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09 09:3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第 6 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时间:14、15世纪
2、地点:威尼斯、佛罗伦萨
3、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
工商业主掌握政权
各城市重视工商业
位于地中海的航运中心银行家和妻子毛纺工场两位威尼斯妇人裁缝师二、文艺复兴(14—16世纪)(1)前提: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一)背景(最早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3)人才优势:博学多才的学者(4)文化环境: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二)实质:反映欧洲资产阶级要求的
思想解放运动(2)物质:意大利的经济繁荣(三)核心---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观点对比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什么叫人文主义?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下的欧洲胜维塔利教堂 《雅典学院》描绘当时的人和古希腊哲学家们在一起探讨哲学问题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文学三杰薄伽丘 《十日谈》 薄伽丘(1313—1375 )出生于佛罗伦萨富商家庭,其代表作是《十日谈》,小说描写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轮流讲了100个故事,故书名《十日谈》。《十日谈》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
《十日谈》通过故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赏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但 丁 但丁从小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曾积极投身于佛罗伦萨的政治活动,担任过公职。后来,他因为反对教皇及其在佛罗伦萨的追随者,被判没收全部家产,终生放逐,最后客死他乡。《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因为诗中叙述的是诗人自己想像中的经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彼特拉克我只是凡人
我只要凡人的幸福意大利诗人,出生于佛罗伦萨。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最重要的作品抒情诗集《歌集》。米开朗琪罗自画像拉斐尔自画像达·芬奇自画像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 雕像充分体现了一种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他双眉紧锁,目光炯炯,全神贯注,显示出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是雕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米开朗琪罗广场大卫塑像 达芬奇 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 专家对《蒙娜丽莎》的解读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最后的晚餐《西斯庭教堂天顶画》局部 ——创造太阳和月亮《西斯庭教堂天顶
画》局部——创造
亚当《纱罩圣母》《绿野圣母》拉斐尔的《圣母子》中世纪圣母子 拉斐尔 圣母圣子图 拉斐尔(1483~1520 )是佛罗伦萨一位宫廷画师的儿子。他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小小年龄就进入画室当助手,三十七岁就离开人间。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拉斐尔的︽椅中圣母︾莎士比亚哥白尼16世纪以后:高潮文学艺术 科学意大利欧 洲 各 国(四)文艺复兴的扩展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大文豪,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悲剧喜剧作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优秀的悲剧作品之一。诵读莎士比亚的经典独白剧情简介: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结束学业,回国发现:父亲已被叔父害死,叔父篡夺了王位,还强娶了他的母亲。哈姆雷特决心复仇,杀死奸王……
人物形象: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莎翁借哈姆雷特之口表达了对人的赞美。《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  
哈姆雷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想!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哥白尼(波兰)——“太阳中心说”布鲁诺(意大利)——发展哥白尼学说“宇宙是无限的”为科学献身的布鲁诺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知识就是力量”《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十日谈》《哈姆雷特》
等悲剧和喜剧作品但丁文学
英国文学
“前三杰”
意大利薄伽丘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神曲》《歌集》艺术
“后三杰”
意大利拉斐尔莎士比亚(五)文艺复兴的概况(六)文艺复兴的意义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束缚,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
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出现众多的精湛艺术品和文学杰作。三、宗教改革(16世纪)①经济方面:
②政治方面:
③思想方面:
④宗教方面:新航路开辟,对外贸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和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天主教会腐败,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宣传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1、背景经济特权:裁决各国纠纷法律的废止、帝王的废立思想文化的控制垄断罗马天主教会---封建统治制度的精神支柱政治特权霸占欧洲三分之二的土地.征收什一税教会最高行政权司法权出售免罪券-----德国宗教改革的导火线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2、过程①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②马丁·路德主要宗教观点核心:信仰耶稣就可得救,这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③扩展并出现其他新教派别新教派别: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3、影响 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欧洲人民开始打破对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4、性质:打着宗教外衣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小结 :比较这两次运动的异同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都是反封建斗争;都波及到西欧广大地区;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矛头指向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披着宗教外衣,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意大利开始;思想文化领域德国开始;政治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天主教权威受到挑战。教会对人们控制逐渐减弱;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开辟道路。基督教的发展演变: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东正教
(东派)天主教
(西派)东正教天主教新 教第一次分裂1054年第二次分裂
16世纪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2、下列各项中,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练习:4、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是一场反对罗马教廷垄断宗教事务的运动
B.是一次西欧封建集团内部夺取宗教权力的斗争
C.是一次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斗争
D.是一场西欧基督徒想改革罗马教会的运动3、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A.打击了欧洲封建教会
B.抨击了封建道德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5、“14---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是指
①新航路开辟 ②文艺复兴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启蒙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