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纪念白求恩》(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纪念白求恩》(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19:3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纪念白求恩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认读生字,解释词语的意思并用相关词语练习说话。(教师临时指定生字和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教师针对朗读感情,流利情况作点评。
3.教师简单小结后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第一部分,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⑴这部分内容作者是分做几层意思来写的?
⑵简要说说各层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⑶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别指名回答后,教师做点评。
明确:
⑴这部分内容分两层意思来写,第一层从开头到“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第二层从“列宁主义认为”到第②自然段末。
⑵第一层概述白求恩以身殉职的简历,揭示共产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学习这种精神;第二层具体论证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第一层通过概述白求恩以身殉职的简历,让读者产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具体论证,让读者清醒认识到“共产主义精神”这一真“理”,情理结合,更具有说服力。
⑶这部分既是第一个分论点的出现,又通过概述白求恩以身殉职的简历,让读者认识主人公,为后面的各种精神的论述做好铺垫,为本文开好头。
3.继续提问。
这部分中,“列宁主义认为……”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引证法(引用论证)。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教师范读这部分内容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悉这部分内容。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这部分作者主要运用的是对比论证的方法,那么,文章在哪些方面做对比?
3.学生分组,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自然组合,或同桌一组,或几个人成为一组,共同讨论,集中意见,然后形成书面答案,用表格形式列出。
明确:
人物 对比内容 白求恩 不少的人
对工作的态度 极端负责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极端热忱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工作的要求 精益求精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4.继续提问:
这里运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5.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
明确:
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毫不利己;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专门利人。不少人对工作拈轻怕重,光替自己打算,喜欢自吹自擂;对同志对人民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一比较,褒贬分明。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三)学习第三部分。
学生齐读这部分后,教师口头提问。
1.这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文末的一组排比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1.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只见过一面”的“只”字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我是很悲痛的”中的“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表达了一种沉痛的哀悼之情。
2.作者运用排比从不同的角度,如“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等,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意义。五个短语由短而渐长,气势磅礴。
三、课堂小结。
1.概述主体内容。
《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作者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且把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赋予白求恩精神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
2.归纳写作特色。
成语的大量运用是本文语言的特色之一。恰当运用成语,使语言生动简洁,感彩鲜明,音节整齐均匀,便于诵读。
文中还运用了多种句式:⑴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⑵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⑶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四、布置作业。
仿照文末的一组排比句,自选内容写一段话。(提示:注意句式特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