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驻(zhù) 钞(chāo) 培(péi)
B.堵(dǔ) 媒(mǒu) 账(zhàng)
C.氛(fèn) 杠(gàng) 狡(jiǎo)
2.《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题目的特点是 ( )
A.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命题 B.以比喻法来命题
3.母亲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这样说是为了激发女儿对美好事物的想象,燃起生命的希望。
B.母亲这样说是因为她看到了豌豆苗生命力旺盛,长势喜人,一定会长成一个小花园。
C.母亲这样说也展现出她富有想象力,对美好事物充满热爱,对美好生活十分向往。
D.母亲说“小花园”,是为了骗女儿起床。
4.下列与所给语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科学家为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而感到高兴。
A.科学家因为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所以感到高兴。
B.科学家感到高兴,所以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C.科学家之所以感到高兴,是因为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5.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愉快的想象 B.僵硬的身子 C.匀称的身份 D.肮脏的水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这段话是汉代王充说的。
B.“好问则裕”中“裕”的意思是富裕。
C.“笃行之”的意思是把学习到的正确道理用于自己的行动中。
D.“好问则裕”与“博学之,审问之”均出自《尚书》。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qiǎo ②què
(1)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 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
(2)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 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的屋檐下避雨。
①jì ②xì
(3)绳子上系 着好多铃铛,即使少一个也没关系 。
①sāi ②sài
(4)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 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8.同音字填空。
bì 躲 隐
chuī 烟 风
hàn 遗 震
xuān 闹 传
9.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世纪 的发现 的神仙
的历史 的愿望 的幻想
10.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1)科学家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 ,被人们称为“ 大王”。
(2)牛顿 了万有引力定律。
改变 改观
(3)规范化管理使工厂的面貌大为 。
(4)我们班的淘气包“齐天大圣”用实际行动 了大家以前对他的看法。
1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即使……也……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虽然……但……
(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 母亲不同意, 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2.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在横线上。
(1)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2)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3)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4)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3.课内语段阅读。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根据意思写词语。
A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B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2)短文连用了两个 句,请你把其中一句改成陈述句。
。
14.
明天的太阳城(节选)
在不久的将来,德国将出现一座全新的城市──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太阳城。
在这座城市,到处都是蓝色的太阳能转换器,建筑物的房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蓝色的光芒。这里没有烟囱,房屋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彩色的金字塔,有的像正在生长的向日葵。这些房屋通过巨大的玻璃窗吸收太阳能,并如同瓷砖壁炉那样可在以后慢慢地将热量释放出来。
房内外安装有热交换器,地下室有蓄能器。所谓热交换,就是把热量从热的物体传递给冷的物体。太阳光使太阳能接收器产生热量,热量通过交换器被接收或转换而储[chǔ]存起来。
太阳城居民的生活方式会起新的变化。太阳能转换产生的电流带动洗衣机、冰箱、电视机、计算机等进行工作。由太阳能烧的热水源源不断供应浴室、厨房。在多云天气,这些太阳能转换器仍可接收到太阳能。在阴雨天,人们使用蓄能器中储存的太阳能。
在这座城市,太阳能几乎被用于一切需要能源的地方。人们做饭使用太阳能炉,一个功率约1100瓦的太阳能炉可把饭在几分钟内煮熟;人们出门驾驶太阳能汽车,或乘太阳能电车、太阳能轮船,尽管速度不很快,但没有任何噪音。人们戴的手表,用的计算器,马路上的交通灯,工地上的安全灯,商店里的广告牌、霓虹灯,用的都是太阳能。
可以预见,( )要走的路还很长,( )新型的太阳城一定会出现。
(选自《读品悟快乐阅读系列 移植记忆不是梦》)
(1)第一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 D.表示插说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读画线句子,你觉得房屋的形状还像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吧。
。
(4)用“_____”画出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 。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①德国将出现全新的城市是大部分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
②太阳城居民在阴雨天,无法使用太阳能。
③使用太阳能的交通工具不仅速度快,而且没有任何噪音。
四.习作(共1小题)
15.(《习作:小小“动物园”》)审题。
找出家人身上所具有的 的特点,并给每个人写一段话。
第二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A.正确。
B.有误,“媒”应读“méi”。
C.有误,“氛”应读“fēn”。
故选:A。
2.【解答】结合课文内容,“呼风唤雨”比喻为能够支配自然,主要讲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见是以比喻法来命题。
故选:B。
3.【解答】A、B、C正确。
D.有误,母亲说的“小花园”让她燃起生活的希望,小豌豆苗真的长成了小花园,让她对生活充满信心。
故选:D。
