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名讳(huì) 戏谑(nüè) 擀面杖(gǎn)
B.捯气(dáo) 荣膺(yōng) 断壁残垣(yuán)
C.剜肉(wān) 腌臜(ā) 呱呱坠地(guā)
D.烟囱(cōng) 害臊(sào) 拗不过(ni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驾驭 绎道 烙饼 两肋插刀
B.烟囱 隐匿 腌臜 如坐针毡
C.戏谑 礼骋 荆棘 呐喊助威
D.呼哨 老茧 荣鹰 勾魂索命
3.下列各句中分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是单句。
B.“2019年1月1日,迟子建《伪满洲国》读书讨论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举办。”句中“在南京先锋书店”是状语。
C.“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这句话的主干是“面孔笼罩阴影”。
D.“池塘里的荷叶虽然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哥白尼的地动学说不但带来了天文学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学科向前迈进的新时代。”这两个句子分别为转折复句和递进复句。
4. 下列三句话填入文段对应的空缺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 , , 。大运河的滟滟波光映照着扬州历史的变迁。可不是个好地方
①明月湖畔璀璨的灯光彰显着今日的辉煌
②古木兰院的千年银杏诉说着隋唐风流
③东关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含蕴着明清时尚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
腻歪:厌恶,厌烦。
B.望眼欲穿:一眼就能看到底。
荣膺:光荣地获得。膺,胸。
C.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窝汗:指汗蒸发不出来。
D.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
6.选词填空
①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__,他们只当耳旁风。(斥责 辱骂 断喝)
②一阵风__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奔下 冲下 跑出)
③何满子的爷爷,__已不可考。(姓名 名讳 大号)
说说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 )
(2)头发长,见识短。( )
(3)(何满子)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 ( )
8、社区开展“弘扬家风”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说说下面古代育人小故事体现了什么家风。
曾子杀猪:_________。
岳母刺字:______________。
(2)“孝顺”“邻里和睦”等都是我们应该传承、弘扬的家风。请将下面关于“孝顺”“邻里和睦”的名言补充完整。
A:羊有跪乳之恩,________________
B:远水难救近火,_______________
我选________项:________
(3)老王为儿子写了一幅书法作品,作品是一副对联。
请你说说对联寄托了老王对儿子怎样的希望。
立品定须成白璧 读书毋忽过青年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者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干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而且,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
夜深人静睡不着觉的时候,也常常感到阵阵悲凉。自家祖宗八辈儿,穷得房无一间,地无一垄。都是睁眼瞎。自个儿跳跶了大半辈子,已经年过花甲,不过挣下三间泥棚茅舍,八亩河滩洼地;虽然被人尊称大学问,可从没进过学堂一天,斗大的字认不得三筐,而且只会念不会写。儿子天生文质,也只念了三年私塾,就不得不到书铺学徒。看来,何家要出个真正大学问,只有指望孙子何满子了。可是,掂量一下自己这点财力,供他念完小学,已经是鼓着肚子充胖;而中学大学的门槛九丈九尺高,没有白花花的银洋砌台阶,怎么能高攀得上?自己已经老迈年高,砸碎了骨头也榨不出几两油来;难道孙儿到头来也要落得个赶马或是学徒的命运?
9.选文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第1段中的第1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那么他是不是真有大学问?(用原文回答)
“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这里的“真”应如何理解?
