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7.20.2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层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且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好他,该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城市生态系统
3.“绿水青山解释就是金山银山。”生物圈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
C.大气圈底层、水圈全部、岩石圈上层
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
A.使人类享有充分的自然资源
B.人类只能利用可再生资源,不能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C.使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一致
D.使社会经济发展越快越好
5.生物圈的范围是( )
A.海平面以上10千米 B.海平面以下10千米
C.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 D.全部岩石圈
6.提倡环保,留住青山绿水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下列对环保不利的是( )
A.垃圾分类 B.风力发电 C.多用塑料袋 D.绿色出行
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请判断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生活的环境
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8.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
B.对森林和草原实行科学化管理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D.禁止利用和采伐林木
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10.关于生物圈的范围,正确的是( )
A.整个水圈 B.大气圈的下层
C.岩石圈的上层 D.以上三项都是
二、综合题
11.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A、B、C代表生态系统生物部分,请分析回答:
(1)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称为 。
(2)图中A是 者,B是 者。
(3)C是 者,主要包括 和 。
12.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代表 。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 形式进行传递。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图乙中猫头鹰占有的食物链有 条。
(2)“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
13.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不同生物体内农药的积累量,发现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鹊和田鼠。为尝试解释上述现象,某同学绘制了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 部分。
(2)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鹊和田鼠,原因是什么? 。
(4)这些农药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再进入鱼虾体内,通过 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5)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4.如图所示揭示了毁坏森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一一当地球变成了“沙球”,人类和其他动物是否会像骆驼一样,进化出驼峰,以适应“沙球”上的生活?据图回答问题.
(1)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2)请给这幅漫画起个恰当的名字。
15.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
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 同甲组 ①清洗,灭菌②接种细菌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2)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 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 。
(4)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5)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和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 。细菌和真菌细胞内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在机物生活,常常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 。
(6)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中,我们用过的矿泉水瓶和废纸张应投入如图中的 (填序号)垃圾箱里。
(7)我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市民,你可以做点什么(最少答一点)?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7.20.2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层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答案】D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所以D正确。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且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好他,该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城市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保护生物圈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故答案为:C。
3.“绿水青山解释就是金山银山。”生物圈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
C.大气圈底层、水圈全部、岩石圈上层
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答案】A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中各种资源并不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故答案为:A。
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
A.使人类享有充分的自然资源
B.人类只能利用可再生资源,不能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C.使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一致
D.使社会经济发展越快越好
【答案】C
【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可见选项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5.生物圈的范围是( )
A.海平面以上10千米 B.海平面以下10千米
C.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 D.全部岩石圈
【答案】C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环境包括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但是整个的水圈几乎都有生物存在,有时生物圈的范围也说出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答案为:C。
6.提倡环保,留住青山绿水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下列对环保不利的是( )
A.垃圾分类 B.风力发电 C.多用塑料袋 D.绿色出行
【答案】C
【解析】A.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做到垃圾的合理利用,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A不符合题意。
B.燃煤发电会放出大量的浓烟污染环境,利用风力发电,就可解决燃煤发电产生废气的问题,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B不符合题意。
C.多用塑料袋,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C符合题意。
D.绿色出行指平时出行时,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家庭轿车,可以减少对油资源的利用,也可以减少废气排放,保护大气,有利于节能减排,D不符合题意。
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请判断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生活的环境
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答案】B
【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B正确。
8.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 B.对森林和草原实行科学化管理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D.禁止利用和采伐林木
【答案】D
【解析】AB、针对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国家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法规,加强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力求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森林和草原实行科学化管理,AB不符合题意。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属于科学方法,C不符合题意。
