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规范;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不沉迷于虚拟空间的新奇与美好,自觉抵御数字成瘾问题;及时跟进和完善数据、算法、平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五)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别踩疼了雪
①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一场雪的降临。
②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也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③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④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⑤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
⑥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长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⑦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⑧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⑨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⑩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就是她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也没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了;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雪花在天空舞蹈!
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
(选自《今日教育》)
19.阅读全文,说说女儿为什么要到北方去看雪?(2分)
20.品味语言。(4分)
①分别品味第⑨段和第 段划横线句子加点的词“踩疼”不同的表达效果。
②选文第 段划线句子“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有什么深刻含义?
21.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
22.选文第⑩段是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自己生活体验回答。(50字左右)(4分)
【答案】19.在女儿的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她想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
20.①第一个“踩疼”变抽象为具体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第二个“踩疼”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
②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等,紧扣“黑夜”理解,),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就能乐观地面对,就能战胜不幸。
21.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象征女儿纯洁的心灵。
22.两位母亲的信,让我认识到母爱的伟大。想到妈妈平时对我的付出,我要说:妈妈,我爱你!
【解析】【分析】(1)结合句子“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没有了雪,因为南方没有雪,所以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此她才要来北方看雪。
(2)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①词的意思或内容。②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此处第一个“踩疼”变抽象为具体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第二个“踩疼”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这里的“黑夜”指的是“困难”“磨难”等,“雪的白”指的是要战胜不幸。
(3)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此文的“雪” 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象征女儿纯洁的心灵。
(4)两位母亲都深爱自己的孩子,因此答案拟写应落在母爱的伟大上来。
三 作文(50分)
23.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节选自《社戏》
选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描写月夜行船的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同时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强景物描写的效果。
请你选一处喜爱的景物,模仿以上写法进行描写,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 基础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分外/满分 分泌/沁人心脾 呜咽/狼吞虎咽
B.今朝/朝阳 娇美/一代天骄瘦削/削足适履
C.折腰/折本 妖娆/抓耳挠腮 数量/数九寒天
D.出汗/可汗 殉职/徇私枉法 积攒/人头攒动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沉甸甸(diàn) 辛勤 柯岩(kē) 哄鸣
B.伐木(fá) 冓火 森林(shēn) 谷穗
C.辽阔(kuò) 征途 足迹(jì) 松涛
D.宿营(shù) 汗滴 海防(fánɡ) 呼换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轻快灵巧)
B.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D.是燕/在梁间呢喃(拟声词,形容燕子叫声洪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4月20日,“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B.“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C.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
D.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南山北为“阴”,水北山南为“阳”。如“达于汉阴”中的“阴”就指汉水的南部。
B.“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据他生前的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范仲淹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欧阳修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C.“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D.《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主席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抒发了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该词的题目是“沁园春”。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柳北岸先生笑眯眯地说:“ ”
①我买了大量的书,放在地上,任由孩子们看。
②隔一段时间,又买进另一批新书,任由他们翻,我从来不逼他们读。
③可是,他们见我读得而满屋子的书又触手可及,一个个都成了爱书人。
④他们把书翻得乱七八糟,东南西北丢得铺天盖地,我一声不吭地替他们收拾。
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7. 综合性学习(6分)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内涵我诠释]
请分别概括下面诗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句式不限) (2分)
①志向坚定,奋斗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②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③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活动我策划]
你班响应学校号召,将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请你完善活动环节。(4分)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资料,攒写演讲稿。
②小组比赛,推荐选手。
③
●现场比赛
①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讲。
②
③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8.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6分)
(1)化静为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 。
(2)须晴日, ,分外妖娆。
(3)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 。
(4)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其作为革命领袖的坚定自信和伟大抱负。
(5)望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
二 阅读(46分)
(一)古诗阅读(8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昏
黄昏的林子是黑色而柔和的
林子里的池zhǎo是闪着白光的
而使我沉溺地承受它的抚慰的风啊
一阵阵地带给我以田野的气息……
我永远是田野气息的爱好者啊……
无论我飘bó在哪里
当黄昏时走在田野上
那如此不可排遣地困惑着我的心的
是对于故乡路上的畜粪的气息
和村边的畜棚里的干草的气息的记忆啊……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zhǎo( ) 沉溺( )飘 bó( ) 排遣( )(2分)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田野的气息”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壮丽山河 B.盼望到达 C.禁止吸烟 D.诵读经典
(3)这首诗是以 为意象来构思并展开的,表达了作者对 的深沉眷恋(2分)
(4)这首诗的作者和《我爱这土地》是同一个人,他是著名诗人 ,原名 。 和 是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2分)
(二)文言文阅读(7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2分)
①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3分)
12.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 (2分)
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三)名著导读(10分)
13.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花夕拾》∶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原名《旧事重提》。
B.《昆虫记》∶法国昆虫学家达尔文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是朱赫来。
D.《傅雷家书》∶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4.给艾青诗歌《鱼化石》做一个批注。
(3分)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15.支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请以《我爱这土地》、《北方》和《复活的土地》为例简要探讨诗歌中的意象。100字左右。(4分)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抽象”概念的边界正在不断被人类开垦:我们创造了各种以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为载体的虚拟空间,如社交网络、视频会议、虚拟3D世界、增强现实应用等。现在,元宇宙的出现正在为社会注入全新的想象力,其与教育行业相结合的可能性,会给学生、教师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何种全新图景?
