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07:3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嬉闹、 撩逗、驱除、歇斯底里”等词语;
2、通过填写图表的方式任务驱动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分析文章中对环境的描写和对杜小康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从而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主题;
4、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树立坚定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
【教学重点】
通过填写图表的方式任务驱动学生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中对环境的描写和对杜小康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从而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感悟主人公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的旅途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的烦恼,而“孤独”就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一道关卡。“孤独”一词总会让我们联想到内心的凄凉、酸苦,但同时它也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的养料。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所经历的孤独之旅。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曹文轩,当代作家。1945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 。
2、疏解下列字词
(1)订正字音
轩(xuān) 嬉闹(xī) 凹地(āo) 雍(yōnɡ)
掺杂(chān) 胆怯(qiè) 撅(juē) 给予(jǐ yǔ)
觅食(mì) 撩逗(liáo)
(2)词语释义
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
驱除:赶走,除掉。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三、任务导学、研读文本
任务一 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请同学们速度课文,尝试依据时间或者地点的变化,圈出课文中能够体现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词句,体会他的心路历程。
时间 地点 心理活动
(出发)油麻地 无助,孤独
前行途中 茫然、恐惧
初到芦苇荡 害怕、胆怯、恐慌
日子继续 害怕孤独(敌人)——接受孤独
芦苇荡遇雨 长大了,坚强了
到站 惊喜
小结:小康在这一次孤独的旅程中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抗拒现实到接受接受再到享受现实,这里面的每一步都体现了他的成长。
任务二 研读鉴赏,探究手法
作者在描写杜小康的心理变化时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使得文章情节变得更加有感染力。下面就请同学们细品杜小康心灵之旅的每个阶段,看看作者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去体现他的心里感受。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做好批注。
示例:
(1)环境描写:
鸭群: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用鸭子的恐惧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以鸭子的成长象征着小康的成熟。
……
(2)人物描写:
语言描写:“我不去……”“我要回家……”“还是分头去找吧”“鸭下蛋了!”
……
小结:不管是环境描写还是人物描写,都有助于展现杜小康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从而体现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的形象。文中还有很多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同学们可以课下再去找找并尝试进行分析。
任务三 交流讨论,理解主题
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交流标题“孤独之旅”具有什么样的含义?(探讨总结答案,选取代表进行小组展示)
小结:(1)孤独:
情感世界的孤独: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
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
对未来前途的恐惧:家道中落,随父辍学放鸭,承担家庭的重担。
(2)旅:“旅”表面上是放鸭之旅,实则是心灵之旅、成长之旅。
小结: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之旅。
四、联系生活,拓展迁移
今天所有同学和老师一起见证了杜小康的“孤独之旅”,那么同学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经历了哪些“孤独”的故事,说说你的孤独体验。
小结: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名叫杜小康的孩子在陌生芦荡里孤独的放鸭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炼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成熟。孤独是生命的常客,孤独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希望同学都能勇敢迎接孤独,战胜孤独,最好能享受孤独。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
五、布置作业,巩固强化
反复诵读课文,摘抄文中的精彩段落,加以鉴赏,积累语言;
六、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曹文轩
人物:杜小康 胆怯、茫然——坚强、成长
鸭群 成长之旅
环境: 芦苇荡
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