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眼睛和眼镜
一、单选题
1.(2022秋·贵州黔西·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利用注射器、水透镜(弹性膜制成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在如图所示情况下,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情况下水透镜的焦距为10cm
B.用注射器向水透镜中注入水后,水透镜的焦距会变小
C.向水透镜中注水时,观察成像特点的变化,可以模拟近视眼的成因
D.蜡烛和水透镜位置不变,从水透镜中抽水时,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在西安可以扫码乘坐公交车,只要下载长安通APP,注册后使用“长安通二维码”即可,扫码机通过扫描手机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如图所示,上半部分为长安通刷卡区,下半部分为二维码支付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维码位于扫码机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扫码机的摄像头相当于近视眼镜的镜片
C.二维码白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黑色部分反射所有色光
D.某次支付不成功,可能是二维码离扫码机摄像头太近,所成像太大超出识别范围
3.(2022秋·贵州黔东南·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A. 放大镜成像
B. 小孔成像
C. 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D. 近视眼的矫正
二、多选题
4.(2022秋·贵州黔南·八年级统考期末)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学生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离黑板很近都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2秋·贵州遵义·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图示位置时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成像原理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从光屏上可以观察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光屏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的位置,在光屏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D.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光屏左移到适当位置也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三、填空题
6.(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1月贵州省教育厅、贵州广电在贵阳继续完善“阳光校园 空中黔课”的录制工作。在贵阳实验三中录制点,由于附近正在进行地铁施工,机器作业时发出的声音影响录制效果,此时关闭窗户,我们听到室外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部分同学在收看“空中黔课”过程中不正确用眼,时间长了容易患近视眼,近视眼用 透镜(选填“凸”或“凹”)来矫正。
7.(2022秋·贵州遵义·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为小红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的示意图,小红应戴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在草原上我们能够看到“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 绿光(选填“反射”、“吸收”或“透过”)。
8.(2022秋·贵州遵义·八年级统考期末)广告公司在拍摄广告时,在暗室里用绿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苹果。站在旁边的摄影师看到苹果呈 (填写合适的颜色);拍摄用的照相机的镜头可用于矫正 眼。
9.(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我国初中生患近视率高达50%,其中长期玩手机是造成初中生患近视的主要原因,患近视眼应该配戴 来矫正,该透镜对光有 作用。如图所示:这是在我县茶花泉景区拍下的,透过露珠观察叶子的叶脉被放大,此时的露珠相当于一个 。
10.(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立、 的实像。近视眼需佩戴 透镜来矫正视力。
11.(2022秋·贵州毕节·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刚上初中就患上了近视眼,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面”或“后面”)而看不清远处物体,需要配戴 透镜进行矫正。
四、作图题
12.(2022秋·贵州六盘水·八年级统考期末)请在如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能矫正该眼睛视力的透镜。
五、实验题
13.(2022秋·贵州六盘水·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利用这个凸透镜在图乙装置中进行以下操作:
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
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小超同学在一次实验中用“F”光源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的清晰的像,爱动手实验的小超在光源和光屏之间放了一个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需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3)继续利用这个凸透镜进行实验: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则测量出的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8cm B.12cm C.25cm D.32
14.(2022秋·贵州黔东南·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1甲所示,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如图1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有一个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此原理来工作的;
(2)若在图1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同时向左移动10cm后,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上述实验中,小丽将自己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得模糊,小丽将光屏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模糊的像又清晰了,请你判断小丽的眼睛与如图2所示的 (选填:“甲“或“乙”)图中所表现的状况相同;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小丽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cm。
15.(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做光学实验时,如图所示,他先将焦距为f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小明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然后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
(2)调节好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后,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3)根据小明的实验步骤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焦距范围是 。
(4)上述实验完成后,小明借用物理老师的眼镜继续探究,他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像变模糊了,接着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后又能观察到清晰的像,则可判断物理老师的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16.(2022秋·贵州黔南·八年级统考期末)李闯同学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刻度为50cm处,点燃蜡烛,李航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和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接下来他的做法是 ;
(2)李航正确调节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出现了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他将蜡烛往右缓慢移动的过程中,像逐渐不清晰了,想要观察到清晰的像,必须将光屏向 移动;
(3)经过反复实验,李航发现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等性质由 决定;
(4)某次实验中,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实像时,李航将爷爷的远视眼镜片遮挡在凸透镜左侧,这时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往 移动。
