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14:45:5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6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曹 操
观沧海
“乐府”
成立于西汉武帝时期的官署,职责是采集、整理民间歌谣,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称“汉乐府”、“乐府诗”,或简称“乐府”。诗作“缘事而发”,叙事性明显,注重对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语言朴素,抒情性强,形式自由,句式长短随意,以五言居多,兼有杂言体。名篇甚多,其中《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知识锦囊:乐府
在你眼中,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作者名片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曹操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创作背景
1. 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

何时观沧海?观看到怎样的景象?有何感受?
壹 | 品出诗意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初读诗歌
注意节奏;语速要慢
2. 反复诵读《观沧海》,想象一下,当“我”登山临海,将会看到一幅怎样的景象?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山,
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第一层 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初读诗歌
海面浩渺,
水波澹澹。
突兀耸立的山岛,
最先跃入眼帘。
岛上的树木,
一丛丛生长着,
百草丰茂繁密。
大海在萧瑟秋风中,
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第二层 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初读诗歌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
都是大海吐纳的;
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
它们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第三层:虚实结合,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气概;
借景抒情,借此壮丽景象来抒发自己的雄心勃勃和博大胸怀。
初读诗歌
写景 诗句 特点
眼见之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波澜壮阔
欣欣向荣
想象之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吞吐日月
博大包容
初读诗歌
第二层
(3-8句):
第三层
(9-14):
交代了“观”的方位、地点及对象。
描写了海水、山岛及山岛上的草木。
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
第一层
(1-2句):
初读诗歌
初读诗歌
假如你就是当年登山临海的曹操,面对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请饱含深情地诵读《观沧海》,以展示你 ,抒发
开阔的胸襟
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品读诗歌
曹操这首《观沧海》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品读诗歌
典型考题
1. 根据要求默写诗句。
(1)曹操《观沧海》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以奇特想象创造出大海浑涵万物、气宇盖世的艺术境界。
(2)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2.选出下列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诗歌的开篇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描写了海水和山岛。
C.“日月之行”和“星汉灿烂”中的“日月”“星汉”都具有宏大的
特点,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D.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获胜后所作,表现了他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和
昂扬奋发的精神。
B
典型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