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体验声音产生的小实验,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了解声信息的记录方式。
2.通过阅读课本、观看真空罩实验视频、对典型事例的分析讨论,推理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掌握固、液、气三态均可传声,能说出声传播的方式。
3.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知道声速、回声的概念,利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了解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利用声速进行简单计算,了解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知道什么是骨传导。
模块一:声音的产生: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结合课本提示利用已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做几个发声的小实验,认真感知每一个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小组内同学间交流每次发出声音有何共同现象。
学生活动2:每个小组代表发言说一下自己小组内同学们的共同发现,全班达成共识,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课堂练习1
现象:橡皮筋发出声音时在 ;说话时,手感觉到振动,说明喉咙的声带在 ;当停止说话时,手感觉不到 ,说明不说话时,声带停止 ,声音也就停止。由此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停止,物体发声也停止。
模块一:声音的产生:
振动
振动
振动
振动
振动
振动
模块二:声音的传播
学生活动3:观看真空罩实验的视频,针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小组内进行逻辑推理,阐述本实验说明的问题,组内代表发言,班内交流,达成共识。
学生活动4:阅读课本,掌握什么是介质,依据课本提示展开想象列举哪些生活实例可以说明固、液、气均可传声,说说声音的传播方式。
精讲点拨:
声音的传播需要 。
传声的介质(声介质)可以是 、 、 。
不能传声。
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着。
模块二:声音的传播
介质
气体
液体
固体
波
空气
课堂练习2.
说话声会吓跑水中的鱼,说明 可以传声;隔墙有耳说明 可以传声;我们上课时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朵的;地球上产生的巨大声音在月球 听到,因为 。
模块二:声音的传播
液体
固体
空气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模块三:声速、回声
学生活动5:阅读课本掌握声速与回声,了解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学生活动6: 小组讨论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利用回声来解释,结合课本提示利用声速求解人要区别自己的原声与回声距离障碍物的最短距离,讨论利用回声求距离的注意事项。
课堂练习3.
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 ,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 回来的现象。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来的条件:
时间间隔大于 秒或距离间隔大于 米。
课堂练习4.
介质的 、 和 都是声速的影响因素,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体中的传播最快,在 体中次之,在 体中最慢,即: 。
模块三:声速、回声
快慢
反射
0.1
17
种类
温度
状态
固
液
气
V固>V液>V气
学生活动7:阅读课本简述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讨论出人听到声音的必要条件,通过实验感知明确什么是骨传导。
模块三:声速、回声
课堂练习5.
收集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
过 传给 ,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 ,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 、 也能传到 ,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
鼓膜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头骨
颌骨
听觉神经
模块三:声速、回声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的传播
3.声速、回声
4.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的慢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声音传播的速度一定是340m/s
2.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达标检测】
C
B
3.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古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声 B.古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声了“延长”
4.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声音发生了变化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达标检测】
B
D
【达标检测】
5.计算:某渔船向海底发射一段声波,经过4s接收到回波,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请问此处海水深度是多少?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3000m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