17.(2022春·贵州黔西·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18.(2022春·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近视眼的矫正,做了以下实验。
(1)他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用支架将薄透明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再取来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甲所示。把光屏放在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B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2)如图乙所示,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导致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我们应该戴 (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光线 (选填“发散”或“会聚”)一些,从而使像向后移,并正好成在视网膜上。
19.(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0.(2022秋·贵州毕节·八年级统考期末)在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
六、综合题
21.(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章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1)他将透镜正对阳光,在透镜下方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和对应白纸被烤焦时间t,绘出如图甲所示图线,则该凸透镜焦距f约为 cm;
(2)实验前需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
(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不改变蜡烛和透镜位置,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但镜面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 (“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
(4)若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位置仍不变,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个 (填“凸”或“凹”)透镜,所放置的透镜可以用来矫正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为
u=v=20.0cm
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u=2f,故f=10.0c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注射器向水透镜中注入水后,凸透镜的厚度变大,焦距会变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会聚能力变强,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向水透镜中注水,可以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从水透镜中抽水,凸透镜的厚度变小,焦距变大,会聚能力变弱,像成在了光屏的后面,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A.扫码机摄像头是凸透镜,与照相机工作原理相同,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二维码时摄像头和二维码之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
B.扫码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镜的镜片,故B错误;
C.二维码白色部分反射所有色光,黑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故C错误;
D.当二维码离扫码机太近时,所成的像太大,超出摄像头的识别范围,会导致支付不成功,故D正确。
故选D。
3.C
【分析】(1)根据放大镜成像特点分析;(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由此分析;
(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4)近视眼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故A正确;
B、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通过小孔时沿直线传播会聚成的实像,故B正确;
C、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应靠近法线,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故C错误;
D、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为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让光线发散一些,所以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D正确.
故选C.
4.AC
【详解】BC.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学生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离黑板很近都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近视眼,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故C正确,B错误;
AD.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A正确,D错误。
故选AC。
5.BC
【详解】A.由图可知,物距为40.0cm,像距为 30.0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物距为40.0cm,像距为 30.0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物距为40.0cm,像距为 30.0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
则
……①
像处于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
则
……②
由①②式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
故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是35cm,即一定处于1倍焦距以外,一定成实像,所以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物距变小,像距应该变大,像变大,所以应该将光屏向右移动,故C正确;
D.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像会推迟会聚,所以光屏向右移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故D错误。
故选BC。
6. 传播过程 凹
【详解】[1]外面产生的噪音,关闭窗户,阻断了声音的传播,我们听到室外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7. 近视眼镜 反射
【详解】[1]图中像成在视网膜前,说明他属于近视眼;这是因为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所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即近视眼镜进行矫正。
[2]在草原上我们能够看到“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绿草只能反射阳光中的绿光,所以绿草茵茵。
8. 黑色 远视
【详解】[1]在暗室里用绿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红色苹果不能反射绿色光,红色苹果变为黑色。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用于矫正远视眼。
9. 凹透镜 发散 放大镜
【详解】[1]近视眼形成的原因之一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把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所以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要想让远处的光延后会聚而让像落在视网膜上,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2]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在视网膜前的像延后成像在视网膜上。
[3]透过露珠观察叶子的叶脉被放大,说明透过露珠的物体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像,所以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0. 凸 倒 缩小 凹
【详解】[1]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2]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距人较远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3]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的实像。
[4]近视眼是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扩散光线来矫正视力。
11. 前面 凹
【详解】[1][2]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即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12.
