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14:2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
A.船舶(bó) B.炊烟(chuī) C.家雀(què) D.震撼(zhèn)
2.填入下面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阳光(  )地从那个小窗子射进来,光线是那么(  ),照在小女孩身上怪(  )的。此刻的小女孩多么渴望能走到(  )的太阳光中去。
A.温和  柔和  暖和  温暖
B.柔和  温和  暖和  温暖
C.温和  暖和  柔和  温暖
D.温暖  温和  柔和  暖和
3.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形声字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
A.左声右形:鹅 顿 B.上声下形:熟 驾
C.左形右声:豌 蚊 D.上形下声:崩 恐
5.昨天我看了一部科幻电影,里面的情节简直震( )人心!
A.感 B.憾 C.喊 D.撼
6.结合所学,下列句子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呼风唤雨的世纪》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B.安慰朋友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还可以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C.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
D.神话故事都是想象出来的,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与科学解释不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多读神话故事。
7.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排比的一项是( )
A.科学技术像一位出色的魔法师,让我们登月球,潜海底……
B.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C.望着中秋的圆月,我不禁吟诵起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
B.传说故事中的神仙各个都会腾云驾雾。
C.一停电整个城市就变成了黑暗无光的世界。
D.他在村里呼风唤雨,村民们都很尊敬他。
9.下面没有用到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下列句子中词语选填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1)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 ),其( )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 )我们的生活。
(3)他( )了学习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A.改善 改观 改变 改进 B.改善 改观 改进 改变
C.改观 改善 改变 改进 D.改观 改善 改进 改变
11.审题训练。(习作《小小“动物园”》
审清内容:下列各项中与习作有关的一项是( )
A.写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 B.写自己画的动物
C.写自己的家庭成员 D.写与动物有关的童话故事
12.《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想飞进太阳里”最后“却落到水沟里去了”的那颗豆子自己认为是最了不起的一粒。其性格特点是( )
A.随遇而安,理想远大
B.充满自信,理想远大
C.重视荣誉,不甘落后
D.妄自尊大,自高自傲
13.下列与“落日的余晖反射入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相对应的诗句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14.下列描写腰鼓表演场景的词语不贴切的一项是( )
A.震耳欲聋 B.响彻云霄 C.锣鼓喧天 D.低声细语
二、信息匹配
1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远离喧(xuān xuàn)嚷的人群,我被大自然最原始的美丽震撼(gǎn hàn)了。
(2)看到载(zài zǎi)满货物的大卡车,他总是远远地避(pì bì)开。
(3)蝴蝶不像家雀(què qiǎo)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的屋檐(yán yàn)下避雨。
16.用“——”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但这两粒豌豆最终还是被壮进玩具抢里去了。( )( )
(2)小女孩说:“我能趴起来,走到温暧的太阳光中去。” ( )( )
(3)我胖得要暴咧开来了……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 )( )
17.下面句子中的“揭”是哪种解释?选一选。
“揭”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黏合着的东西分开;②使隐瞒的事物显露;③高举。
(1)他的阴谋当场被人揭穿了。( )
(2)妈妈揭开锅盖,浓浓的香气迎面扑来。( )
(3)人民揭竿而起,反抗这残暴的统治。( )
(4)晚上,他把左胳膊上贴的膏药揭了下来。( )
18.读句子,判断豆子的性格特点。
A.满足现状 B.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 C.自高自大
(1)“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接下来的两粒说。( )
(2)“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于是它也飞走了。( )
(3)“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 )
19.选择词语填空。
震撼 震惊
(1)雷、电、雨、风,吼叫着,( )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
(2)这消息恰似晴天霹雳,令人十分( )。
猛烈 剧烈 激烈
(3)蝴蝶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 )的风雨呢?
