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1月北京智达高考研讨会(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08年1月北京智达高考研讨会(数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11-13 12:18:00

文档简介

课件100张PPT。明确方向 科学备考 2008.1.5 北京 一.基本情况 与命题趋势 1. 2007年数学高考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稳定,过渡,创新. 在实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第四年,稳定成为十分显著的基本形势,高考的命题更加趋向科学、规范、充实和成熟. 随着实施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的省、市和自治区范围逐步扩大,思考并实践数学高考向课程标准卷的过渡,必然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 在不断积累经验,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命题力求有所创新,又成为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2. 稳定,过渡,创新也是2008年数学高考的基本趋势,因此,深入研究高考,明确复习方向,实施科学备考,提高复习效率,应当成为新一轮复习备考的基本方针. 二.关注学科特点 重视数学实质 1.概念性强 数学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逻辑系统,而概念是基础,数学中每一个术语、符号和习惯用语都有着具体的内涵. 解题时首先要透彻理解概念的含义,弄清不同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例1 设a,b∈R,集合{1,a+b,a}= ,则b-a= A.1 B.-1 C.2 D.-1 {1,a+b,a}= a≠0 a+b=0? ?a= -1,b=1 例2 中学数学中存在许多关系,比如“相等关系”,“平行关系”等等.如果集合A中元素之间的一个关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自反性:对于任意a∈A,都有a ~ a; (2) 对称性:对于任意a,b∈A ,若a ~ b,则有b ~ a; (3) 传递性:对于a,b,c∈A ,若a ~ b, b ~ c,则有a ~ c. 则称“~”是集合的一个等价关系.例如:“数的相等”是等价关系,而“直线的平行”不是等价关系(自反性不成立).请你再列出三个等价关系: . 例3 如果有穷数列a1,a2,…,am(m为正整数)满足条件,a1=am,a2=am-1,…,am=a1,即ai=am-i+1(i=1,2,…,m),我们称其为“对称数列”. 例如,数列1,2,5,2,1与数列8,4,2,2,4,8都是“对称数列”. (1) 设{bn}是7项的“对称数列”,其中b1,b2,b3,b4是等差数列,且b1=2, b4=11.依次写出{bn}的每一项; (2) 设{cn}是49项的“对称数列”,其中c25,c26, … ,c49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求{cn}各项的和S; (3) 设{dn}是100项的“对称数列”,其中d51,d52, …,d100是首项为2,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求{dn}前n项的和Sn (n=1,2, … ,100). 2.充满思辨性 这个特点源于数学的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数学是思维型的学科,逻辑推理是基本的研究方法.为了正确解答数学试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 例4 对于向量a,b和实数λ,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若a·b=0, 则a=0或b=0 B.若λ a=0,则λ=0或a=0 C.若a2=b2,则a=b或a=-b D.若a·b = a·c ,则b=c 反例 a=(0,1),b=(1,0),c=(-1,0) a·b=0,但 a≠0,且b≠0 a2=b2=1, 但 a≠b,且a≠-b a·b= a·c=0 ,但 b≠c 例5 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存在一条直线a , a // α , a // β B.存在一条直线a , a ?a , a // β 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 , b, a ?a , b ? β , a // β , b// α 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 , b, a ?a , b ? β , a // β , b// α 例6 命题 “对任意的x∈R, x3-x2+1≤0 ” 的否定是 A.不存在x∈R,x3-x2+1≤0 B.存在x∈R,x3-x2+1≤0 C.存在x∈R,x3-x2+1>0 D.对任意的x∈R,x3-x2+1>0 3.量化突出 数学试题中定量性占有较大的比重. 要把概念、法则、性质寓于计算之中,在运算中考查对算理、运算法则的理解程度、灵活运用的能力及准确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7 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 A.(ln2)2 B.ln(ln2) C. D.ln2 00,对于任意实数x,有f(x)≥0,则 的最小值为 A.3 B. C.2 D. f(x)=ax2+bx+c?f ′(x)=2ax+b ? f ′(0)=b>0 f(x)=ax2+bx+c≥0恒成立 ?a>0, Δ=b2-4ac=0 ? 例14 设函数f(x)=ex-e-x. (1) 证明: f(x)的导数f '(x)≥0; (2) 若对所有x≥0 ,都有 f(x)≥ax,求a的取值范围. 2. 数列与函数、 不等式 例15 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10n,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数列{nan}中数值最小的项是第 项. 例16 设数列{an}的首项a1 ∈(0,1), ,…. (1) 求{an}的通项公式; (2) 设 ,证明 bn0)的焦点为F,P1(x1,y1),P(x2,y2),P(x3,y3)在抛物线上,且2x2=x1+x3,则有 A. B. C. D. 例42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圆心的圆与直线 相切. (1) 求圆O的方程; (2) 圆O与x轴相交于A,B两点,圆内的动点P使│PA│,│PO│,│PB│成等比数列,求 的取值范围. 5. 