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第二课时)
类文阅读
一、(2020·贵州铜仁市中考题)阅读下列两个文本,完成1~4题。
【甲】创造宣言(节选)
陶行知
①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②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先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③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④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⑤有人说:我是大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⑥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遇八十难之玄,毕竟取得佛经: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人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方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⑦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乙】谈创造性思维(节选)
罗·费·因格
①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③认为“我不具有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1.文本甲和文本乙都强调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这句话作为论据插入文本中哪段最合适?请为该段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下列两个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
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个文本的论证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本,完成5~8题。
【甲】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的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A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主要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乙】创造宣言(节选)
陶行知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毋需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B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5.请认真阅读文段,将甲乙两文的中心论点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分别赏析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别列举出甲乙两文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甲乙两文中作者阐述的某一观点,任选一种观点,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9.右图是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朝珠”耳机,请结合产品设计特点和用途向大家介绍该产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化创意,魅力无限。一次,在“南京创意设计周”展览会上展览出了以夫子庙“天下文枢”牌坊造型制作的笔架(见下图),都佩服设计师将文化元素融于生活物品的巧思。如果你所在的班级也要创办一次文创展,你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设计的文创作品。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类文阅读
1.【答案】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
【解析】结合两篇文章,甲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驳了平凡和单调的人没有创造力,乙文强调了每个人都有创造力,两篇文章都强调了“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这一观点。
2.【答案】插入甲文第六段最合适,论据示例:遇到楚王疏远放逐之屈原,毕竟写下了《离骚》。
【解析】结合两段文字内容进行分析,甲文第6段论述了“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人也能创造”,列举了玄奘、莫扎特、歌德等人的事例,“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内容契合甲文第6段观点,所以应插入甲文第6段。补充事实论据要选取那些逆境中成才的事例,然后模仿给出的句式进行填空即可。
3.【答案】(1)比喻论证,把平凡比作白纸,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最平凡的地方也可以创造出不作品的观点。(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列举心理学专家两组对比实验的事例,具体真实地证明创造力与一个人的自信心有关的观点(任何人具有创造力)。
【解析】(1)句把“平凡”比作白纸,很显然运用了比喻论证,(2)“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很显然是事实论证;接着分析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作用,(1)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容易让人接受,(2)句列举了心理学专家两组对比实验的事例,具体真实地证明观点。最后指出运用这一方法所论述的观点。(1)论证了最平凡的地方也可以创造出不作品的观点,(2)论证了创造力与一个人的自信心有关的观点。由此总结出答案。
4.【答案】文本甲的论证方式是驳论,文本乙论证方式是立论。文本甲首先以“有人说”的形式,列出误观点,作为批驳的靶子,然后举古今中外的名人创造出不平凡的事,最后总出随时随地人人都以创造的观点(号召大家走向创造之路)。文本乙首先提出是否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问题,然后用心理学专家的实验为例,证明如何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最后总结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
【解析】乙文首先提出问题,然后用心理学专家的实验为例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是立论;驳论是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甲文写列出几个“有人说”的错误观点,然后逐一批驳,接着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进行总结,是驳论。最后结合文本进行将分析写出来即可。
5.【答案】甲文: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乙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解析】甲文的中心论点在文首,乙文的中心论点是结尾总结归纳出的。
6.【答案】甲文:A句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松树的外形特点,揭示其蕴含的精神。乙文:B句三个“毕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气势,表明被我们认为“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终归获得了成功。
【解析】分别从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7.【答案】甲文: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只有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此处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杜甫的诗句,更加有力的论证了画画一定要重视意匠的观点。乙文:列举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幼年研究生活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的批驳了“年级太小,不能创造”的观点。
【解析】从文中列举齐白石及爱迪生等人的事例可知,运用了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从选文中引用了名人名言看出,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其作用可从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8.【答案】能任意选择一种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有自己明确的态度,赞同或不赞同,符合逻辑,语言流畅即可。
【解析】无论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都要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9.【答案】该产品创造性地以故宫最具有代表性的朝珠为设计元素,巧妙利用它的外形特点设计成耳机,佩戴时外观为整圈朝珠,肩部两侧延伸出入耳式耳机,底部为插口接头,不仅凸显了故宫博大精深的文化,还将这一宫廷特有的物品与现代时尚产品相结合,体现了复古、时尚、实用的特点。
解析 观察时要注意画面上有哪些内容,有哪些文字提示,答题时不要遗漏。观察图片可知,“朝珠”耳机采用了故宫最具有代表性的朝珠为设计元素,将耳机的组成部分恰当地融入其中,体现了复古、时尚、实用的特点。
10.【答案】示例:辟邪台灯 以六朝石刻辟邪的造型设计灯座,上面安装宫灯式的节能灯。这个灯的好处是,当灯光亮起时,仿佛千年前的文明之光照到了眼前,今人浮想联翩。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审懂题意,最后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即可。解答本题学生要先在脑海中有文创作品的成品图,审清构图要素,然后用说明的语言表述,表述时要注意按一定的说明顺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