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九上19《怀疑与学问》第二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语文九上19《怀疑与学问》第二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5 21:2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怀疑与学问(第二课时)
类文阅读
一、阅读《“谢绝”的智慧》一文,完成1~7题。
(2018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改编)
“谢绝”的智慧
陈鲁民
①美国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就为自己订了一份通用的谢绝书:“对您的来函表示感谢,但十分遗憾,我不能应您的盛情邀请而给您签名,赠送相片,接受采访,发表广播讲话,在电视中露面,赴宴和讲话,充当证人,阅读您的文稿,作一次报告,参加会议,担任主席,充当编辑,接受名誉学位,等等。”克里克不无智慧的谢绝,虽然少了“人情味”,但却避免了无数麻烦,省却了许多无意义的社交应酬,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
②大概名人、要人、成功人士都会遇到类似的麻烦,都需要拿出谢绝的勇气与智慧。谢绝和拒绝还不一样。谢绝,基本都是好事或善意,至少当事人是这样认为的;拒绝,则只要把脸往下一拉,把头一摇就行了。谢绝,则既要把事情回掉,还要感谢人家的“好意”;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所以,如何措词,还要一番踌躇,需要点智慧。
③钱钟书先生生性淡泊,最烦应酬,特别是晚年,几乎谢绝所有宴请、演讲、兼职和采访,尽管人家都是好意。可钱先生不这样看,“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很好,就有必要去见下蛋的母鸡吗?”他这样谢绝那些希望拜见他的读者,倒也不失幽默诙谐。而对于种种胡吃海喝的宴请,他又这样谢绝:不愿“花些不明不白的钱,吃些不干不净的饭,见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似乎直接有余,巧妙不足,但更见先生之清高狷介,也更有成效。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谁还好意思再上门相邀。
④作家茅盾是个温和厚道的人,他的谢绝很客气,带有商量的味道。1958年3月,茅盾给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室写了封信说:“现在写一点我个人的规划,可是规划是订下来了,能不能完成,要看有没有时间。这就希望领导的帮助。一、帮助我解除文化部长的兼职和政协常委的兼职;二、帮助我解除《中国文学》和《译文》的两个兼职;三、帮助我今年没有出国任务。如果照上面所说,一面挂名兼职这么多,一面又不得不把每星期五分之二的时间用在开会、酒会、晚会等三种‘会’上,那么我就只能不写小说了……”正是因为他的谢绝太过客气,不够决绝,当然还有“工作需要”,所以不大奏效,他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泡在开会、酒会、晚会上,写作计划基本落空,在他后半生的三十年里,没有一部有影响的作品问世。
⑤与茅盾相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谈到其成功的最大诀窍,就是“善于谢绝各种邀请和应酬,成功地关上了自己的门”。他一向谢绝采访,谢绝各种会议,谢绝入选名人辞典之类,以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外国文学卷、《东欧国家文学史》、几种版本的《世界文化名人辞典》,都查不到他的名字。也正是因为他谢绝了几乎所有与写作无关的活动,才得以集中精力去从事他钟爱的文学创作,卧薪尝胆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大半辈子,最终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⑥人生苦短,转眼百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
⑦那么,就请适时关闭电话和电子信箱,以减少各种“热情”干扰。那些可有可无的应酬,充当“花瓶”的做秀,五花八门的研讨会、颁奖会、演讲会,电视台的名人访谈,名目繁多的大赛评委,能谢绝就坚决谢绝,这里不妨学学钱钟书先生的幽默而决绝的精神,学学克里克先生的巧妙措词和不妥协态度。
(选自《人民文摘》)
1.认真阅读选文,然后简要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引用美国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的谢绝书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细细品读第2段,然后说说“谢绝”与“拒绝”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去掉第⑤段不影响文章论述,能去掉吗?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钱钟书说说到一个鸡蛋觉得很好,就有必要去见下蛋的母鸡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少同学假期一边努力地克制自己做功课。一边不时地发信息谢绝同学的邀约。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此类现象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本,回答8~11题。
【甲】谈读书
费朗西斯·培根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乙】“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8.【甲】文的题目的“谈读书”,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乙】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简要分析【甲】【乙】二文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品读【甲】文中的划线句,结合【乙】文全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乙】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问题意识与怀疑精神》一文,完成12~15题。
问题意识与怀疑精神
①做学问要培养两种能力:提问的能力和怀疑的能力,我将其称为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问题意识决定研究方向,没有问题意识,不知朝哪钻;怀疑精神决定研究深度,没有怀疑精神,即使抓对了问题也可能浅尝辄止。
