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老山界》(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老山界》(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19:27:4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老山界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
2.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特点。
3.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和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
难点:学习本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写作特色。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开篇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毛泽东的《长征》诗,学生静听。
2.教师概述,导入课题。
师述: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那么,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3.教师板书课题:老山界
二、预习课文,基础积累。
(一)简介作者。
陆定一(1906-199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是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二)资料助读。
老山界,名瑶山,又名越城岭,老山界是土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境内和湖南省边境上。五岭之一。古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东北西南走向。长约200千米。为花岗岩断块山。南面主峰猫儿山,号称“华南第一峰”,最高海拔2142米,北面主峰真宝顶,海拔2123米。
(三)字词积累。
1.学生听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课下注解理解生字读音。
3.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相关生字读音(以生字表为主),以供参考。
⑴生字读音。
攀谈(pān) 峭壁(qiào) 骨碌(lù) 咀嚼(jué)
呜咽(yè) 督促(dū) 灌输(guàn) 搀扶(chān)
⑵词语释义。
【苛捐杂税】指反动统治下苛刻繁重的捐税。
【酣然入梦】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寒气逼人】冷的气流给人威胁。
(四)检查预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 )
A.惊惶(huáng) 缴纳(jiǎo) 点缀(zhuì) 酣然入梦(hān)
B.蜷伏(juán) 呜咽(yè) 咀嚼(jué) 苛捐杂税(kē)
2.分别用“酣然入梦”“不可捉摸”口头说一句话。
明确:
1.B(“蜷”这里正确的读音应该是“quán”。)
2.示例
酣然入梦——一连几日的奔波劳累,大家早已疲惫之极,一放松下来,人人都酣然入梦。不可捉摸——大自然就是这样让人不可捉摸:风时有时无,风大的时候不得不关停所有风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理解主旨。
1.学生快速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主旨。
2.指名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
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分析结构。
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梳理文章结构。
2.指名回答,教师归纳明确。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
第二部分(第2~33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34段):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
(三)感知内容。
1.简要说出红军翻越老山界经过的地点。
明确:
⑴在“之”字拐的路上—→⑵山腰露宿—→⑶攀登雷公岩—→⑷继续登山,到达山顶—→⑸山顶所思。
2.简要说说红军翻山时经历了哪些困难?
明确:
走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3.分别用四字词语简要概括红军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明确:
⑴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⑵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⑷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⑷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四、布置作业,加强巩固。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一、二题。(可以和同伴共同讨论完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