D、合理运用森林资源,不是禁止利用和采伐林木,D不符合题意。
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0.关于生物圈的范围,正确的是( )
A.整个水圈 B.大气圈的下层
C.岩石圈的上层 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D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上层)。
二、综合题
11.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A、B、C代表生态系统生物部分,请分析回答:
(1)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称为 。
(2)图中A是 者,B是 者。
(3)C是 者,主要包括 和 。
【答案】(1)生物圈
(2)生产;消费
(3)分解;细菌(真菌);真菌(细菌)
【解析】(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的生物和他们生存的环境的总称。水、无机盐、二氧化碳和太阳构成环境部分,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称为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吸收二氧化碳,图中A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图中A是生产者,B吃A,因此B是消费者。
(3)C能把A、B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因此C是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
12.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代表 。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 形式进行传递。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图乙中猫头鹰占有的食物链有 条。
(2)“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
【答案】(1)生产者;二氧化碳;草→食草鸟→猫头鹰;5
(2)植树造林;节约用纸;节约用电;爱护动、植物等等
【解析】(1)图甲中的B既能吸收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又能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分解者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二氧化碳等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图甲中过程③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所以过程③中的碳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传递。图乙中食物链有:①草→食草鸟→猫头鹰、②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③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④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⑤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即为最短的食物链是:草→食草鸟→猫头鹰。(2)“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绿色出行,少开车多步行等。
13.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不同生物体内农药的积累量,发现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鹊和田鼠。为尝试解释上述现象,某同学绘制了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 部分。
(2)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鹊和田鼠,原因是什么? 。
(4)这些农药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再进入鱼虾体内,通过 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5)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1)非生物
(2)玉米→蝗虫→喜鹊→雀鹰
(3)农药中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这样就积累在生物体内雀鹰的营养级别比喜鹊和田鼠高,雀鹰一生会吃掉许多喜鹊和田鼠,这些喜鹊和田鼠体内的有毒物质都积累在雀鹰体内,结果导致雀鹰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比喜鹊和田鼠的多
(4)食物链
(5)生物圈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示为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图中食物链包括:玉米→喜鹊→雀鹰,玉米→蝗虫→喜鹊→雀鹰,玉米→田鼠→雀鹰,共三条,较长的一条食物链是:玉米→蝗虫→喜鹊→雀鹰。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雀鹰的营养级的最高,所以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雀和田鼠。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5)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因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4.如图所示揭示了毁坏森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一一当地球变成了“沙球”,人类和其他动物是否会像骆驼一样,进化出驼峰,以适应“沙球”上的生活?据图回答问题.
(1)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2)请给这幅漫画起个恰当的名字。
【答案】(1)大面积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人类将不能生存
(2)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解析】(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类型,森林占据主体;但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等人为因素的破坏,使的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从这幅图可以看出:大面积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人类将不能生存。(2)森林作用巨大,保护好森林,人类才能健康地生活,所以给这幅漫画起了个恰当的名字:“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5.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
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 同甲组 ①清洗,灭菌②接种细菌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2)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 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 。
(4)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5)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和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 。细菌和真菌细胞内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在机物生活,常常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 。
(6)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中,我们用过的矿泉水瓶和废纸张应投入如图中的 (填序号)垃圾箱里。
(7)我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市民,你可以做点什么(最少答一点)? 。
【答案】(1)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2)适宜的温度、湿度
(3)细菌;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5)细胞核;叶绿体;物质循环
(6)③
(7)做好家庭和学校等地的保洁工作;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不乱扔乱倒垃圾,垃圾进行分类
扔在对应的垃圾箱里;不损坏公共卫生设施;不践踏花木草地等
【解析】(1)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提出的问题: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2)据表中内容可见:甲与乙形成以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对照实验除变量外,其他条件要相同,所以表中A处是:适宜的温度、湿度。(3)甲与乙形成以细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为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每组用10片树叶而不是一片。(4)据实验现象可见: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5)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它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6)垃圾分为以下三种:
矿泉水瓶和废旧纸张可循环使用,属于③可回收垃圾。(7)我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市民,我们应该做好家庭和学校等地的保洁工作;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不乱扔乱倒垃圾,垃圾进行分类扔在对应的垃圾箱里;不损坏公共卫生设施;不践踏花木草地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