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散步》(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散步》(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19:4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 步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积累词汇。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品味优美语句,提高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提高家庭责任感,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品味优美语句。
难点: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家是什么?家是慰藉心灵的港湾;家是治疗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家是寒冷冬日温暖的阳光;家是远方游子的精神寄托;家还是亲情依偎的居所。看似平淡的生活,往往满溢着浓浓的亲情。如果你仔细品味《散步》的结尾,就会感受到意蕴更深的亲情之美。
二、预习课文
(一)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莫怀戚(1951—2014),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出生于重庆市,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原副主任。莫怀戚于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以小说见长,也擅长散文,其作品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创作的《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二)学习字词
1.听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对照课文边看文章边听朗读,用红色彩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自读课文,拼读生字词。
⑴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①②③……”标出各个自然段的序号。
⑵学生大声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课文下的注音读准生字。
⑶学生继续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理解词义。
3.检查效果,测试生字词。
⑴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生字测试题,指名说出测试结果。
题目: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散步(sàn) 信服(fú) 熬过(áo) 铺着(pū)
B.嫩芽(lèn) 水泡(pào) 分歧(qí) 取决(jué)
C.习惯(guàn) 强壮(zhuàng)霎时(shà) 领袖(xiù)
D.拆散(chāi) 委屈(qū) 桑树(sāng) 蹲下(dūn)
明确:B(“嫩芽”的“嫩”应该是“nèn”。)
⑵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生词测试题,指名说出测试结果。
题目:请运用下列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①分歧 ②两全其美 ③各得其所
示例:
①生命靠许多分歧的问题维持下去,这些问题不能不“与生俱存”,只有在死亡中才得以解决。②人不能两全其美,熊掌与鱼,不可兼得。如果你想干一件好事,你总得付出一定的代价。③ 只有我们大家一起共同进步,我们才能够各得其所。
⑶教师小结:
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尤其是多音字,要结合语境选择正确读音,如上面的“散”“铺”等,还有要与方言区分开,如“嫩”的读音;二是词语运用时,要考虑词义和语境意思是否相符,特别是成语的运用。
(三)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同桌共同讨论,商量讨论结果,形成共同意见。
〖思路提示:交代记叙要素→事情的经过〗
3.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最后的集体成果。
第一部分(①~②):交代记叙的要素:散步的地点、人物和缘由。
第二部分(③~⑧):写我们一家人散步的过程。
第一层(③~⑤):田野的春色和散步的乐趣。
第二层(⑥~⑧):意见波澜和解决办法。
三、课堂训练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品味下面的句子。(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句子)
1.有的浓,有的淡。
2.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4.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5.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7.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四、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题“思考探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