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上学期贵州省各地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上学期贵州省各地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25 11:0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1.(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液体甲与乙,液面高度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与乙可能是同种液体 B.甲的密度比乙的大
C.甲的体积比乙的大 D.乙的密度比甲的大
2.(2022秋·贵州毕节·八年级期末)某同学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如图所示,该量筒的分度值为 ;该同学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正确读数是 。
3.(2022春·贵州黔西·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该石块的体积为,则石块密度是 。
4.(2022秋·贵州六盘水·八年级统考期末)张军学习了密度知识之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 mL;
(2)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张军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3)把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并用天平测出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质量为 g,牛奶的密度为 ;
(4)张军又想知道酸奶的密度,他利用刚测出密度的牛奶(密度用表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杯和刻度尺,测出了酸奶的密度。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酸奶密度的表达式:
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将两个玻璃杯分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
②在左盘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在右盘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酸奶直到 ;
③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玻璃杯中牛奶和酸奶的高度为h1、h2;
④酸奶的密度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
5.(2022秋·贵州黔东南·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测量某种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密度时,小明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乙图出现的错误是 (指出其中一处错误);
(3)在测量矿石质量时,小明依次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他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4)丙图是正确测量矿石质量得到的结果,其读数是 g;
(5)根据丁图量筒两次的读数,可得矿石的体积是 cm3;
(6)计算出矿石的密度是 g/cm3.如果小明先测矿石的体积再测其质量,会导致实验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6.(2022秋·贵州黔南·八年级统考期末)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明计划测量蒜瓣的密度,他将一些蒜瓣带到学校实验室,现有器材:蒜瓣、天平(含砝码),量筒、足量的水。
(1)小明将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他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小明测得一个蒜瓣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 g;
(3)测量完蒜瓣的质量后,小明将该蒜瓣放入装有25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该蒜瓣的体积为 cm3,蒜瓣的密度为 kg/m3;
(4)实验后小明对实验进行评估,觉得蒜瓣太小,测量体积时的误差较大,导致测得的密度不准,对此请提出一条改进方案: 。
7.(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我县很多学校本着丰富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团结、友爱、和谐、发展”的校园气氛,课后延时服务和社团活动有序进行,一个兴趣小组想测出一块小石块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 处,然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小明用天平称量小石块的质量时,在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由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转至右侧。此时小明取下最小的砝码,下一步操作是 ;
(3)当横梁再次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小石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4)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测出在冬季运动会中获得的金牌的密度,但金牌放不进量筒中,善于思考的小明用烧杯和水也测出了金牌的密度,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他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牌密度的表达式ρ金= (用字母m1、m2、m3和ρ水表示)。
8.(2022秋·贵州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正确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4)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3。
9.(2022秋·贵州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小岩同学用托盘天平、注射针筒测定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0”刻度,天平指针摆动情况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则应将 向右移;
(2)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 g;
(3)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对体积的测量影响较大,于是他利用如图丙所示的针筒测体积,从烧杯中抽取5mL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则酸奶的密度为 ;
(4)细心的小岩在实验中发现5mL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10.(2022秋·贵州遵义·八年级统考期末)贵州脐橙汁多味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小军同学想知道橙瓣的密度,他设计如下实验测量。
(1)如图甲所示,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一个橙瓣放入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左侧,他可以调节 (选填“游码”或“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读出橙瓣的质量为10.4g;
(2)他将该橙瓣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则该橙瓣的密度为 g/cm3;
(3)老师发现小军将橙瓣放入量筒后,俯视读取体积,那么,他所测得橙瓣的密度将偏 。
11.(2022秋·贵州毕节·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 ,调节好天平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96g;