②做学问,首先需要研究问题。严格说来,每篇有点意思的论文,都应该或者能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回答一个问题。提不出问题,空空如也的文章,很难说是论文。根据我多年的学术研究经验,要提出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加以分析和做出回答,太难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功底的真正考验。为什么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毕业论文的题目,越写越往西靠、往古靠呢?就是没有问题!找个人物,叙其生平,介绍其某本著作,归纳出几点思想,最多加点无关痛痒的评说,完事。严格地说,这不算论文,只算作者生平介绍。就算往西靠、往古靠,也要把人物的思想贡献和价值真正放在人类思想史过程中,真正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方法进行鞭辟入里地分析,考其得失,评其高下,能发前人之所未发,言前人之所未言。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白开水一杯。
③做学问,其次需要提倡怀疑精神。我们反对怀疑论,但不能反对怀疑精神。怀疑论与不可知论相伴随,而怀疑则是一种研究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怀疑论没有句号,永远是问号;而怀疑精神伴随着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是在寻找句号,而且相信会有句号。尽管它可能不是最后的句号,但随着具体问题的解决,对某个问题而言,可以画个句号。而新的疑问,又促使研究者迈开新的研究历程。这就是研究的深入。没有疑问,永远不会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创造性思维就是具有怀疑精神的思维,它打破传统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最保守的思维是习惯性思维,轻车熟路,率由旧章。古人说“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是有道理的。读书如此,写论文如此,著书也是如此。
④怀疑精神与问题意识是不可分的。不能离开问题意识单独提倡怀疑精神,同样也不能离开怀疑精神,把问题意识片面化。可以断言,没有怀疑精神的人不可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没有问题意识的人,则无问题可怀疑。当怀疑离开客观问题,转向怀疑自身,转向主体的认识能力自身,则怀疑成为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成为哲学认识论中争论不休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如果离开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而永远停留在认识论范围内,则永无了时。正如不下水争论谁会是游泳冠军一样。归根结底,怀疑论问题的解决还要依靠实际认识。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相脱离,往往会走火入魔。因此,千万不能脱离现实问题去思考纯概念,否则概念就会变为“魔障”。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二段和第三段能否呼唤位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三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6.材料探究:请品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做学问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蜘蛛一样,整天忙于从自己肚子里吐丝织网;二是像蚂蚁一样,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三是像蜜蜂一样,忙于采花粉,酿造成蜂蜜。
从材料中,你能悟出做学问有哪几种方式?其中哪种方式最值得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的材料能否作为“观点”的论据?为什么?
【观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材料】人称“发明大王”的爱迪生在发明电灯选择灯丝材料的实验过程中,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不气馁,终于找到了亮度大、耐热程度好的钨作为灯丝。此后电灯便成了千家万户的“光明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类文阅读
1.【答案】谢绝既要委婉合情,又要坚决而不妥
【解析】可根据结尾段中的结论句概括。
2.这样写,显得新颖别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开篇点题,醒目而又重点突出;作为中心论点的论据,有力而自然地引出下文。
【解析】从充当论据、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点题等角度分析其作用。
3.【答案】谢绝,既要把事情回掉,还要感谢人家的“好意”;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拒绝,明确地表示不愿意做或不愿意。
【解析】第二自然段中有对“谢绝”与“拒绝”的具体分析:谢绝,基本都是好事或善意,至少当事人是这样认为的;拒绝,则只要把脸往下一拉,把头一摇就行了。谢绝,则既要把事情回掉,还要感谢人家的“好意”;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所以,如何措词,还要一番踌躇,需要点智慧。提炼出关键信息作答即可。
4.【答案】第4段举出茅盾的例子,他的谢绝很客气,带有商量的味道,以致写作计划基本落空,和第③、第⑤两段形成对比,突出强调了“谢绝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联系前后段落,来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很明显,第③段和第⑤段列举钱钟书和伊姆雷 凯尔泰斯的事例,是从正面来进行论述的,而第④段则是从反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着重从论述的全面性,严密性上来分析论述的力度。
5.不能去掉。因为这是正面论证,它和开头的例子相互补充(开头是诺奖后谢绝,这是获诺奖前的谢绝),阐述了谢绝态度的坚决所带来的重要作用,是文章论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去掉了,文章的论证就弱了许多,所以不能去掉。