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和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例43 某公司在过去几年内使用某种型号的灯管 1000支,该公司对这些灯管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1) 将各组的频率填入表中; (2)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计算灯管使用寿命不足1500小时的频率; (3) 该公司某办公室新安装了这种型号的灯管3支,若将上述频率作为概率,试求至少有2支灯管的使用寿命不足1500小时的概率. 例44 在生产过程中,测得纤维产品的纤度(表示纤维粗细的一种量)共有100个数据,将数据分组如右表: (1) 在答题卡上完成频率分 布表,并在给定的坐标系中画 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 估计纤度落在中的概率 及纤度小于1.40的概率是多少? (3) 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 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例如区间的中点值是1.32)作为代表.据此,估计纤度的期望. 6. 应用意识:主要采用应用问题的形式,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要求考生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 应用问题的命制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切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问题的难度符合考生的水平。 例45 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可以选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与D,现测得 , 并在点C 测得塔顶A的 仰角为θ,求塔高AB. 例46 某商场经销某商品,顾客可采用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购买.根据以往资料统计,顾客采用一次性付款的概率是0.6,经销一件该商品,若顾客采用一次性付款,商场获得利润200元;若顾客采用分期付款,商场获得利润250元. (1) 求3位购买该商品的顾客中至少有1位采用一次性付款的概率; (2) 求3位顾客每人购买1件该商品,商场获得利润不超过650元的概率. 7.创新意识:高层次的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考试中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设计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探究型和开放型的试题.要求考生通过“观察、猜测、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等思维程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与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独立思考,探索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47 设集合S={A0,A1,A2,A3},在S上定义运算⊕为: Ai ⊕Aj=Ak,其中k为i+j被4除的余数,则满足关系式 (x ⊕ x) ⊕ A2= A0的x(x?S)的个数为 A.4 B.3 C.2 D.1 例48 要在边长为16米的正方形草坪上安装喷水龙头, 使整个草坪都能喷洒 到水.假设每个喷水龙头的喷洒范围都是直径为6米的圆面,则需安装这种喷水龙头的个数最少是 A.3 B.4 C.5 D.6 六.目标与要求 1. 懂、会、对、快、好全面落实 2. 读题要仔细,审题要谨慎 设计要周到,推理要严密 计算要准确,画图要达意 表述要清晰,检验要有效 七.复习备考建议 1.? 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2.? 关注联系,构建网络 3.? 提炼思想,优化思维 4.? 总结经验,发现规律 5.? 分析错因,减少失误 6.? 明确方向,提高效率谢 谢 明确方向 科学备考 2008.1.5 北京
一.基本情况与基本趋势
1. 2007年数学高考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稳定,过渡,创新. 在实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第四年,稳定成为十分显著的基本形势,高考的命题更加趋向科学、规范、充实和成熟.随着实施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的省、市和自治区范围逐步扩大,思考并实践数学高考向课程标准卷的过渡,必然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 在不断积累经验,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命题力求有所创新,又成为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2. 稳定,过渡,创新也是2008年数学高考的基本趋势,因此,深入研究高考,明确复习方向,实施科学备考,提高复习效率,应当成为新一轮复习备考的基本方针.
二. 关注数学实质,把握学科特点
1.概念性强 数学是由概念、命题组成的逻辑系统,概念是基础,数学中每一个术语、符号和习惯用语都有着具体的内涵. 要透彻理解概念的含义,弄清不同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例1 (全国卷Ⅰ) 设,集合,则
A.1 B.-1 C.2 D.-1
例2 (福建卷)中学数学中存在许多关系,比如“相等关系”,“平行关系”等等.如果集合中元素之间的一个关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自反性:对于任意,都有a ~ a;
(2) 对称性:对于,若a ~ b,则有b ~ a;
(3) 传递性:对于,若a ~ b, b ~ c,则有a ~ c.
则称“~”是集合的一个等价关系.例如:“数的相等”是等价关系,而“直线的平行”不是等价关系(自反性不成立).请你再列出三个等价关系:______ .
例3 (上海卷)如果有穷数列(为正整数)满足条件,,…,,即(),我们称其为“对称数列”. 例如,数列与数列都是“对称数列”.
(1) 设是7项的“对称数列”,其中是等差数列,且,.依次写出的每一项;
(2) 设是49项的“对称数列”,其中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求各项的和S;
(3) 设是100项的“对称数列”,其中是首项为2,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求前n项的和.