(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乙所示;
(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g/cm3;
(5)若操作第(3)步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6)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 的杯子(ρ水=1g/cm3)。
12.(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小红发现奶奶家的盐蛋咸味适中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她和小美共同测量了奶奶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密度。
(1)将天平放在 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偏转如图A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B所示,m0= 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0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C所示,读出体积V= 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ρ= kg/m3;
(3)小红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所测得盐水的密度比实际 (“偏大”或“偏小”),于是她与小美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8g/cm3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为为80.0g(图甲);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得杯、盐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g(图乙);
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0g(图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
13.(2022秋·贵州遵义·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和同学们测量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操作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小明正确的操作应当是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2)天平调节平衡后,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未知液体,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则烧杯和未知液体的总质量m= g,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测出液体体积V;
(3)小明测出了几组m和V的数据,并作出了如乙图的图像,则可计算出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g/cm3。
14.(2022秋·贵州黔西·八年级统考期末)由于疫情的影响,酒精消毒液是每家每户的必备品,小文同学想利用所学知识测量酒精消毒液的密度,于是她向物理老师借来一些实验器材进行如下操作:
(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B.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
C.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消毒液,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D.她将烧杯中的消毒液倒入量筒中,量筒内液面静止时消毒液体积如图丙所示。
(2)小文算出消毒液的密度是 kg/m3。
(3)姐姐认为她这种方法测出消毒液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对她的实验步骤进行调整,就可减小实验误差。姐姐调整后的实验步骤为 (填字母序号)。
(4)小文在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参考答案:
1.B
【详解】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液面高度相同,甲容器下宽上窄,乙容器下窄上宽,所以V甲ρ乙,甲乙不是同种液体,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0.2mL 偏大 5.0
【详解】[1]由图可知该量筒一大格为1mL,一大格有五个小格,故每一小格为0.2mL,即分度值为0.2mL。
[2]该同学采取俯视读数,由图可看出,测量结果是5.2mL,偏大。
[3]正确读数是5.0mL。
3. 28 2.8
【详解】[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就等于右盘中砝码质量加游码所对应的质量。由图可知砝码质量为25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3g,故物体质量为28g。
[2]石块密度
4. 50 右 57 天平平衡
【详解】(1)[1]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50mL。
(2)[2]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游码归零后,由图乙知,指针偏左,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3)[3]已知烧杯的质量
m杯=20g
烧杯和牛奶的质量
m总=50g+20g+5g+2g=77g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
m=m总-m杯=77g-20g=57g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57g。
[4]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牛奶的体积为50mL=50cm3,牛奶的密度
牛奶的密度为。
(4)[5]在左盘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在右盘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酸奶直到天平平衡,使烧杯中牛奶和酸奶的质量相等。
[6]由②知,牛奶的质量等于酸奶的质量
m牛=m酸
玻璃杯中牛奶和酸奶的高度为h1、h2,根据密度公式有

则酸奶的密度表达式为。
5. 右 直接用手拿砝码 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53 20 2.65 偏大
【详解】(1)[1]由图甲可知,指针左偏,因此向右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2]测量过程中,要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
(3)[3]测量过程中,当他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放入的5g砝码较重,所以应该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4)[4]由图乙可知,矿石的质量为
(5)[5]由图丙可知,量筒水的体积V1=20cm3,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40cm3,所以矿石的体积
(6)[6]矿石的密度为
[7]若先测量体积时,由于矿石带着水,使得质量偏大,由可知,所测矿石的密度会偏大。
6. 水平桌面 左 5.4 5 1.08×103 测量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测量蒜瓣的密度
【详解】(1)[1][2]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即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3]根据题意可知,一个蒜瓣的质量为
m=5g+0.4g=5.4g
(3)[4][5]根据题意可知,一个蒜瓣的体积
V=30mL-25mL=5mL=5cm3
根据可得,蒜瓣的密度为
(4)[6]若蒜瓣太小,测量体积时的误差较大,可以测量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测量蒜瓣的密度,可以减小误差。
7. 零刻度线 右 适当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2.7×103