(4)这场( )的比赛我看得很过瘾。
(5)一阵( )的疼痛使他陷入了昏迷。
20.想要别人对你的家人有个清楚的认识,一定要抓住他们和小动物某方面的相似的特点。下面句子写的是人物哪个方面?请你选一选。
A.外貌   B.性格   C.品质
(1)弟弟白白的皮肤,胖胖的身材,像只小猪。( )
(2)妈妈特别勤劳,每天屋里屋外忙个不停。( )
(3)妹妹胆子小得像只老鼠,连看到一只小虫子都会吓得大叫。(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C选项有误,家雀(què)——家雀(qiǎo):麻雀。
què,鸟类的一科。体形较小,喙圆锥状。有的善鸣叫。
2.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选词填空。
“温和”:指不严厉、不粗暴;平和不猛烈。根据语境,阳光不猛烈地从那个小窗子射进来,第一空应该填“温和”。
“柔和”意思是温和而不强烈。根据语境,光线是那么温和,第二空应该填“柔和”。
“暖和”指(气候、环境等)不冷也不太热。根据语境,照在小女孩身上怪温暖的,第三空应该填“暖和”。
“温暖”形容暖和。根据语境,此刻的小女孩多么渴望能走到暖和的太阳光中去,第四空应该填“温暖”。
3.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易错字的辨析。
A.既使——即使:假定;就算是(常与也连用),表示假设的让步。
B.安照——按照:根据;依照。
C.书写正确。
D.奥密——奥秘:隐藏的或未被认识的事物、道理等。
4.D
【详解】本题考查形声字辨析。
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主要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原有基础上改编而成,根据字体表示事物的类别。
D.“恐”属于上声下形,故分类错误。
5.D
【详解】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结合题干中“震( )人心”选“撼”,组成“震撼人心”,意思是:意思是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
神话故事是指关于人类和世界变迁的神圣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表现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精神寄托。神话故事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
多读神话故事的好处:1.帮助孩子探索世界2.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发展3.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由此看来D项叙述错误。
7.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A.该句用了比喻,将“科学技术”比作了“魔术师”,形象写出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作用之大、神奇。
B.该句“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用了排比,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故B项正确;
C.该句用了引用,引用了唐代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故选B。
8.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项,横七竖八:形容某东西摆放杂乱,毫无规律。用在本句正确。
B项,腾云驾雾:是神话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用在本句正确。
C项,黑暗无光:意思是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形容非常黑,没有一丝光明。用在本句正确。
D项,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常用来比喻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有意兴风作浪。不符合本句语境。
9.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项,用“三千丈”来夸大“白发”之长,这种把白发着意夸大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B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夸张:“三千尺”夸大了瀑布的长度,这种把瀑布之长着意夸大的修辞手法是夸张。比喻:把瀑布比作银河,“是”作喻词。通过夸张、比喻,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C句把“月”(本体)比喻成“白玉盘”(喻体),通过比喻突出儿时的天真。
D句说明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该句没有用到修辞手法。
所以适合题干的答案选D。
10.C
【详解】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改善:(动)使原有情况变好一些。
改观:(动)①改变原来看法。②原来的样子改变成新的面貌。
改进:(动)改变原来状况,使有所进步
改变:(动)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
(1)根据“大大”一词可以看出是原来的样子改变成新的面貌。选择改观,后面一个空是和原来相比好一些,用“改善”。
(2)“改变生活”固定搭配。
(3)“改进方法”固定搭配。
11.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习作主题选择材料的能力。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习作要求及所给材料,结合习作的主题进行选择。
根据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的习作要求及习作指导可知,本次习作要求把自己的家想象成“动物园”,将家里成员想象成一种小动物,写一写家里的每一个人。所以,这篇习作要求写一写家里的家庭成员。