4.【解答】句子“B.科学家感到高兴,所以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原因是“科学家感到高兴”结果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其他A和C两个句子的原因都是“科学家因为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结果是“感到高兴”,“A.科学家因为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所以感到高兴。”是前因后果的句子,而“C.科学家之所以感到高兴,是因为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是前果后因的句子,但它们的意思都与“科学家为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而感到高兴。”相同。
故选:B。
5.【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匀称的身材”。
故选:C。
6.【解答】ABC正确;
D.不正确。“好问则裕”出自《尚书》,“博学之,审问之”均出自《礼记》。
故选: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解答】雀:[què]鸟类的一科。体形较小,喙圆锥状。有的善鸣叫。泛指小鸟。也特指麻雀。[qiǎo]义同“雀(què)”。用于“家雀儿”“雀盲眼(夜盲)”。
[qiāo][雀子]雀(què)斑。故(1)选②,(2)选①。
系:[xì]关联:干~.关~.[jì]结,扣:把鞋带~上。故(3)中依次选①、②。
塞:[sāi]堵;填:~住漏洞。箱子~满了。[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外。要~.边~.故(4)选①。
故答案为:
(1)②;
(2)①;
(3)①②;
(4)①。
8.【解答】躲辟:隐匿避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故选“避”;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故选“蔽”。
炊烟: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故选“炊”;吹风:让风吹,受风。故选“吹”。
遗憾:遗恨,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故选“憾”;震撼:指心理受到强烈冲击。故选“撼”。
喧闹:声音大而杂乱。故选“喧”;宣传:传播,宣扬。故选“宣”。
故答案为:
避 蔽
炊 吹
憾 撼
喧 宣
9.【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前面需在搭配合适的形容词或名词,如可用“漫长”与“世纪”搭配。
故答案为:
漫长 重要 奇怪
悠久 美好 神奇
10.【解答】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创造出从前没有 的事物或方法;
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
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
(1)爱迪生创造出了以前没有的事物,选“发明”;
(2)牛顿经过研究,找到了前人没看到的规律,选“发现”;
(3)管理使工厂出现了新的面目,选“改观”;
(4)淘气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选“改变”。
故答案为:
(1)发明 发明;
(2)发现;
(3)改观;
(4)改变。
11.【解答】(1)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不是……而是……”相连。
(2)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即使……也……”相连。
(3)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相连。
(4)两个分句间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
故答案为:
(1)不是……而是……;
(2)即使……也……;
(3)虽然……但……;
(4)因为……所以……。
12.【解答】(1)由“没有……,没有……,没有……”引导的排比句;
(2)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
(3)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
(4)把“超声波”比作“波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故答案为:
(1)排比;
(2)设问;
(3)设问;
(4)比喻。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3.【解答】(1)本题考查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2)本题考查了学生改写句子的能力。短文开头用了两个设问句,分别是: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改成陈述句是:把“谁”改成“人类”,去掉“呢”“当然是”,句尾用句号。
故答案为:
(1)A发现;B发明。
(2)设问。是人类来呼风唤雨的。
14.【解答】(1)考查了学生对破折号用法的理解。破折号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语音的延长;③意思的转换;④表示插说。比如:“德国将出现一座全新的城市──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太阳城。”这里的破折号作用对“全新的城市”解释说明,它是一座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太阳城。故为表示解释说明。
(2)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语的准确应用。比如:“尽管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新型的太阳城一定会出现。”这是一个表示条件转折关系的句子,表示“新型的太阳城一定会出现”和前半句说法不一致。故应该是“虽然……但是……”。
(3)考查了学生扩展想象仿写句子的能力。根据句子“这里没有烟囱,房屋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彩色的金字塔,有的像正在生长的向日葵。”仿写你认为未来的房屋是什么样子,发挥想象描述未来的房子为:房屋的形状还像彩色的蘑菇,像高高的圣诞树。
(4)考查了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和写作结构的认识。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段落的第一句话:“太阳城居民的生活方式会起新的变化。”概括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这一句是总述句,后面内容是分述了居民生活中是怎样使用太阳能的,故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总分。
(5)考查了学生的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课文句子:①德国将出现一座全新的城市──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太阳城。故为错。②在阴雨天,人们使用蓄能器中储存的太阳能。故为错。③人们出门驾驶太阳能汽车,或乘太阳能电车、太阳能轮船,尽管速度不很快,但没有任何噪音。故为错。
故答案为:
(1)A。
(2)虽然 但是。
(3)房屋的形状还像彩色的蘑菇,像高高的圣诞树。
(4)太阳城居民的生活方式会起新的变化。 总分。
(5)①×;②×;③×。
四.习作(共1小题)
15.【解答】故答案为:
动物
范文:
小小“动物园”
我家是个“动物园”,爸爸是大猩猩,妈妈是蚂蚁,我是小猫,弟弟是一条小蛇。
爸爸长得稍胖,脸蛋鼓鼓的,像一个小皮球一样,肚子圆圆的。他的胳膊上有一大块儿一大块儿的肌肉,非常像一个大猩猩。他以前当过警察,追坏蛋的时候,特别像一只勇敢的猩猩,赶走坏蛋的时候,他大摇大摆的走到坏蛋面前,一下子用双手把坏蛋提起来,真像一只猩猩呀!
妈妈长得特别瘦,像一根柱子一样。爸爸的肚子和妈妈比,可是大了三倍呢。不过妈妈像一只勤劳的蚂蚁,每天上班回来都要做家务。我上学的时候,妈妈都要给我整理衣服、红领巾、小黄帽。
弟弟长得像妈妈,因为他也非常瘦。弟弟吃饭每次都要人喂,他还说:“每次都给我舀少一点。”每次吃饭前都要说一遍。弟弟特别调皮,因为他每次都要拿我的东西,像蛇一样飞快地拿走了,动作很敏捷。我问他要,他还不给我,我特别喜欢他这个样子,因为这个耍赖的样子,看上去很可爱。
我像一只小猫,我的脸是国字脸,胳膊像小猫的胳膊,腿也非常细。我的手像小猫爪一样,特别灵活。这只小猫很勤劳,每次妈妈下班回来家里都是干干净净的。妈妈看到后开心极了,当然都是我帮妈妈干的,当妈妈表扬我时,我很开心。
我们家真像一个小小动物园儿,我爱这个动物园里的每个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