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上的水-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一、选择题
1.近年来海洋的污染日趋严重,保护海洋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河流排入大海时会导致海洋污染,下列水循环环节中,与污染物进入海洋密切相关的是( )
A.降水 B.下渗 C.径流 D.蒸发
2.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等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从太空传来的照片显示,地球大部分面积被水体覆盖,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 )
A.冰川水 B.海洋水 C.河流水 D.大气水
3.今年七月份,我国河南省遭受了千年难遇的特大暴雨,导致无数城市设施被毁。此次降水是多因素的综合,但台风“烟花”生成并向我国靠近是此次暴雨的一个重要原因。台风在此次暴雨灾害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水汽输送 B.下渗 C.蒸发 D.径流
4.“天河工程”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分析、人工干预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项目对水循环进行干预的主要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蒸发 C.降水 D.地表径流
5.微信启动界面所用的图片素材称作“蓝色弹珠”,这是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照片上蓝色部分表示( )
A.海洋水 B.河流水
C.湖泊水 D.冰川水
6.2021年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受到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出现6-8级大风和大雨、暴雨的极端天气,台风登陆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蒸发 D.下渗
7.2021年温州受到第 6号台风“烟花”影响,福建东部、浙江东部出现大雨和暴雨,台风登陆路径属于水循环中(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蒸发 D.下渗
8.乐清市夏季多台风,台风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这一过程主要改变的环节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下列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字面含义正确的是( )
选项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A. 正确 正确
B. 正确 错误
C. 错误 正确
D. 错误 错误
A.A B.B C.C D.D
10.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现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成“可呼吸地面”,来代替不透水的硬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导致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地表径流增加 B.下渗增加 C.地下径流减少 D.蒸发减少
1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词中的“湘江北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腾作用 B.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12.如图所示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及其周边环境缩略图,对于该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运河是人类通过对水汽输送的改造,来影响地球水循环
B.运河边大量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与水循环
C.大运河可以为沿途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D.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循环比较活跃
13.水是生命之源,但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下列有关淡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球均衡分布 B.北美洲比南美洲多 C.亚洲最少 D.大洋洲最多
14.“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举措。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放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其中放洪水、排涝水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15.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
B.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是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C.目前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D.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
16.2019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
C.要全面推行河长制,因为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D.台风可以缓解局部地区的高温和干旱天气
二、填空题
17.水是生命之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是 ;
(2)“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用字母表示)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18.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
(1)写出图中数字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
(2)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19.(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①表示的环节是 ;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已于2014年12月正式完成,这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 (填序号)环节,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0.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①表示的环节是 。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 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3)请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
资料一: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米3/年) 1700-3000 1000-1699 500-999 <500
资料二: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上述资料显示,浙江省用水紧缺程度属于 。
(4)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请你说出一种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 。
21.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而且影响水的运动和转化的因素很复杂。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持续进行的动力是 和地球引力。
(2)图中b代表水循环中 环节。
(3)2019年8月10日,强台风“利奇马”在温州登陆,浙江某地出现了一次强降雨,导致该地区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体滑坡,农田淹没,损失较为严重。假如水循环示意图中陆地部分为该地,则当这场暴雨、洪涝发生时,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b和 (填字母)。
三、简答题
22.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 、F 、H 。
(2)通过 (填“甲”“乙”或“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河水的蒸发主要参与了 (填“甲”乙”或“丙”)环节。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属于水循环的 (填字母)环节。
23.如图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框图中A、B、C、D所表达的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名称。A 、B 、C 、D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请举例具体说明。
认真审题,回答下列问题。
24.下列三个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B.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C.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25.让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 。
26.水循环中能为陆地不断补充淡水的是(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参考答案:
1.C
【详解】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河流排入大海涉及地表径流,即径流,C正确,ABD不正确。
故选C。
2.B
【详解】根据地球上水体的分布可知,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海洋水,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台风将海洋上空的大量水汽运输到陆地上空,从而形成特大暴雨,所以台风在此次暴雨灾害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水汽输送,故选A。
4.A
【详解】根据“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可知,“天河工程”计划是对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进行干预,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所以地球照片上蓝色部分表示海洋水,故选A。
6.A
【详解】台风形成并登陆的过程,能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上来,所以台风登陆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水汽输送,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7.A
【详解】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将海洋上空大量水汽带到陆地上空,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水汽输送。
故选A。
8.B
【详解】图中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台风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这一过程属于水汽输送环节,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就是描述的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因此是正确的;“而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的是水一旦流入大海就不会再回来了,其实海水可以通过蒸发形成云,云在风的作用下向内地进行水汽输送,最后形成降雨,这样水就回到了内陆,因此是错误的。
