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19:3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唤起记忆。
1.指名朗读全文,熟悉课文内容。
2.指名说说对课文标题的理解。
3.指名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1~3段,教师口头提问。
⑴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要介绍天气情况?
⑵“我”为什么要爬山,直接原因是什么?
2.指名回答,教师点评。
明确:
⑴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是五十七年前的一个七月里,天气异常闷热,正是这种“闷热”给人一种压抑感,致使游戏乏味,“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于是想到爬山。这是故事的起因。
⑵游戏玩厌了,想换点“新的花样来玩”,决定去冒险爬悬崖。
3.教师板书:冒险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第4~15段,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⑴“我”对爬山的活动持怎样的看法?最后是怎样做的?
⑵爬山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感受如何?找出相关语句或词语说说。
⑶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分别指名回答,其他学生点评,教师评价。
明确:
⑴“我”犹豫了,因为自己体弱多病,时刻牢记妈妈的话“不能冒险”。“我”不想当“胆小鬼”,在好朋友的刺激下,最后“跟在他们后面跑。”
⑵“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进退两难。“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⑶心理活动的句子:①“只要滑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崖壁,然后摔倒岩石上,摔个粉碎。”②“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③“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想法和顾虑,是因为自己体弱多病,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勇敢和活泼”,在这之前从未参加过“冒险”活动,所以,这次遇险毫无经验和勇气。
3.教师板书:遇险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学生大声朗读第16~23段,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⑴“我”听到爸爸的喊声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这里的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⑵爸爸是用什么方法使“我”脱险的?“我”脱险后的感觉如何?
2.分别指名回答,其他学生点评,教师评价。
明确:
⑴“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这里的心理描写是下文爸爸指导的“前奏”,正因为爸爸不能攀崖,才有了下文爸爸的鼓励和指挥。
⑵爸爸用语言鼓励我,如“你需要想……不要想……”等,给我充足的信心和勇气;又用电光亲自指挥,教我迈步的具体方法,让我“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安全脱险。我脱险后“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3.教师板书:脱险
(四)学习第四部分。
1.学生齐读第24段后思考:
你从文章最后一段中获得怎样的生活启示?(用原文内容回答。)
2.指名回答,教师评价。
明确:
在生活中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自己的目标。”
三、课堂小结,归纳全文。
师述:
本文是作者对自己童年时代一件往事的回忆。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自己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我”从胆怯、恐惧到克服心理障碍,收获自信,甚至有了一种成就感的心理历程。
四、布置作业,加深理解。
课后回忆自己的过去,将自己过去印象最深的、不平凡的经历,用一段文字写下来,让同学们分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