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4 19: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样子圆圆像西瓜,
地理课上常见它,
虽然体积不太大,
五洲四海全装下。 (打一物)
——地球仪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1.1 地球和地球仪
0 1
CONTENTS
学习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课堂检测
04
延伸拓展
学习目标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新课导入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 体,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是一个难解的谜。
1、直觉阶段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 ”的说法。

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
①天圆地方
我国的古诗中,也有许多描写“天圆地方”的句子,你知道吗?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北朝民歌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2、推测阶段
后来人们根据 、 的形状,推测出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②太阳和月亮
太阳
月亮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根据“ ”的景象,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呈圆弧形,推测: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月 食
月 食
月食: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正好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亮上去,月亮上就出现黑影,这种现象叫月食。太阳光全部被地球挡住时,叫月全食;部分被挡住时,叫月偏食。
当船队的勇士回到西班牙后,收到许多礼物,有一件是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
3、证实阶段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 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麦哲伦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1、如:海边的人,看归来的帆船,先看到“ ”(船帆/船体),后看到“ ”(船帆/船体)。
船帆
船体
2、我国的古诗中,也有类似“登高望远”的句子,你能举例说明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生活中,有许多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
4、确证阶段
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 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④地球卫星照片
人造卫星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中国的飞人”看到的地球
神舟六号
费俊龙、聂海胜
2005年10月12日
神州七号:翟志刚、 刘伯明、景海鹏
2008-09-25
神州九号
景海鹏、刘旺、刘洋2012年6月16日
二、地球的大小
最大周长约 千米
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 千米
6371
4万
5.1亿
现在利用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大小。
你能说出关于地球的几个数据吗?
地球是个正球体吗?科学家经过精密测量,得出比较准确的“数字地球”。请你读图说出:地球是一个怎样的球体?
地球不是个正球体。
根据图片信息:地球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什么?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②太阳和月亮
①天圆地方
④地球卫星照片
(1)古代人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凭直觉和臆想提出“天圆地方”;
(2)后来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出地球也是个球体;
(3)麦哲伦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4)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活动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约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最长周长4万千米 约相当于 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72857142587
10万
活动
2、用你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完成表1.1
三、地球仪
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
1. 在地球表面上的人们,如何看清地球的面貌呢?
2.为什么我们说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好帮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C
E
3.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在右面地球仪上,填注各字母代表的点和线名称。
地轴
北极
南极
经线
纬线
说出各字母代表的点和线的地理含义。
地轴:
北极:
南极:
3.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说一说 指一指)
地球仪是绕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地轴。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它是地球的最南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的最北点。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37名队员2019年1月18日正式出征南极腹地。
一个看到这条新闻的同学激动地说:“科考队员们在南极点一定摸到南极的地轴了!”
他的说法对吗?(说出你的理由)
不对。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是人们假想的旋转轴。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最后缩成一个点

东西方向
纬线
四、纬线和纬度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定义:
40°

40°
60°

60°
90°

20°
90°
40°
60°
20°
40°
90°

20°
90°
40°
60°
20°
40°
90°
S
N
度数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度数表示方法:
半球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北纬用N,南纬用S
0°~ 90°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纬度
四、纬线和纬度
北纬都在____半球,南纬都在____半球
向北度数变大的是____纬,向南度数变大的是____ 纬




练一练
23.5o
赤 道
南 回 归 线
北 回 归 线
北极圈
南极圈
0o
0o
23.5o
23.5o
23.5o
66.5o
66.5o
66.5o
66.5o
90o
90o
几条重要的纬线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30°N 0°-30°S 30°N -60°N 30°S -60°S 60°N -90°N
60°S-90°S
新知探究
北纬“N”
南纬“S”
N
N
N
N
S
S
北纬:
从0度(赤道)开始,越往北度数越大,最大数值为90度(北极)
南纬:
从0度(赤道)开始,越往南度数越大,最大数值为90度(南极)
南半球
北半球
北极
南极
经线
五、经线和经度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半圆
南北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0°经线或本初子午线
20°
40°
80°
180°
20°
40°
60°

30°
60°
30°
60°
90°
90°

30°E
60°E
30°W
60°W
90°W
90°E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____,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____。
东经
西经
北极
南极
经度
五、经线和经度
度数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度数表示方法:
半球划分:
0°~ 18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
东经E,西经W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30°E
60°E
30°W
60°W
90°W
90°E
20°
30°
40°
50°
1000
80°
60°
40°
练一练
E
W

30°E
60°E
30°W
60°W
90°W
90°E
20°

20°
40°
160°
170°
180°
170°
40°
160°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天圆地方 B. 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 地球是正圆形的 D.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2.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人造卫星上天
C.郑和下西洋 D.人类登上月球
B
A
3.下列诗句或现象不能推测地球是球体的是( )
A.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在海边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体 D.日食的景象
4.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的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 站的越高看得越远 B.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 河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D. 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A
D
5.每年4月22日是“地球日”,给地球送一条“红腰带”约为( )
A. 6371千米 B. 4400万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千米 D. 4万千米
6.“地球日”,人们准备给地球做一件花衣服,需布料约为( )
A. 960万平方千米 B. 4400万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千米 D. 4万千米
D
C
7.读图,严格地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
A. 正球体
B. 球体
C. 圆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8.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只能在( )上
A. 北极 B. 赤道 C. 南极 D. 月球
B
D
9.读图,地球仪的形状是一个( )
A. 正球体
B. 球体
C. 圆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A
11、0°经线相对的是_______经线;
20°W经线相对的是_______经线。
12、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这两条线东西经_____,度数之和为_____。
160°E
180°
180°
相反
延伸拓展



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阅读课本“活动”,根据提示材料,按以下步骤制作地球仪。比一比,谁的手更巧?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球 体(猜测—证实—确证)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仪
地 轴
两 极
经纬线
课堂小结
经度 纬度
度数起止点 本初子午线(00 经线 ) 赤道( 00 纬线 )
度数划分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半球划分 西经200 W、东经1600 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