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鲁教版1.3在山的那边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上鲁教版1.3在山的那边课件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09 10:24:29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扎下 zhā 漫湿 一瞬 间
tiě
chī
yǐn
níng
yòu
xuān
màn
shùn
正字正音:
1、反复朗读,品味韵律。
2、借助意象或关键词去把握诗意。
3、理解诗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其蕴涵
的哲理。
学习目标
听读
朗读
读音准确
停顿恰当
语气和谐
感情饱满
小时候→(轻声,适当延长),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声调略上扬,轻声)(语气:天真、充满向往好奇)
妈妈给我说过:/海(语气平缓、母亲慈祥和蔼的语气)
哦(短而轻声),山那边/是海吗?(略带疑问和憧憬的语气)
示例: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声音要比第一段来得大,要体现出一种坚定与自信。)
今天啊——(延长),我竟(重读)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语调降轻。)却在/我的心中——(延长)扎下了(重读)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语速要加快)地失望过(这句要轻读)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语气上要上扬)
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语调上扬)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稍作停顿)为我喧腾(音量放大,语气激昂)——那雪白的海潮啊——(延长,音量达到顶点)夜夜奔来(音量从高到平缓)
一次又一次
一座座
又一次次
经历多次失望
面对很多困难
始终不放弃不灰心
寻读:找出相应的词句
喧腾
夜夜奔来
漫湿
理想在不断激励着、鼓舞着我,滋润我的心灵,使我不懈奋斗
不停地翻过
一次次战胜
百折不挠地追寻自己的理想,理想终将实现。
终会攀上
品读
1、抓关键词 (描述氛围、聚集情感)
2、捕捉意象 (形象、实体)
3、领略意境
4、发掘内涵
5、品赏技巧(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向往外面的世界。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
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比喻一个信念,是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
4.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枯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主旨 意象 技巧
群山 海
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比喻重重困难
比喻理想
比喻
拟人
通往理想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向困难低头弯腰,终必将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谱写出灿烂的人生。
成了“泥腿子”
攀着天梯去上学
云南怒江大峡谷福贡县马吉乡山寨的孩子们用滑轮把自己挂在溜索上,以勇气坚守着求学梦。
悬崖上凿出的上学路
扛着课桌去上学
在很多时候,我们要战胜的最大困难也许不是技术
上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战胜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
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
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
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
等着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坚持不
懈就一定能成功。
作业:
   收集写山、海的诗句各五句,并说出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