2.充满思辨性 这个特点源于数学的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数学是思维型学科,逻辑推理是基本的研究方法,.为正确解答数学试题,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
例4 (福建卷) 对于向量和实数,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若,则或 B.若,则或
C.若,则或 D.若,则
例5 (北京卷)平面平面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存在一条直线
B.存在一条直线
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
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
例6 (山东卷) 命题“对任意的,”的否定是
A.不存在, B.存在,
C.存在, D.对任意的,
3.量化突出 数学试题定量性占有较大的比重. 要求把概念、法则、性质寓于计算之
中,在运算中考查对算理、运算法则的理解程度、灵活运用的能力及准确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7 (全国卷Ⅱ) 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 B. C. D.
例8 (全国卷Ⅰ)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
例9 (北京卷)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或
4.解法多样 一般数学试题的结果虽确定唯一,解法却多种多样,这有利于考生发挥
各自的特点,灵活解答,真正显现其水平.
例10 (辽宁卷)设P为双曲线上的一点,是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若,则△PF1F2的面积为
A. B.12 C. D.24
例11 (天津卷) 在R上定义的函数是偶函数,且,若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则
A.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区间[3,4]上是增函数
B.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区间[3,4]上是减函数
C.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区间[3,4]上是增函数
D.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区间[3,4]上是减函数
例12 (全国卷Ⅰ) 函数的一个单调增区间是
A. B. C. D.
三. 揭示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对数学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突出重点. 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
函数与导数、方程、不等式
例13 ( 江苏卷 ) 已知二次函数的导数为,,对于任意实数x,有≥0,则的最小值为
A.3 B. C.2 D.
例14(全国卷Ⅰ)设函数.
(1) 证明:的导数;
(2) 若对所有都有,求的取值范围.
2.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
例15 (北京卷)若数列的前n项和,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数列中数值最小的项是第 项.
例16 (全国卷Ⅱ)设数列的首项.
求的通项公式;
设,证明,其中为正整数.
3. 平面三角与平面向量
例17 (天津卷)如图,在中,∠BAC=120°, AB=2 ,
AC=1,D是边BC上一点,,则    .
例18 (陕西卷) 设函数,其中向量,b,,且的图象经过点.
求实数的值;
(2) 求函数的最小值及此时值的集合.
4. 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
例19 (安徽卷)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各种几何形体的4个顶点,这些几何形体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①矩形;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③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④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⑤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例20 (全国卷Ⅰ)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侧面底面.已知,,,.
(1) 证明;
(2) 求直线与平面SAB所成角的大小.
5. 解析几何与函数、向量
例21 (全国卷Ⅱ)设F为抛物线的焦点,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
,则
A.9 B.6 C.4 D.3
例22 (北京卷) 如图,有一块半椭圆形钢板,其半轴长为2r,
短半轴长为r,计划将此钢板切割成等腰梯形的形状,下底AB是半椭
圆的短轴,上底CD的端点在椭圆上,记CD=2x,梯形面积为S.
(1) 求面积S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式,并写出其定义域; (2) 求面积S的最大值.
6.计数与概率、统计
例23 (重庆卷) 从5张100元,3张200元,2张300元的奥运预赛门票中任取3张,则所取3张中至少有2张价格相同的概率为
A. B. C. D.
例24 (北京卷)某中学号召学生在今年春节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以下简称活动).该校合唱团共有100名学生,他们参加活动的次数统计如图所示.
(1) 求合唱团学生参加活动的人均次数;
(2) 从合唱团中任意选两名学生,求他们参加活动次数恰好相等的概率.
(3) 从合唱团中任选两名学生,用表示这两人参加活动次数之差的绝对值,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
五. 强调数学思想,淡化特殊技巧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考查时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含义上立意,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例25 (全国卷Ⅱ) 中,内角,边.设内角,周长为.
(1) 求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 (2) 求的最大值.
例26 (广东卷)如图所示,等腰的底边,高,点E是线段BD上异于点B,D的动点,点F在BC边上,且,现沿EF将折起到的位置,使,记,表示四棱锥的体积.
(1) 求的表达式;
(2) 当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
(3) 当取得最大值时,求异面直线AC与PF所成角的余弦值.
例27 (全国卷Ⅱ)已知D是中AB边上一点,若,则
A. B. C. D.
例28 (天津卷) 设均为正数,且,,.则 A. B. C. D.
例29 (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的顶点和,顶点B在椭圆上,则 .
例30 (全国卷Ⅰ)从班委会5名成员中选出3名,分别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与体育委员,其中甲、乙二人不能担任文娱委员,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
例31 (广东卷) 已知a是实数,函数,如果函数在区间上有零点,求a 的取值范围.
例32 (天津卷)设等差数列的公差d不为0,.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
A.2 B.4 C.6 D.8
例33 (山东卷)直角中,是斜边上的高,则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 B.
C. D.
例34 (湖南卷)将杨辉三角中的奇数换成1,偶
数换成0,得到如图所示的0-1三角数表.从上往下数,
第1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1行,第2次全行的数都
为1的是第3行,…,第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
第 行;第31行中1的个数是 .
