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植树的牧羊人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植树的牧羊人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08:08: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植树的牧羊人
了解作者
让·乔诺(Jean Giono,也译作尚·乔诺、让·吉奥诺)1895年生于法国南部马诺斯克小镇。家境贫寒。16岁辍学到当地一家小银行谋生。20-24岁时应征入伍,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1919年复员回到故乡马诺斯克,1935年投入反军国主义的斗争。他于1921年开始文学创作,1953年因在文学创作上的斐然成就荣获摩纳哥文学大奖,1954年当选为龚古尔文学院院士。第一次世界纤消大战以后,鉴于空前惨重的伤亡,欧洲知识分子掀起了反对战争的和平运动,爱国主义因此成为批判的对象。法国小说家尚·乔诺在二战爆发前说,如果德国入侵法国,他“宁可成为一个活着的德国人,也不愿亮指意成为一个死去的法国人。”法国知识界、媒体界所大力宣扬的“爱国主义有害论”否定了法国反抗侵略的正当性,瓦解了法国政府与军队的抵抗意志,结果纳粹德国短时期内就迫使法国投降。

代表作
代表作品有《强力友人》、《屋顶上的轻骑兵》、《种树的人》、《面包师的老婆》、《Les cavaliers de l'orage》、《追捕》、《收获》、《安吉儿》、《L'eau vive》等。另外,让·乔诺(尚·乔诺)主张批判爱国主义。《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长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被改编为电影。
什么是小说?
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可分为:
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
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塑造方法
动作
外貌
心理、神态等
语言
开端 发展高潮 结局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慷慨:大方;不吝惜。
光秃秃:形容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的样子。
废墟:城镇、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干涸:干枯;没有水。
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张扬: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声张出去。
溜达:散步,闲走。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琢磨:思考;考虑。
微薄:微小单薄;数量少。
词语解释
剖析课文
【牧羊人的情况】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同时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高原的情况】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牧羊人的情况】87岁;住在凭一己之力建成的乡间农舍
【高原的情况】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散发出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貌
【牧羊人的情况】身体硬朗;减少了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种树,依然沉默寡言,
【高原的情况】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种草木开始复现
初遇牧羊人(2—12段)
再见牧羊人(13—17段)
(13—17段)
最后一次相见(18—20)
文中三次写到和牧羊人见面,你发现文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十多年前:
村庄废弃,屋顶坍塌,异常干旱,狂风不断,不毛之地,无人居住。
三十多年后:
树木蔚然成林,鸟语花香,微风习习,泉水叮咚,生命绿洲,富裕村庄。
对比
侧面表现牧羊人的艰辛与执着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事的?请按这一顺序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段落大意。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事,可以分为三层。
第二层:(2--20)以时间为顺序,写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第一层:(1)开门见山,作者对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精神的评价。
第三层:(21)赞美老人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一次遇见牧羊人的时候,“我”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在1913年
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
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
做了一次旅行
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
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再次见到牧羊人,他给我什么印象?
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 种白桦树。
他为了让更多的树木成活,
不再放羊。为了保护环境,
不计较个人得失。
最后相见
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
废墟变成了农舍,
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
87岁,年事已高;
结合前面分析
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他是一个有着非凡毅力和坚定信念的人。
他是一个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毫无私心的人。
他是一个勤劳的人。
他是一个有着心灵的伟大节操的人。
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他是一个单纯的人……
①推动情节发展,“我”是变化的发现者,也是因为“我”的好奇,在初见牧羊人的第二天,决定留下来刨根究底,才有了后文故事情节的展开。
②“我”作为一个见证人,目睹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了森林村庄的事实,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③通过“我”的感受和评论,突出刻画了牧羊人这一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形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本文运用第几人称来叙事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第一人称叙事
教师总结
文章讲述了一位50多岁丧亲的牧羊人,去阿尔卑斯山高地牧羊,37年如一日的在那里种树,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绿洲,变成富裕的村庄的故事。本文通过对牧羊人把荒漠变成绿洲这件事情的记叙,表现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高贵品质和顽强毅力,同时也告诫人们:只有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