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 7个生字。会写 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4、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5、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重点】
1.认识 7个生字。会写 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寓言。
1、上课之前做个小游戏,看图画猜寓言。
2、生:画蛇添足、滥竽充数、狐假虎威、叶公好龙、南辕北辙
二、书写课题,学生伸出食跟着练习。
1、师:边读边解说(宝盖头代表小房子,株形声字掌握容易,待双立人代表道路,意思是在路边等待,兔字竖弯钩写舒展,最后小点要记牢。)
2、根据文章形式联系曾学习的文言文《司马光》,明确课文体裁为文言文。
3、学习生字。重点学习株、释是翘舌音,颈读三声。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寓言故事,看看今天的小故事里藏着什么大道理。一齐读课题,个别读。
三、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老师把课文分成了五句。请同学尝试朗读。生:有停顿有些间断,要声断气连。随文识字:“耕”是后鼻音。跟读两遍。
3、出示断句课文,跟着指示练习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掌握声断气连的朗读方法)
四、精读课文。
1、解题:小朋友,其实题目“守株待兔”四个字每个字的意思在这句话里都能找到,谁找到了?那“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
2、“宋人有耕者。”宋人:宋国人。借助春秋时期国家分布图,理解宋人含义。并举一反三联想到秦人、楚人、齐人。学生分享意思,说出句子的意思:宋国有一个农夫。
3、“田中有株。”“株”:树桩。学生回答,进一步追问,怎么知道株的意思。由此,引导学生明确:看注释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4、“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跑。字源识字,出示走字的发展: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学生:上台表演跑,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对走字的认识。初步认识古今异义。指名读出句子并说体会。师:当你读到这句话时,眼前浮现了什么场景?展开想象。(目的:联想情景读好课文,进一步感受走指兔子跑的飞快,触即撞到的意思,更准确的感受触所包含的具体意思。)
过渡:师:农夫看到这样的场景会想些什么呢?
生:想吃兔肉,以后可以不用干农活在这里等兔子撞死)朗读:面对这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我们带上乐滋滋的表情来读读这句话。——点拨:我感觉你们是不慌不忙地跑过去-—再读一次。
5、重难点:“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长句子中包含着 5个注释中的词语。重点理解“耒”:图示解说,其中包含着一个“木”字,是用木头做成的农具,类似今天的铁锨。(制作耒的道具,学生上台演示使用方法。)同时,与“耕”字做对比,出示牛耕图。明白耕字为什么包含着耒。冀:包含了农夫满满的希望。学生尝试说出这句话具体意思。师:出示具体意思。学生朗读。学生同桌互相合作练习巩固,掌握长句子的意思。
6、“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学生根据刚才所学自己说出句子意思,老师指正。
五、揭示道理
1、宋国人会笑他什么呢?好逸恶劳、愚蠢、不劳而获、把偶然发生的事当成了必然的事。
出示:不努力,抱有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2、出示单元主题: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师:镜子是用来正衣冠,纠正穿着不当。既然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他又有什么作用呢?生:揭示生活中的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提醒人们及时纠正错误或愚蠢的行为。
3、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学生分享交流生活有趣的故事。老师分享一个是买彩票,想着天天能中彩票;一个是学生一次考了 100分,幻想每一次都能考一百,结果就不努力学习了。六、多种方式品读课文。
1、品读
2、挑战模仿古人读书方式,没有句读,字是竖着排列。
3、每句话去掉一部分,尝试朗读。
七、指导书写。
1、学生先观察指出书写应该注意的地方。(预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部首捺画变点注意避让,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
2、老师示范书写,学生临摹。(老师走到学生中间指导书写,并提示注意书写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3、同桌互相指正,并认真修改。
八、布置作业
1、把这篇寓言故事背给家长听。
2、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九、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看注释看插图
有株、触株、守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