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西师大版六年级上自主批读葡萄月令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西师大版六年级上自主批读葡萄月令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12 08:4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葡萄月令》
主讲:黄厚江(江苏省苏州中学特级教师)
10 月 21 日下午,苏州中学特级教师黄厚江在洋泾中学给我们上了一堂示范课——《葡萄月令》。
课后,黄老师在和学员们就本堂课进行研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阐述了自己“本色语文”的语文观。他说,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指出,文本处理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现在语文课堂还存在着非语文的形象,要把语文当语文教,用教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课要追求简单,内容正确而清清楚楚,思路和教学过程清清楚楚,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效果实实在在。看一堂课的精彩,要看它是源于教师的精彩还是学生的精彩,如果是学生的精彩,还要看是学生因本堂课而产生的精彩还是本来学生就有的精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课堂记录】
一、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中的代表作。为什么?
谁读了三遍?两遍?
学生试读一段(2),其他同学评价。
学生再试读(2)。
教师评价:这个同学给出了很好的读法:从语言特点出发、从自己的感知出发。)
过渡性小结:散文要读,读出韵味。
二、赏析作品语言
教师指导:体会作者的感觉,读出语言的特点――平淡有味。
教师指导:语调可以再舒缓,示范读几句。感受语言,还要分析语言,
汪曾祺语言的特点“平淡有味”。这“味”在哪里?
学生:色彩词语多。
学生(总结):口语多(用词)、短句多(句式)、分段多(段落)、修辞多、白描多。
学生再试读一段(4)
教师:这个孩子很有眼光,因为这段文字能很好地表现出前面所说的这些语言特点;但所选段落很有挑战性,要细细体味。散文就是要多读。
总结:汪氏散文的语言特点――平淡有味
三、分析文章结构
这篇课文,有的老师不想教,说会么“语言平淡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构简单随意,手法没有艺术性”……文似看山不喜平,汪曾祺的散文看似简单随意,却是……的。你能补充吗?
学生回答:严谨的、精致的。
师:好,就用“精致”。随意而精致。“精致”体现在哪里呢?
教师引导:散文形散而神聚,写葡萄却又不拘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葡萄,如第五段,教师读,对其他果树开花的描写,对比突出了葡萄花的普通平凡,收放自如。还有第四段引用文献(略过)。
教师总结:详略有致,过渡照应,收放自如。
四、体会作者人生态度
学生活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要点的基础上缩写。
教师指导:缩写文章,要点越全越好,时间越短越好,可以挑选每段的关键词。
学生展示答案,教师指导修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给出示范,与原文比较,使学生明白缩写后的文段是说明文,是劳动者就可以写作的。但这篇课文却是有知识有雅趣有文采有思想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教师:品味标题中的“月令”一词,这就是散文的语言。
汪曾祺散文的境界,就是将说明文的内容写成了散文,如诗。
补充:读汪曾祺女儿的一封信,让学生记下几个关键词并展示。(下放到农场、诗意的语言、画样的笔触、葡萄是长在他心中最柔软的果实)
教师问题:为何汪曾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乐观的心态
教师:淡定的人生境界。
回读文章,用一个比喻句说说葡萄在作者的心中是什么?(概括作者和葡萄的关系)
学生:爱人(?)。是支柱、是挚友、是孩子。
教师:能否找到文中依据。引导学生看第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果园是少妇,孩子是葡萄,那么爸爸是谁?(学生:是汪曾祺)。第 12 段,“咱们的葡萄就要受苦了”。
所以,孩子是葡萄,汪曾祺也是葡萄,本文也是一串葡萄。
教师问题:请用一词概括作者、葡萄、文章的共同点。
学生:平淡、纯真、温情……
教师:淡定。
总结:葡萄晶莹剔透、作者纯情淡定、文章也是晶莹剔透没有杂念的。品读散文,要从语言入手去品读作者的心。
【点滴收获】
1.黄厚江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谐、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厚实、大气。文如诗,课如人,如一条小溪自然流淌,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每个环节都匠心独运,环环相扣,步步推进。黄老师的课堂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语文课应有的也是独有的魅力:语言的魅力,文学的魅力,思想的魅力,教学智慧的魅力,学习过程的魅力。这样的课让人听之有味!
2.把语文当语文来教,见出语文本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色语文,是黄厚江老师积三十年语文教学经验和二十年潜心研究形成的语文教学思想。本色语文,即:语文就是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教学生能写平常的好文章。课堂教学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归依。正如《致橡树》不能教爱情观,《葡萄月令》当然不能教怎样种葡萄。“把语文当语文来教”的主张,与我不谋而合: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没有什么新的方法,只有没有用好的方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不应依赖于方法的变化;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并不代表新课程的理念。即使是新的方法和手段,也必须和语文的学习方法有机结合。只有用“语文的方法”才能教好语文。
3.教学永远是缺憾的,圆满的课都是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对课堂响起的掌声我们要冷思考。真正精彩的课堂来自语文,来自学生,来自教师带领学生学语文所生成的(而不是学生之前已有的)。所以,备课时教师要能准确、透彻地,最好是有创见地解读文本;同时要能在拆卸(解构)文本之后还能重组、还原、整合文本。要有整体意识,不能简单地罗列教学内容,不能先指令后贴标签。要真正体现文本意识、体现学生意识。可以说,黄老师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语文的活动,一切活动都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一个游离于语文的教学环节。在黄老师看来,阅读教学就是“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三者的一种交互活动的过程;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在这种交互活动中实现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积累、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