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BCCBD BDDDC ABBBA ADDBD BDDCA
非选择图:
26. (1) 次级精母细胞 E、eXFY、eXFY
(2)乙和丙
(3)0或n
(4) b→a d→c
27.(1)转录
(2)GUA
(3) 常 隐
(4) Bb 1/8 BB
(5)不会 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前后所控制的氨基酸为同一种氨基酸。(或因为当基因中的CTT突变成CTC时,转录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由GAA变成GAG,但这两个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所以翻译的蛋白质不变,生物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
28.(1) 双螺旋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2) G与C 氢键
(3) 3’-TACGGTA-5’ 1
(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29.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测交 不可行 让进行自交只是对实验进行了重复,并不能证明假说 4/9 4/9 2/3 1/2 4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
生物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一分,共50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第I卷(选择题 50分)
一、单选题
1.白头叶猴和黑叶猴是分布于我国南部的两种灵长类动物,二者的自然分布区没有重叠,白头叶猴分布在左江以南、明江以北,而黑叶猴分布于左江以北和明江以南。在动物园中,二者曾成功杂交并产生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头叶猴和黑叶猴种群存在着地理隔离
B.由动物园杂交结果可知二者属于同一物种
C.二者毛色差异可能与自然选择压力无关
D.二者均朝着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方向进化
2.小鼠的黄色体毛基因被甲基化后,基因中的碱基序列不变,但基因的表达会被抑制,导致小鼠的体毛颜色发生可遗传的变化,这样的现象叫作(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表观遗传 D.染色体变异
3.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4.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可据此判断出显性性状和性状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分别为( )
A.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5.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SS的个体占24%,Ss的个体占72%,ss的个体占4%。该种群中基因S和s的频率分别是( )
A.24%、76% B.36%、64% C.57%、43% D.60%、40%
6.乳腺癌已经成为危害女性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HER2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其编码的H蛋白的过量表达会导致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正常细胞存在HER2基因
B.H蛋白的过量表达是由于该基因的两条链都可以转录出mRNA
C.H蛋白的翻译场所在核糖体,此过程需要三种RNA的参与
D.癌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降低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
7.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重组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8.克里克根据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于1957年提出了中心法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对中心法则作出了补充,例如新冠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十RNA病毒,该+RNA既能作为RNA翻译出蛋白质,又能作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RNA。如图为中心法则的完整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链球菌细胞中能发生①②⑤过程
B.①、③过程所需要的原料相同
C.④、⑤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D.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能进行①②③④⑤过程
9.下列有关DNA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模板
B.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每个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10.已知某品种油菜粒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的黄粒油菜自交,F1中黄粒:黑粒=9:7。则F1的黄粒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A.1/2 B.1/4 C.1/9 D.1/16
11.在基因的转录终止点附近存在一段富含GC碱基且对称的区域,以该区域为模板转录出部分序列容易形成发夹结构阻止RNA聚合酶的移动,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基因可以是真核生物的核基因
B.发夹结构存在碱基配对且G-C碱基对比例高
C.图中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一般指相同
D.图中的mRNA既可作为翻译的模板又能调节转录过程
12.选择正确的方法和适合的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差速离心法可以探究DNA的半保留复制
C.利用荧光染色法可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构建物理模型能够概括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
13.下图表示科研人员研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解目的是将RNA和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
B.该实验说明RNA也能控制生物性状
C.该实验证明了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
D.烟草细胞为TMV的复制提供模板、原料等所需的条件
14.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基础的
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于分析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C.大肠杆菌遗传性状的遗传也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
15.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16.如果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杂交,F1是粉红色的。有人认为这说明基因是可以相互混合、粘染的,也有人认为基因是颗粒的,粉色是由于F1红色基因只有一个,合成的红色物质少造成的。为探究上述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再杂交一次,观察后代的花色
B.让F1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
C.对F1进行测交,观察测交后代的花色
D.让F1与纯种红牡丹杂交,观察后代的花色
17.某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时表现为患病。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B.正常男、女婚配生出患该遗传病的女孩的最大概率是1/8
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该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选择该遗传病比红绿色盲更合适
18.烟草叶肉组织发育初期,胞间连丝呈管状,能允许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通过;发育成熟后,胞间连丝呈分支状,只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00的物质通过。烟草花叶病毒(TMV)能依靠自身的p30运动蛋白,调节烟草细胞之间胞间连丝的孔径,进而通过胞间连丝侵染相邻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MV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p30运动蛋白是在烟草叶肉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B.在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历程中,TMV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X射线照射能定向诱导TMV的p30运动蛋白缺失突变体的产生以保证烟草作物产量
D.烟草叶肉组织的发育过程中,可通过改变胞间连丝的形状来适应其生长与发育的需要
19.野生马铃薯是二倍体,体细胞中含24条染色体,经过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可培育成具有优良性状的栽培新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B.该新种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C.该新种可能具有块茎较大的优良性状 D.该新种的优良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20.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杂种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矮茎豌豆,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2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基因可自发突变为m1或m2基因,但m1基因不可能突变为M基因
B.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自然条件下,大肠杆菌可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新性状
D.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的增添属于基因突变
22.促黑激素能够促进黑色素合成,使皮肤及毛发颜色加深;烟酰胺和茶多酚是化妆品中常见的成分,具有美白等作用。科研人员研究了、烟酰胺以及茶多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中酪氨酸酶积累过多会引起雀斑以及白发等问题
B.实验结果表明的作用是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C.实验结果表明烟酰胺在低浓度时能提高酪氨酸酶活性,高浓度时降低其活性
D.实验结果表明烟酰胺和茶多酚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
23.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B.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24.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 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说明( )
A.基因在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具有遗传效应
25.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有研究者对基因型为EeXFY的某动物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的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的数量关系划分的。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甲的名称是________。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图2中类型b的细胞对应图1中的________细胞。
(3)图2中类型c的细胞可能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着丝粒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
27.下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中①②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②代表__________过程。
(2)β链碱基组成是__________。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性遗传病。
(4)Ⅱ代6号基因型是______,Ⅱ代6号和Ⅱ代7号婚配后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要保证Ⅱ代9号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___________。
(5)若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为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会不会发生改变 ,理由是_____________。
28.看图回答有关DNA分子的相关问题:
(1)DNA分子具有_____结构(空间结构),其基本骨架是_____,图一④表示的是_____。
(2)在DNA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_____碱基对的比例越高,其稳定性越高,其中碱基对之间通过_____连接。
(3)若已知DNA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5’-ATGCCAT-3’,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_;若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G)/(T+C)=0.8时,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_____。
(4)图二所示DNA的复制,该过程发生在_____期,需要的酶有_____。
29.根据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后代F1表现为9:3:3:1的性状分离比,据此实验孟德尔提出了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其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____,并通过________ _____实验验证其假说,从而总结出了该定律。
(2)有人提出孟德尔运用自交的方法也可进行验证,如下是相应的实验方案:
方法一:将F1进行自交,如果F1出现9:3:3:1的分离比,即可证明假说。
方法二:将F1自交得F2,让F2植株分别自交,单株收获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成为一个株系。观察并统计F3的性状。
①你认为方法一可行吗?_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法二实验结果分析:F2出现9:3:3:1的分离比,且F2的双显性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3:1的占_____________,出现9:3:3:1的占_____________;F2单显性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占_____________,F2中双隐性植株自交后代全部表现一致,则孟德尔的假说成立,若未出现上述情况则不成立。
③已知上述假设成立,实验发现F2自交得到F3的过程中有1/4比例的个体不发生性状分离;还有_____________(比例)的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该比例相对应的F2中共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