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0.2课《师说》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0.2课《师说》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14:1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韩 愈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杨时和学生成了雪人,程颐醒来发现两个学生在外深受感动。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诚恳求教的范例。
01
知人论世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一说今河南南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每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最后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卒谥“文”,故后世又称“韩文公”。
韩愈“三岁而孤”,随兄嫂颠沛流离,25岁第四次参加科举才登进士第;因他常犯颜直谏,屡遭谗害与贬谪,仕途多有不顺。贞元十八年(802),韩愈终于通过吏部铨选,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师说》即作于此时。后又任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以复古为解放,目的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领袖及主将。
“古文”的概念是由韩愈提出来的。所谓“古文”,即与当时流行的重辞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文以载道”,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韩愈主张文章要“惟陈言之务去”,学习古人文章要“师其意,不师其辞”,强调“文从字顺”“言贵创新、词必己出”。而在内容上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在当时有着“攘斥佛老”、反对藩镇割据等积极现实意义。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李汉(韩愈弟子)《昌黎先生集序》:洞视万古,悯恻当世,遂大拯颓风,教人自为。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坚,终而翕然随以定。
创作背景
01、作名词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老师”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专门技艺人”讲
十年春,齐师伐我——作“军队”
吾师道也——作“学习、效法”讲(“师道”,动宾关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从师”讲
02、作动词
03、意动用法

解题


关于“从师”的道理。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韩愈《马说》
周敦颐的《爱莲说》
柳宗元《捕蛇者说》
02
诵读感悟
诵读感悟,听读正音
句读( )
或不焉( )
经传( )
近谀( )
老聃 ( )
传道( )
李蟠( )
苌弘 ( )
无少( )
择师而教之( )
dòu
fǒu
zhuàn

dān
chuán
pán
cháng
shào
jiāo
03
诵读感悟
疏通文本
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标准:信;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无语病。
雅;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它们作为疑惑,就最终不能解除了。生在我前面,他领会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跟随他学习;生在我后面,如果他领会道理也早于我,我也跟随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龄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判断句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从师
原因
点题
统领全文
冠以“古之” 托古言事
与当今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必有”语气肯定,强调“从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师
标准
老师的作用/职责:传道受业解惑
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理论证
下定义
正面论证
反问&
反面论证
以“道”为标准,否定贵贱长少之分,直指是门第观念,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 )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比圣人差得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学习断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解答疑难问题。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动词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翻译时需调整提前宾语到动词后。常见的类型有三种:①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③用“之”“是”为标志,强调宾语
宾语前置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瞧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在第二段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找出这三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1. 纵比: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尊师重道与否是圣愚分野之关键
2. 自比:
对其子 择师而教
对其身 耻学于师
小学大遗、不够明智
3. 横比:
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 群聚而笑之
批判贵族阶层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
三层正反对比,重在批判现实,以证明不重师道、耻于从师是错误的,尊师重道、从师而学才是正确的。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贤:其贤【才德优秀】不及孔子
师不必贤【超过】于弟子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才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孔子事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证明观点
“学者必有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通: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译文】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深入探究:为什么身为文坛宗师的韩愈会“作《师说》以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作者到国子监上任后,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背景链接
资料链接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
走近韩愈,遇见与时俗相抗的孤勇者
苏轼论及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之“孤”在于与流俗抗衡的孤独姿态,他敢于为人师,甘得天下骂名。韩愈之“勇”在于他的言辞锋芒尖锐。
韩愈作《师说》一文,无异于以孤勇者的战斗姿态发布了一篇讨伐当世流俗的檄文,不惧讥讽以道自任,其文化责任感和胸怀与担当让后人敬佩。
课堂总结
师说
一、论点
二、论证
三、缘起
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激励后学:李蟠
反面论证
(对比)
正面论证
(举例、引用)
纵比
横比
自比
1、从师的原因
2、择师的原则
今之众人(反)
古之圣人(正)
爱其子(正)
于其身(反)
巫医乐师百工(正)
士大夫之族(反)
孔子事例(举例)
孔子语录(引用)
能行古道
不拘于时
道理
阐述
宣扬“从师”的道理,
抨击“耻师”的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