【详解】(1)[1][2]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天平指针偏向左边,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3]当加入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右,说明砝码质量偏大,此时应取下最小砝码,适当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3)[4]由图乙可知,小石块的质量为
m=20g+5g+2g=27g
由图丙可知,量筒中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4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V=V2﹣V1=60mL﹣40mL=10mL=10cm3
小石块的密度为
(4)[5]金牌放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牌的体积等于金牌溢出水的体积,由于空烧杯的质量m2,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m水=m3﹣m2
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由于金牌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所以金牌的体积
金牌的密度为
8. 零刻度线 右 27.4 10 2.74
【详解】(1)[1][2]使用天平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如图甲,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端下沉,右端上翘,所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3]图乙中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2.4g,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m=20g+5g+2.4g=27.4g
(3)[4]由图丙知,小石块的体积为
V=30mL﹣20mL=10mL=10cm3
(4)[5]小石块的密度为
9. 平衡螺母 64.2 1.1 偏大 测得针筒内抽取酸奶的体积偏小
【详解】(1)[1]如图,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天平的右端上翘,此时天平左端偏重,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直到指针直到分度盘的中央。
(2)[2]图中横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标尺上的读数为4.2g,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3)[3]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则抽取的5mL酸奶的质量为
酸奶的体积为
则酸奶的密度为
(4)[4][5]由于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测得针筒内抽取酸奶的体积偏小,由可知密度会偏大。
10. 游码 1.04 小
【详解】(1)[1]天平称量过程中,应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可以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2]根据图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橙瓣浸没在水中时,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与40mL刻度线对齐,已知橙瓣放入量筒前的读数是30mL,故橙瓣的体积为
则该橙瓣的密度为
(3)[3]俯视读数,会导致乙图读数大于40mL,使测得橙瓣的体积V偏大,根据 可知测得橙瓣的密度将偏小。
11. 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1.1 偏大 牛奶
【详解】(1)[1]测量前,应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4)[2]由图乙可知,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为
由图甲可知,牛奶的体积为
V=30mL=30cm3
已知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96g,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为63g,则倒入量筒中的牛奶质量为
牛奶的密度为
(5)[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导致牛奶体积的测量值偏小,由可知,牛奶密度偏大。
(6)[4]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水和牛奶的体积相同,水的密度为1g/cm3,牛奶的密度为1.1g/cm3,牛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可知,烧杯中牛奶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空杯子的质量相同,故杯子和牛奶的总质量大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
12. 水平 右 32 20 1.15×103 偏大 1.1
【详解】(1)[1][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此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A所示,即指针左偏,右端上翘,则右边轻一些,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天平平衡。
(2)[3]①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空烧杯的质量
m0=20g+10g+2g=32g
[4]②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m=m1﹣m0=55.0g﹣32g=23g
如图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1mL,用量筒量出盐水的体积
V=20mL=20cm3
[5]③盐水的密度是:
(3)[6]小红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使得测量的盐水的体积偏小,质量准确,根据可知,测得盐水的密度偏大。
[7]由知合金块的体积为
合金块排开盐水的体积就是合金块的体积为
V盐水=V′=10cm3
合金块排开盐水的质量为
m″=31.0g﹣(100.0g﹣80.0g)=11g
盐水的密度为
13. 右 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41.2 0.8
【详解】(1)[1]调节天平平衡时,天平指针向左偏,即天平左边重,所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2]当放入最小的5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说明砝码的质量大于烧杯和未知液体的总质量,故应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由甲图可知,烧杯和未知液体的总质量
m=20g+20g+1.2g=41.2g
(3)[4]由乙图可知,当体积为0时,质量为25g,说明空烧杯的质量为25g;当体积为25cm3时,质量为45g,即未知液体与空烧杯的总质量m总=45g,则未知液体的质量
m液体=45g-25g=20g
未知液体的密度
14. 左 0.85×103 偏大 ACDB 仍然准确
【详解】(1)[1]指针偏右,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2]消毒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m1=50g+10g+2g=62g
消毒液的质量
m=62g-28g=34g
消毒液的体积为40cm3,消毒液的密度
(3)[3][4]不可能把烧杯内的消毒液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消毒液的体积偏小,根据,所测密度偏大,根据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可知,用天平称出盛有消毒液的烧杯的总质量,再把烧杯中的消毒液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消毒液体积,最后用天平称出剩余消毒液和烧杯的总质量,所以合理的实验顺序是ACDB。
(4)[5]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调节平衡螺母后,天平平衡,对实验无影响,所以仍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