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08:2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古诗词诵读
《念奴娇 过洞庭》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张孝祥及本词的创作背景。
2.品读诗歌,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3.鉴赏词章,理解本词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的艺术手法。
翩翩笔墨歌洞庭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读作者·知人论世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
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
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
读作者·知人论世
张孝祥是主战派,主张收复中原,反对议和。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诽谤而被罢官,再次经历了仕途的险恶。
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抒怀,写下这首词。
读词章·整体感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zhuó)我/扁(piān)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jīn)袖冷,稳泛/沧(cāng)浪/空阔。尽挹(yì)/西江,细斟(zhēn)/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xián)/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
品词章·鉴赏上阙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上阙告诉我们,作者来到洞庭湖,心情怎样?用文中的字词来概括。
悠然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这三句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洞庭青草”点出地点,照应题目《过洞庭》。
“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
“更无一点风色”点明风平浪静的环境氛围。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三万顷
玉鉴:玉镜
琼田:玉田
湖水的明净光洁
比喻
扁舟一叶
湖面的广阔无垠
夸张
对比
一大一小的对比,既写出了洞庭的浩淼和开阔,
也衬托出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素”,白色。皎白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
“明河”,银河。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
“素月”“明河”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澄澈的特征。
“表里俱澄澈”这一句是这首词的主旨所在,它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第一层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
第二层写三万顷湖面扁舟上的我,有如秋月秋水一般,内心澄澈,
没有一丝污浊。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作者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作者为什么写“妙处难与君说”?
“难与君说”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景色美,体验妙。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所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受政敌诽谤而被罢官,内心深处孤独,无处诉说,无人可说。
品词章·鉴赏下阙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诗人张孝祥,因遭馋言而被罢官,北归经过洞庭湖时写下了这首词。从词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哪些词句又能读出作者的性格和心胸呢?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孤独的月光正是作者的一种自喻。
作者在岭外一年的政治生涯中,他自信光明磊落,如月光自照,却仍受到了他人诬陷,内心孤独。
“肝肺皆冰雪”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诗人胸襟坦白,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这也是诗人高洁人格的象征。
萧骚:这里指头发稀疏。
襟袖:这里指衣服单薄。
短发萧骚襟袖冷,承接上句,作者遭到诬陷,感受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
稳泛沧浪空阔,作者虽遭贬,变得萧条冷落,但自己的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更显洒脱、豪迈,心胸开阔。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挹,舀也,《景德传灯录》中有“侍女一口挹尽西江水”的句子,此处借用典故,表明作者也有“一口挹尽西江水”的开阔心胸。
细斟北斗,出自《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这本是指我有北斗,不能装酒。这首词则反其意而用之。
诗人化身为万物之主,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陪我纵情豪饮,体现出豪迈的气概和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啸”也可作“笑”。作者在“笑”什么?
寄情湖光的微笑;“肝肺皆冰雪”的傲笑;对谗言之徒的嘲笑。
“扣舷”与“独啸”,一个动作和一个声音的配合,传神地勾勒出抒情主人公豪迈的形象。
用典。苏轼在《念奴娇·中秋》写到:“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诗人借用此语典,呼应前面的“近中秋”,表示对中秋之夜良辰美景的赞叹。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诗人品性:
景物特点:

平静
开阔
心胸宽阔
澄澈
肝肺冰雪
(外)
(内)
(天)
(人)
表里俱澄澈
天人合一
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的艺术手法。
我们把词中景物的特点和诗人的品性放一起,
发现了什么?
析词章·鉴赏手法
上阙着重写景,突出写洞庭湖的澄澈。
下阙着重抒情,重点写作者内心的澄澈。
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塑造了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诗人形象。
作者追求的正是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
析词章·总结全词
析词章·比较阅读
《念奴娇 过洞庭》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写到洞庭湖的山水美景,诗人由此抒发的感情一样吗?请结合诗句分析。
不一样。
《登岳阳楼》作者由“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之景,联想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之悲,进而抒发了“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之忧,有着心系天下的胸怀。
《念奴娇 过洞庭》作者通过“悠然”“妙处”抒发了愉快的心情,再通过“肝肺皆冰雪”“稳泛”“独啸”等句彰显了磊落的襟怀,以及虽受冷落却依然超脱的气度。
听诵读·感悟境界
谢 谢 观 看
高一—部编版—语文—古诗词诵读
广州市玉岩中学 胡卉丰
《念奴娇 过洞庭》答疑解惑
1.词的上片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营造月下洞庭湖广阔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
【解答】 比喻 夸张
上片“玉鉴琼田三万顷”一句中,把湖水比作“玉鉴琼田”,运用比喻的手法,形容湖水的平静、澄澈。“三万顷”,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湖面广阔。因此,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营造了月下洞庭湖广阔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
2.词的下片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赏析。
【解答】赏析诗词情感类的题目,首先要通读诗词,在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题目、作者、注释、意象特点、抒情的词句、抒情手法等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①“孤光自照”,写出了诗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
②“肝肺皆冰雪”,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身的清白,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坚守。
③“短发萧骚襟袖冷”,抒发了诗人年华逝去的感叹和仕途失意的落寞、苍凉。
④词的后五句,运用想象,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抒发了作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豁达和豪迈。
3.“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是如何表现豪迈气概的?简要赏析。
【解答】
①注意炼字,“尽”“万”这些副词的使用,要吸尽江水,要让万物作陪,产生了一种以我为主的豪迈之情。
②意象宏大,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凸显豪放之气。
③想象奇特,使诗歌气魄宏大。诗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④采用夸张手法,写出自己能一口吸尽西江水,以北斗大勺作酒器,表现了诗人豪迈之情。
4.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请结合《念奴娇 过洞庭》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
《岳阳楼记》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衔远山、吞长江”写出洞庭湖的汹涌奔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浩淼的壮观景象。
《念奴娇 过洞庭》描写月下洞庭湖的静态之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写出了洞庭湖的风平浪静,“表里俱澄澈”描绘了天地间空明的坦荡景象。
5.《念奴娇 过洞庭》和《赤壁赋》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异同。
相同点: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有自由飘逸之感。张孝祥面对美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苏轼面对美景有“凌万顷之茫然”之感受,二者均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
不同点:虽同处于贬谪之后,但《念奴娇 过洞庭》用“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扣舷独笑”表达了对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对小人的不屑;而《赤壁赋》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思想。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