【详解】看近处物体时,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戴凸透镜矫正。如图所示:
【点睛】远视眼看远处物体时,视网膜上能成清晰的像;看近处物体时,由于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使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应戴凸透镜来矫正,使像会聚在视网膜上。
13. 下 缩小 照相机 远视 CD
【详解】(1)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平行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f=60.0cm-50.0cm=10.0cm
①[1]由于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下调节。
②[2][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即物距u=30cm时,此时u>2f,所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4]放一个透镜后,需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说明该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为凸透镜,凸透镜用来矫正远视眼,故小超在光源和光屏之间放了一个远视眼镜。
(3)[5]若把一只高2cm的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满足:f故选CD。
14. 投影仪 不能 甲 小于
【详解】(1)[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如图所示,物距为15cm,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2)[2]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左移动10cm后,物距变为
此时像距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所以此时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3]小丽将自己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丽将光屏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模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像距变大了,则该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即近视眼镜,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过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图甲所示。
[4]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小丽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说明该凸透镜比原来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更强,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小于原来凸透镜的焦距,即小于10cm。
15.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7.5cm<f<15cm 近视
【详解】(1)[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2][3]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4]根据图示可知,此时的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则
30cm>2f,2f>15cm>f
解得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
7.5cm<f<15cm
(4)[5]将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像变模糊了,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后又能观察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将光发散了,则可判断物理老师的眼镜是近视眼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可以将光发散。
16. 见解析 20.0 右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左
【详解】(1)[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刻度为50cm处,点燃蜡烛,李航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和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可能烛焰、凸透镜和光屏没有在同一高度,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2]光屏上出现了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
u=v=2f
由图可知,物距和像距都是20.0cm,此时
u=v=2f=20.0cm
凸透镜的焦距
f=10.0cm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他将蜡烛往右缓慢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减小,想要观察到清晰的像,需要增大像距,将光屏向右移动。
(3)[4]通过实验可知,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等性质由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决定。
(4)[5]远视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李航将爷爷的远视眼镜片遮挡在凸透镜左侧,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向左移动。
17. 照相机 右 左
【详解】(1)[1]如图甲,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如图乙,物距为30cm,大于两倍的焦距,故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物体靠近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故光屏需要向右移动。
(3)[3]近视眼成像的原因是晶状体过厚,折光能力变强,在视网膜前成像,需要佩戴凹透镜,起发散作用,取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在光屏后成像,需要将光屏右移,而题目要求光屏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则要求像需要向左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向左移动时,像向左移动,故需要将物体向左移动。
18. 虚 凹透镜 发散
【详解】(1)[1]光屏上是否能承接像是判断实像和虚像的最佳方法。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眼睛应该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2)[2][3]晶状体变厚,这种情况下眼睛看远处物体时,光线会聚于视网膜前,属于近视眼,要戴合适的凹透镜来进行矫正,应让光线发散一些,使光线延迟会聚,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19. 10.00 同一高度 放大 投影仪 远视
【详解】(1)[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是焦点。由图得,凸透镜的焦距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3]由图乙得,此时物距小于像距,且像成在光屏上,说明此时凸透镜成的是倒放大的实像。
[4]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5]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放在眼镜后,像距变小,因此该眼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远视眼镜。
20. 缩小 完整的像 前面
【详解】(1)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只是减少了成像的光线,所以像会比较暗,所成的像依然是完整的。
(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所以当取下凹透镜时,透镜的会聚作用比原来变强,蜡烛的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21. 12 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缩小 照相机 变暗 凹 近视眼
【详解】(1)[1]由图乙可知,当透镜与白纸间距s=12cm时,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4min,所用的时间最短,说明太阳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该点的温度最高,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则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即为焦距f=12cm。
(2)[2]实验时,为了便于观察像的特征,应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3)[3][4]由图乙可知,此时物距为40.0cm,即物距u>2f,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故其应用是照相机。
[5]用另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成像大小不会变化,但经凸透镜的光线变少,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比原来暗。
(4)[6]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由于焦距变小,折光能力变强,像会成在光屏的前方,所以需要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可以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
[7]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会聚能力太强,导致像成在视网前方,需要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镜是由凹透镜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