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一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題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題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
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
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龙灯、窗花、舞龙等;端午节的包棕子、赛龙船;中秋节
的月饼、赏月、玩花灯等,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作为农历年节文化的主要
载体,这不仅是对节日形象的点缀,还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也是中华文化传播、信仰传承、道
德凝聚、审美形塑的良好载体。这些节日载体不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展示过程也轻松活
泼、贴近自然,使人们在其中体会亲情,感受欢娱,传递温暖。在传统节日文化符号与载体的建
设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文化性强、参与度高、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寄托情怀的节日物品和象
征物,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
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
次展开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
套看似烦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仪式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通过举办仪式,人们可以领略
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虔减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仪式感
让节日成为节日,能唤醒人们内心对于节日的尊重。当传统节日丧失了仪式感,节日应有的庄
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也就消失了。因此,我们要有仪式感地过好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蕴含着敬天爱人、崇尚团圆、以和为贵等精神内核,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
核的挖掘,以及对文化符号、载体、仪式的重视,离不开国家宏观层面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干预,也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24093A天祝一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传统节日让仪式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人们通过传统节日可以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
受”错。原文是“仪式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通过举办仪式,人们可以
领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度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2.B(A项“没有仪式感的节日根本没有办法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错,以偏概全,原文是“没
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难以”不等同于“根本没有办法”。C项“上
海、陕西,湖北等地的中秋活动有音乐会…这些活动依然是中秋节重要的传统活动形式”错。选项所列出
的“音乐会”不属于中秋传统文化活动形式。D项“湖北一些景区的中秋活动融入现代科技,推出光影盛宴,
如…荆州云台山千架无人机表演”错。云台山千架无人机表演在河南焦作。)
3.D(A项提到重阳节插茱萸习俗。B项提到端午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喝莒蒲酒的习俗。C项提到除夕年夜饭,
用椒柏酒向长辈们敬酒的习俗。D项是诗人感慨自己与家人一年能团聚多久,没有体现中国传统节日
仪式。)
4.①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②是中华文化传播,信仰传承,道德凝聚、审美形塑的良好载体,
使人们在其中体会亲情,感受欢娱,传递温暖。③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
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④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人们可以领
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每点1分)
5.①全力打造节日文化盛宴,举办多彩文旅活动。②充分利用群众假日需求,实施文化惠民措施。③新式体验
享别样节日,科技助力文化推广。④借外国友人视角平台树文化自信,推广传统节日文化。(每点2分,任意
答出三点即可)
6,A(“见此情景,师徒七人毅然把家园移进山洞”错误。北溪村人信仰的改变,不劳而获,谎话骗人现象的出现
都是在七人移进山洞之后才发生的。)
7.C(“主要表达了他们对新生活的期待”错误,应是“主要表达了他们对旧俗的怀念”。)
8.①通过写迎春节醉酒的习俗,展现北溪村人慷慨的民族性格与自由、和睦的传统生活方式。②以节日饮洒狂
欢的氛围,反衬七个野人的痛苦,强化其悲剧性。③迎春节饮酒习俗被禁止,暗示原始乡村文明的没落。(每
点1分,三点4分)
9.①山洞象征湘西民众原始封闭的生存状态,山洞同时也是七个野人的藏身地,他们自由精神的归属地。②山
洞意味着湘西民众在抗阻强权统治无效后,对自身文化的退守。③山洞联系着七野人的死亡,暗含了乌托邦
式(原始)生活理想的幻灭。④山洞蕴含着作者对根文化的追寻和守望家园的心理依归。(每点2分,任答三
点即可)
10.B、D、E(原文标点为:甫家寓酈,弥年艰窭,需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11.D(“诸侯死称前,天子死称薨”错误,应是“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蕊”,)
12.B(“杜甫弃官并离开素州”理解错误。应是“杜甫弃官离去,客居素州”。)
13.(1)(杜甫)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已,客居在吴、越、齐、赵一带。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去看望他。
[自振:宾语前置,养活自己:客吴越、齐赵间:省路句兼状语后置句,(于)吴越、齐赵间客:奇:意动用法,
以…为奇,对…感到惊奇。每词1分,句意1分]
(2)(杜甫)游览岳祠(南岳庙),大水突然而至,过了十天他没找到食物,(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他,(杜甫)才
能够回来。(違:突然,迅疾、快速:涉旬:过了十天;具:准备,备办。每词1分,句意1分)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409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