六. 深化能力立意,倡导理性思维
1.空间想象能力: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和处理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数学高考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能根据条件做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换,会运用图形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例35 (宁夏、海南卷) 一个四棱锥和一个三棱锥恰好可以拼接成一个三棱柱,这个
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且底面边长与各侧棱长相等,这个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与各侧棱长也都相等.设四棱锥、三棱锥、三棱柱的高分别为h1、h2、h3,则h1︰h2︰h3 =
A.︰1︰1 B.︰2︰2 C.︰2︰ D.︰2︰
例36 (宁夏、海南卷)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
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可得几何体的体积是
A.㎝3 B.㎝3
C.㎝3 D.4000㎝3
2.抽象概括能力:从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例37 (山东卷)给出下列三个等式:,, ,下列函数中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等式的是
A. B. C. D.
例38 (广东卷)设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S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a,b∈S,对于有序元素对(a,b),在S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a﹡b与之对应).若对任意的a,b∈S,有a﹡(b﹡a)=b,则对任意的a,b∈S,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 B.
C. D.
3.推理论证能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实性的能力.推理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贯穿于数学学习与解题过程的始终.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正确性的一连串的过程. 推理既包括合情推理,也包括演绎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说来,运用合情推理探索和发现结论,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
例39 (福建卷)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
(1) 求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
(2) 设,求证:数列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例40 (宁夏、海南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经过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
(1) 求k的取值范围;
(2) 设椭圆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的交点分别为A、B,是否存在常数k,使得向量
共线?如果存在,求k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的运算和变形;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高考试题中,半数以上需要运算求解,有的证明问题也需借助于运算进行推理. 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
例41 (宁夏、海南卷)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点
在抛物线上,且,则有
A. B.
C. D.
例42 (全国卷Ⅱ)在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的圆与直线相切.
(1) 求圆O的方程;
(2) 圆O与轴相交于两点,圆内的动点P使成等比数列,求的取值范围.
5. 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和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例43 (辽宁卷) 某公司在过去几年内使用某种型号的灯管1000支,该公司对这些灯管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组
[500,900)
[900,1100]
[1100,1300]
[1300,1500]
[1500,1700]
[1700,1900]
[1900,)
频数
48
121
208
223
193
165
42
频率
(1)将各组的频率填入表中;
(2)根据上述统计结果,计算灯管使用寿命不足1500小时的频率;
(3)该公司某办公室新安装了这种型号的灯管3支,若将上述频率作为概率,试求至
少有2支灯管的使用寿命不足1500小时的概率.

例44 (湖北卷)在生产过程中,测得纤维产品的纤度(表示纤维粗细的一种量)共有100个数据,将数据分组如右表:
分组
频数
4
25
30
29
10
2
合计
100
(1) 在答题卡上完成频率分布表,并在给定
的坐标系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 估计纤度落在中的概率及纤度
小于1.40的概率是多少?
(3) 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
的中点值(例如区间的中点值是1.32)
作为代表.据此,估计纤度的期望.
6. 应用意识:主要采用应用问题的形式,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
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要求考生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
应用问题的命制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切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问题的难度符合考生的水平.
例45 (宁夏、海南卷)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
AB时,可以选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侧点C与D,
现测得,并在点C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求塔高AB.
例46 (全国卷Ⅰ) 某商场经销某商品,顾客可采用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购买.根据以往资料统计,顾客采用一次性付款的概率是0.6,经销一件该商品,若顾客采用一次性付款,商场获得利润200元;若顾客采用分期付款,商场获得利润250元.
(1) 求3位购买该商品的顾客中至少有1位采用一次性付款的概率;
(2) 求3位顾客每人购买1件该商品,商场获得利润不超过650元的概率.
7.创新意识:高层次的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考试中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
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设计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探究型和开放型的试题.要求考生通过“观察、猜测、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等思维程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与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独立思考,探索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47 (陕西卷)设集合,在S上定义运算为:,其中k为i+j被4除的余数,,则满足关系式的的个数为
A.4 B.3 C.2 D.1
例48(浙江卷) 要在边长为16米的正方形草坪上安装喷水龙头,
使整个草坪都能喷洒到水.假设每个喷水龙头的喷洒范围都是直径为
6米的圆面,则需安装这种喷水龙头的个数最少是
A.3 B.4 C.5 D.6
七. 目标与要求
1. 懂、会、对、快、好全面落实 2. 读题要仔细,审题要谨慎,设计要周到,推理要严密,计算要准确,画图要达意,表述要清晰,检验要有效
八.复习备考建议
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关注联系,构建网络
提炼思想,优化思维
总结经验,发现规律
分析错因,减少失误
明确方向,提高效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