【材料一:从虚拟校园到“元校园”】
虚拟校园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普遍推广,已经有30多所高校加入到虚拟校园的建设队伍中。纽约大学在2015年便开发了3D虚拟校园相关应用,其允许用户通过AR浏览虚拟的纽约大学校园全貌。2020年,这所全球顶尖学府还给身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们办了一场VR线上毕业典礼。无独有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百名学生组成了团队,建立了虚拟的伯克利校园,还原了学校的每一个场景。在毕业季,该校的学生同样可以创建角色并参加毕业典礼。
“元校园”是一种元宇宙与教育行业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未来很有可能逐渐成为现实,能允许学生、教师通过佩戴VR眼镜等设备进入虚拟空间进行原本只能在线下完成的一系列课堂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教师的线上日常教育活动将一方面形成良好闭环,自成体系;另一方面则能与线下教学形成交叉,二者互补互融。
我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认为,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极大发展和高阶形式,标志着人类进入数字文明、信息文明的起步阶段。
【材料二:有望破局传统教育】
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认为:“过去学习是为了创造,现在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而元宇宙可以打破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边界,实现传统教育模式的升级和教学资源的平衡,最终让终生学习、跨学科学习、循环学习以及人机互相学习成为可能。”
教育融合已被认为是元宇宙最重要、最可行的应用场景之一。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表示,元宇宙所营造的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学习场景以及高度交互性的学习方式将很大程度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例如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性、演示性较强的学科中应用元宇宙,通过构建拟真教学环境,催生虚拟备课、虚拟授课、虚拟考试等教育教学新方法,能够给这些学科带来更大想象空间。在她看来,虚拟人技术的开发正在推动虚拟教师的诞生,从而提升陪伴式学习的质量,弥补在线学习互动的情感缺失。高度仿真的人互动式学习、陪伴式学习可能成为教育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材料三:元宇宙应用到教育领域的困境】
任何新兴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机遇和挑战都是并存的。
在大量算法的加持之下,元宇宙所产生的新型视觉场景,会让更多的人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尤其对于学生而言,更是巨大的挑战。如何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不沉迷于虚拟空间的新奇与美好,自觉抵御数字成瘾问题,是对使用者的考验,也是家长对于学生使用“元课堂”进行学习最担忧的问题。
伴随元宇宙应用场景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未来各种类型的问题可能层出不穷,只有在法律的保驾护航下,元宇宙产业才能培育壮大和平稳运行。因此,要在保障元宇宙领域创新活力的前提下,及时跟进和完善数据、算法、平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前瞻性的科学立法,提前思考如何防范和解决元宇宙发展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但目前,针对这元宇宙这一新兴产业的相关立法还远远不够。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3分)
A.元宇宙只要可以打破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边界,就能让终生学习、跨学科学习、循环学习以及人机互相学习成为现实。
B.我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认为,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极大发展和高阶形式,标志着人类进入数字文明、信息文明的高速发展阶段。
C.随着虚拟人技术的发展,将来可能会诞生虚拟教师,从而提升陪伴式学习的质量,弥补传统课堂学习互动的情感缺失。
D.元宇宙所营造的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学习场景以及高度交互性的学习方式将很大程度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
17.下列说法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元校园”是一种元宇宙与教育行业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未来很有可能逐渐成为现实”中的“可能”一词不能删掉,否则会改变句子原意。
B.材料三采用了“总一分”的结构来写,分写了元宇宙可能造成数字成瘾问题和相关法律不够完善的问题。
C.材料二的图表反映出,自2021年1月以来,“元校园”的投资金额越来越高。
D.材料一第一段中采用了作比较、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虚拟校园技术已经得到普遍推广。
18.请你结合材料三和链接材料分析,要想“元课堂”切实有效地得以应用,还需要做哪些努力?(3分)
【链接材料一】
元宇宙的六大核心技术是区块链、交互(VR/AR/MR)、人工智能、网络计算和物联网(5G),上述技术并非最新推出的技术,也暂未达到能够支撑元宇宙落地的地步。元宇宙无法实现对心灵感受的表达,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真实体验,成为困扰技术人员的难题。
【链接材料二】
有的家长建议,元宇宙要进一步完善应用模式。虚拟世界里充斥着大量不适宜青少年浏览的信息,因此技术人员能否进一步开发出“青少年防沉迷模式”。该模式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规范。
(五)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别踩疼了雪
①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一场雪的降临。
②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也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③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④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⑤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
⑥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长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⑦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⑧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⑨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⑩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就是她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也没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了;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雪花在天空舞蹈!
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
(选自《今日教育》)
19.阅读全文,说说女儿为什么要到北方去看雪?(2分)
20.品味语言。(4分)
①分别品味第⑨段和第 段划横线句子加点的词“踩疼”不同的表达效果。
②选文第 段划线句子“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有什么深刻含义?
21.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2分)
22.选文第⑩段是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自己生活体验回答。(50字左右)(4分)
三 作文(50分)
23.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节选自《社戏》
选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描写月夜行船的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同时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强景物描写的效果。
请你选一处喜爱的景物,模仿以上写法进行描写,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600字
80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