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认读生字和解释相关词语的意思。(教师临时指定生字和词语。)
2.指名试读课文相关段落,其他学生评价朗读的情感。(教师临时指定段落。)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5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相关思考题。
⑴课文的标题是什么意思?说说你对课文标题的理解。
⑵课文中是怎样写“再塑生命”的历程的?指出相关段落。
⑶海伦·凯勒的生活处境是怎样的?和莎莉文相识后又有怎样的变化?
2.分别指名回答,其他学生点评,教师评价。
明确:
⑴“再塑生命”是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文中指海伦·凯勒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
⑵由“生命的原貌(第④段)”到“光辉的起点(第⑤段)”再到“幸福的复苏(第 段)”。
⑶海伦·凯勒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脾气也变得古怪,动不动就发脾气。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这是痛苦的呐喊,对光明的迫切追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一个“洋娃娃”,并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这使我感到有重生的希望。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6~8段)。
1.学生自读课文后,教师口头提问。
莎莉文老师是怎样帮海伦·凯勒走出困境的?
2.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点评。
明确:
对于盲聋哑的海伦·凯勒,要教她识字谈何容易呀。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就在此,热爱孩子,用孩子喜欢的洋娃娃为道具,用手指游戏激发海伦·凯勒的兴趣,让她既认识了事物又掌握了文字。从此以后,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海伦·凯勒学会了拼写相关词语。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9~13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为什么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指名回答后,教师评价小结。
明确:
从小生活在黑暗之中,没有任何光明的生活,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和教育下,作者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老师让作者又回到生活的起点,回到自然,享受快乐的生活,懂得什么是“爱”。“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三、课堂训练
读下面的句子,给句子写点赏析文字。
1.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2.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文中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残疾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此文,在向莎莉文老师给予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残疾女孩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五、布置作业
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写一段文字来歌颂你敬爱的老师。
附: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