【解析】从论证论点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其作用,从而说明不能去掉。
6.示例1:这句话说得好。这是钱钟书谢绝应酬的幽默语言,委婉得体,显示了钱钟书的谦逊胸怀和为人低调的生活态度。
示例2:这句话值得商榷,为人就要有追根求源勇于探索的精神,在生活中遇到美好的东西,这是觉得一个鸡蛋好;为了让东西更加的美好,就要有探本求源,有必要去见下蛋的母鸡。
【解析】既可以同意钱钟书的说法,也可以反对,但都要说明理由。
7.【答案】示例:要珍惜假期的学习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要适时关闭手机,以减少各种“热情”干扰。让自己全神贯注地学习。
【解析】解答的时候,要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谢绝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明确要学会谢绝,以减少各种“热情”干扰。结合题目中的语境,针对这种现象,表达自己鲜明的看法。
8.选文是从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等三方面来谈读书的。
【解析】梳理文中内容,概括作答即可。
9.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解析】第一段中“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一句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文末的总结句“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也是本文的主要观点,也可作为中心论点;我们还可以根据第一段中的第三、四句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
10.【甲】文:先从正反两方面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接着阐述读书的方法;最后阐述读书的作用——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乙】文: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解析】可先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分析作者是按怎样的步骤论证论点和得出结论的。格式为: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如【乙】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接下来,在第②③④段论述了阅读中的“入”的意义和作用,第⑤⑥两段又论述了阅读中的“出”的意义和作用;最后,在结尾段(第⑦段)再次明确中心论点。
11.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的确是阅读中“入”的极好方法。正如培根所说:“少数则须咀嚼消化”“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如,我们在阅读经典古诗词及其他文体的文章时,就需要运用“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如,当我们读到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那些富含哲理的语句时,就需要在熟悉全书内容的基础上“精思”。
【解析】画线句的意思是: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的确是阅读中“入”的极好方法。“链接材料”中“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等观点与划线句的观点一致。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实际谈对两文作者观点的感悟和联想。
12.【答案】做学问要培养两种能力:提问的能力和怀疑的能力。或“做学问要培养提问的能力和怀疑的能力”或“做学问要有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
【解析】本文在开头即提出了中心论点,根据第一段首句概括即可。
13.【答案】本文先在第一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做学问要培养提问的能力和怀疑的能力”,然后在第二、三段分别论述了“做学问,首先需要研究问题”和“做学问,其次需要提倡怀疑精神”两个分论点,最后在第四段总结主体部分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述,得出结论。
【解析】本文是按“总论——分论——结论”的结构写作的,按文章顺序说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即可。
14.【答案】不能。因为文章开篇就告诉我们“问题意识决定研究方向,没有问题意识,不知朝哪钻;怀疑精神决定研究深度,没有怀疑精神,即使抓对了问题也可能浅尝辄止”,如果调整就不符合认识和思辨规律,道理也就不正确了。
【解析】可以根据第一段总领句的顺序来分析第二、三段的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也可以从人们惯常的思辨规律来分析不能调换的原因。
15.【答案】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用古人的话证明了“做学问要提倡怀疑精神”的观点,引用名言说理,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解析】划线句引用古人的名言来论证观点,运用的是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其作用紧扣观点并从增强权威性的角度分析。
拓展延伸
16.【答案】从材料中悟出如下三种做学问的方式:①自我封闭,不知借鉴;②机械搬用,不知创新;③吸收消化,创造新知。第三种最值得采用。
【解析】培根用比喻的方式谈了做学问的三种方式。蚂蚁仅仅充当了搬运工,只知“搬回”,以此类方式做学问,自然是机械搬用,不知创新。而蜜蜂采来花粉,酿造成蜜,由花粉到蜜,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就如同做学问时对别人的思想加以消化吸收,也是为了酿成“蜜”,即创造新知。
17.【答案】不能。所给材料写的是爱迪生不怕失败、不断实验才取得成功的,它强调的是“锲而不舍”的精神的积极作用,而题目提供的观点是“怀疑”精神的积极作用,因此爱迪生的事例不能作为“观点”的论据。
【解析】因材料只能论证不言放弃、锲而不舍地积极作业,所以不能论证题目提供的观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