12.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外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注意平时对课外文学作品的积累。本题考查的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创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描写了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第五粒豆子的事情,让人感动,让人敬佩。这个小故事,首先发表在1853年的《丹麦历书》上。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本题中“想飞进太阳里”最后“却落到水沟里去了”的那颗豆子自己认为是最了不起的一粒。其性格特点是妄自尊大,自高自傲。
13.B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意思是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与“落日的余晖反射入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相对应。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意思是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D“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意思是一个人望着远方秋天的荒草,野地里有人耕种,伴着夕阳。
14.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我们要理解词语含义,结合语境判断是否贴切。
D项,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明显与腰鼓表演的场景不符。
15.(1)xuān hàn
(2)zài bì
(3)qiǎo yán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喧嚷”读音xuān rǎng,意为:大声地叫或声张。
“震撼”读音zhèn hàn,意为:震动,摇撼。
(2)“载”读zǎi,1、年;岁2、记录、刊登、描绘;“载”读zài,1、装、用交通工具装,2、充满 3、一再、重 4、姓。
“载满”读音zài mǎn;意为:运输工具装满东西,达到最大的载重量。
“避开”读音bì kāi,意为:躲开或摆脱,不受困扰。
(3)“雀”读què,鸟名。俗称麻雀,形体较小,叫声好听,吃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也吃昆虫;“雀”读qiǎo,雀盲眼,夜盲。“雀”读音为qiāo,雀子。
“家雀”读音jiā qiǎo,意为:麻雀属鸟类的通称,亦叫北国鸟。
“屋檐”读音wū yán,意为:房屋前后坡的边缘部分(俗称瓦檐),民间俗语(挑檐),即房檐。
16.(1)壮 抢 (装) (枪)
(2)趴 暧 (爬) (暖)
(3)暴 咧 (爆) (裂)
【详解】本题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
(1)壮进——装进:指把物品放入比较密封的容器或放入容器的里层;
玩具抢——玩具枪:以枪模型为基础的儿童玩具。
(2)趴起来——爬起来:从地上起来;
温暧——温暖:暖和。
(3)暴咧——爆裂:(物体)突然破裂,猛烈炸裂,迸发。
17. ② ① 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1)揭穿:揭露、揭破;戳穿。揭:使隐瞒的事物显露。故选②。
(2)揭开:使某样东西暴露出来。揭: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黏合着的东西分开。故选①。
(3)揭竿而起:高举反抗的旗帜,起来斗争;泛指人民武装起义。揭:高举。故选③。
(4)揭了下来:把黏在物体上的东西取下。揭: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黏合着的东西分开。故选①。
18. A C 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1)“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抓住关键词句“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可知这句话写出了其余的两粒豆子满足于现状的性格特点。
故选A。
(2)“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抓住关键词句“飞进太阳里”可知这句话写出了第二粒豆子自高自大的性格特点。
故选C。
(3)“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抓住关键词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可知这句话写出了最后的那一粒豆子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的性格特点。
故选B。
19. 震撼 震惊 猛烈 激烈 剧烈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震撼:震动;摇撼。表示人的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也表示物体受到猛烈的震动。
震惊:十分吃惊,侧重于“惊”。
(1)句中的对象是“雷、电、雨、风”,写天气十分恶劣,故选“震撼”。
(2)由“晴天霹雳”可知,该句写十分惊讶的状态,故选“震惊”。
猛烈:气势雄壮,力量大。
剧烈:猛烈。侧重于急剧变动或者刺激疼痛。
激烈:剧烈;强烈(指言论、动作等)。常用于战斗、比赛、辩论等。
(3)句中的对象是“风雨”,指风雨气势很大,故选“猛烈”。
(4)句中的对象是“比赛”,故选“激烈”。
(5)句中的对象是“疼痛”,故选“剧烈”。
20. A C B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描写角度。
同学们要认真阅读句子,根据句中的关键词判断描写角度。
(1)从“弟弟白白的皮肤,胖胖的身材”可以知道这句话写的是人物的外貌。
(2)从“妈妈特别勤劳”可以知道这句话写的是人物的品质。
(3)从“妹妹胆子小得像只老鼠”可以知道这句话写的是人物的性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