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黄河颂》(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黄河颂》(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19:2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黄河颂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开篇激趣,导入课题。
1.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第一、二部分。(多媒体播放)
2.教师概述。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爱国诗人光未然笔下的《黄河颂》也是一首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
3.板书课题:黄河颂
二、预习课文,基础积累。
(一)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二)背景资料。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春天,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本课就选自《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三)积累词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倾听和感受朗读的语调、情感等。(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相关资料给生字注音和生词释义。
⑴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山巅(diān) 劈开(pī) 气魄(pò) 狂澜(lán)
浊流(zhuó) 宛转(zhuǎn) 屏障(píng) 哺育(bǔ)
榜样(bǎng) 浩荡(hào) 扮演(bàn) 滋长(zī)
⑵认清字形并组词。
魄(pò) 气魄 扮(bàn)扮演 障(zhàng)屏障
魂(hún) 鬼魂 盼(pàn)盼望 嶂(zhàng)峰嶂
槐(huái)槐树 纷(fēn)纷扰 樟(zhāng)樟树
⑶理解下面各词语的意思。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浊流】浑浊的水流。比喻品格卑污的人或出身下贱之人,也比喻腐朽黑暗的潮流。
【宛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说话)温和而曲折(但不失本意)。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原指喂养。后引申为培育教养。
【榜样】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人流声势浩大。
(四)检查效果。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浊流(zhuó) 宛转(zhuǎn) 屏障(píng) 哺育(bǔ)
B.山巅(diān) 劈开(pī) 气魄(pò) 狂澜(lán)
C.澎湃(pài) 发源(yuán) 臂膀(páng) 摇篮(lán)
D.榜样(bǎng) 浩荡(hào) 扮演(bàn) 滋长(zī)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狂澜:指黄河水声势浩大,显出凶恶气势。
B.多少英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扮演:这里含褒义,指演绎出来。
C.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浩浩荡荡:指水流声势浩大,毫无阻挡。
D.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哺育:这里指正面影响和教养。
明确:
1.C(“臂膀”的“”是多音字,这里应该读“bǎng”。)
2.A(这里指巨大的波浪,猛烈的潮流,含赞美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概括主旨。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旨。
2.指名回答后教师归纳。
明确:
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的英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二)感受特色。
1.学生纵览全文,说说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显著特色。
2.指名回答后教师归纳。
明确:
结构上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句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本诗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注意营造诗歌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副波澜壮阔的图画,使全诗充满了雄伟豪迈之势。
四、课堂训练,自由畅谈。
(一)朗读指导。
教师对相关句子进行节奏指导:
⑴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⑵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⑶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⑷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⑸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⑹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⑺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⑻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二)自由畅谈。
黄河历史悠久,我们一定听过很多关于黄河的传说,请把你听到的故事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
示例:《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
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 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
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
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五、布置作业,巩固加深。
完成课后“积累拓展”第五题。(可借助媒体帮助完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