故选B。
10.B
【详解】“可呼吸地面”来代替不透水的硬地面后,能使地面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
故选B。
11.C
【详解】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结合材料可知,“湘江北去”指的是河水向北流,因此为地表径流。故选C。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简单,结合水循环的环节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12.A
【分析】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详解】A.修筑京杭大运河,是影响地表径流,而不是对水汽运输的改造,A错误。
B.绿色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吸收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促进水循环,故B说法正确。
C.大运河可以为岩土的居民提供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C正确。
D. 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循环比较活跃,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地球上的水循环。
13.C
【分析】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海水占97.3%,淡水只占2.7%。淡水资源中冰山、冰川水占77.2%。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占22.4%,湖泊、沼泽水占0.35%,河水占0.1%,大气中水占0.04%。水在自然界中呈循环状态。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详解】A、读图可知,全球淡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故A错误;
B、读图可知,北美洲的淡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少于南美洲淡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故B错误;
C、图中亚洲淡水资源总量居六大洲之首,但是亚洲的人口数量更多,因此亚洲的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最少,存在淡水资源缺乏问题,C正确;
D、图中淡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最多的大洲是南美洲,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分布,要求学生掌握。
14.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
【详解】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气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放洪水、排涝水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地表径流。
【点睛】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地相互转化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地球表面的水通过形态转化和在地表及其邻近空间(对流层和地下浅层)迁移。水循环的成因: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其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能量: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容易相互转化的特性。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重要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水循环的分类:水循环还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形式
15.C
【分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较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水体总量的1%,冰川目前还不能供人类利用;水资源循环周期不一,不一定都能很快恢复。
【详解】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故A错误;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但是目前还不能供人类利用,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湖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故B错误;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湖水和浅层地下水,故C正确;水资源利用后不能快速恢复,所以应节约用水,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状况,考查较为基础,难度较小。
16.D
【详解】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在时间上分配也不均匀,故错误。
B、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路线,西线是把长江上游的水调到西北地区,中线是把三峡的水引入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调到华北地区,东线是把下游的长江水通过京杭运河调到华北地区,没有影响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故错误。
C、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冰川水,故错误。
D、台风可带来降雨天气,缓解因副高气压控制而出现的晴朗高温、干旱天气,故正确。
17. 海洋水 D
【详解】(1)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
(2)南水北调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18. 水汽输送 ⑤
【详解】(1)图中①为海洋上空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表示水汽输送环节。
(2)人类的生产生活主要集中于地表,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通过影响河流、湖泊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行为影响地表径流环境。南水北调通过改变地表的径流从而改变水的空间分布,它影响的主要环节是⑤地表径流。
19. 水汽输送 ⑤
【详解】(1)序号①表示水汽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属于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
(2)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调到缺水区,长江水属于地表水,所以改变的是⑤地表径流。
20. 水汽输送 ⑤ 轻度缺水 用淘米水浇花或用洗菜水冲厕所
【详解】(1)序号①表示水汽从海洋上空达到陆地上空,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水汽输送。
(2)“南水北调”改变的是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即序号⑤。
(3)浙江省人均水量在2000米3/年左右,可知用水紧缺程度属于属于轻度缺水。
(4)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例如:用淘米水浇花或用洗菜水冲厕所。
21. 太阳辐射 水汽输送 cd
【详解】(1)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2)图中b代表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
(3)该地区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体滑坡,农田淹没,损失较为严重,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水汽输送(b)、降水(c)和地表径流(d)。
22.(1) 水汽输送 下渗 蒸发或植物蒸腾
(2) 乙 乙 G
【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水循环的环节、类型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详解】(1)根据图片,图中C是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F是下渗,H是蒸发或蒸腾,G是地下径流。
(2)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主要依靠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对应图中的乙;河水最终注入海洋,主要参与乙海陆间水循环;城市地下排水通道位于地下,属于地下G径流环节。
23.(1)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2)目前人类可以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等
【分析】本题以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为材料,涉及水循环过程,影响水循环的环节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
【详解】(1)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循环形式,具体过程为:海洋表面的水经过A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的运动(B水汽输送),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兴城路地上的C降水。降落到地面上的水,一部分沿着地面流动,形成E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D下渗),形成地下径流。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完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2)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为: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人类施加影响较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等。
24.C 25.地球引力 26.C
【分析】本大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切入点,设置3个小题,涉及水循环的动力、环节和特点,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和课本知识点运用能力的素养。
24.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气温低,更新速度慢,故A错误。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水资源缺乏,更新速度慢,故B错误。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蒸发和降水时间短,更新速度快,最活跃,故C正确。故选C。
25.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水的固、液、气态的变化和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形成的重力能。
26.在各个水循环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是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不能持续为陆地补充淡水,海上内循环不能为陆地补充淡水,故选C。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