13.请概括选段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的心愿
北方
①“麻警官,您母亲又闹着要出小区,倒是没在小区里翻垃圾箱捡垃圾。这都第四次了,我们劝不住,疫情的严重性您是知道的,怎么说她就是不听。知道您忙,可我们实在没办法,只能找您了。”
②“我早晨过去又说了说,怎么还闹呢?吃喝都给她准备得很充足,口罩也买了。”麻利锋刚上卡点,母亲居住的社区张主任就打来电话。昨天张主任就为麻利锋母亲要出去给他打了半个小时的电话,最后还是麻利锋亲自回去,才把母亲拦住了。
③母亲越来越不听劝了。麻利锋最初担心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带她到市医院彻底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数据正常。大夫说人上了岁数,性格发生变化也不奇怪。
④父亲在世时,母亲买菜做饭收拾屋子,还要伺候腿脚不便的父亲,每天不得闲,几乎不用麻利锋操心。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似乎就变了,主要表现是话少了,还总爱在小区的垃圾箱里翻捡废品。纸箱、矿泉水瓶、废报纸、泡沫板……只要是废品回收站要的,母亲一样也不会漏掉。起初,听小区门房的梁姨说过几次,好似母亲抢了人家的生意,话说得客气但不好听。麻利锋似信非信,家里见不到任何废品的影子呢。他忙得顾不上,就让老婆去盯了两次,果然看到身形瘦小的母亲踮着脚半截身子插在垃圾箱里,像个土拨鼠似的往外捡废品。
⑤母亲被抓了现行后,更加无所顾忌了。梁姨被进出的车辆登记收费拖住了手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目标落入母亲的手中,碍于麻利锋的面子,再生气也不好明目张胆地夺回自己的地盘。
⑥母亲是市五小退休教师,每月工资五千多。麻利锋问她:“缺钱吗?”母亲答:“不缺。”
⑦麻利锋又问:“为啥捡垃圾?”母亲说:“那不是垃圾,是能回收利用的废品,找点事干。”
⑧麻利锋劝说多次无效,也不能整天看着她老人家。
⑨“老妈,无论如何都不能出门呀!”麻利锋下卡点后急急忙忙赶回家,母亲趴在客厅的窗台上看着外面,他进门也没搭理。麻利锋从母亲的视线角度看去,正好有三个垃圾箱,“正在疫情暴发期,您的身体又那么弱。”
⑩“我没糊涂,电视里天天在播。你也要小心点。”母亲依然没有回头,神情十分失落。
“我天天上卡点,辛苦得很。你不添麻烦就好了。”
“妈知道你们辛苦,要不我才不在家闲坐着,没感染上病毒还坐出毛病来了呢。中间那个垃圾箱里扔进去两个牛奶箱,还有——”
“哎呀妈,看在我苦口婆心饿着肚子说了半天的份上,就算是人家把金条扔进垃圾箱,您也不能下去捡,太危险了。”麻利锋把母亲架到了沙发上,有些急赤白脸,母亲却笑了。
“赶快回去吃你的饭,我又不是小孩子,你比社区那几个女人的话还多。不放心的话,你干脆把老娘绑起来,让我等死算了!”母亲的脸沉了下来。
麻利锋登时泄了气,怏怏地走了。再强硬下去把母亲惹毛了,还真不好收场。
“老太太已经出小区了,我和门口的社区工作人员怎么劝都不听,你赶快回来吧。”麻利锋昨天没说通母亲,早上出门前就叮嘱老婆一定要过去盯着,果然时间不长老婆就打来电话抱怨,“非要去超市不可,买啥我替她去买还不行么。”
麻利锋刚赶到小区大门口,就见母亲戴着口罩从不远处走来,身后跟着两个超市的工作人员,推着装满牛奶、方便面的小推车。母亲冲他欢乐地挥着手,麻利锋憋着一肚子气,大声冲母亲嚷嚷:“不让您出门就是不听,尽给人找麻烦!”
“他们几个整天守在小区门口很辛苦,我就是想给他们买点吃的喝的。”母亲轻声细语地说。社区人员愕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其中一位年轻的没忍住,眼圈红了。
“老妈,您做得对!”回到家,麻利锋帮母亲脱大衣,在右边的衣兜里发现了一张工商银行的回执单,是母亲给武汉捐助了四万元的凭证,时间正是今天,超市旁边就有工商银行的营业点。麻利锋悄悄塞回去,转身给母亲竖起了大拇指。
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
(《小小说月刊》 2020年5期)
14.小说写了母亲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5.第③至 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16.请结合全文,说说母亲的心愿有哪些。
17.请任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母亲笑得像正午的阳光那般灿烂。
18.母亲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选文简单分析。
(三)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①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
②“再见!”
③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④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⑤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⑥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⑦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⑧我不曾搬迁户,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 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⑨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⑩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本文选材以小见大,反映了父母和社会对孩子教育的责任,令人回味无穷。
(B)本文多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C)本文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渲染了母亲对孩子成长的焦虑之情。
(D)文在结构上突出的特点是目是倒叙法的运用,巧设悬念,耐人寻味
20.文章第⑤段中,“欢然”和“循规蹈矩”反映了小男孩当时怎样的心理?
答:欢然:
循规蹈矩:
21.文章第⑧段加点的“你”指代的是什么?这是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你”?
22.“我”尽管将孩子交给社会,但仍有许多忧虑,其中第⑨段主要写了“我” 的哪些忧虑?
23.“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中“琼浆”“醍醐”在文中共同的意思是 。
24.作者将母子关系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
D 2.B 3.A 4.D 5.B 6.断喝 冲下 名讳 7.(1)比喻 (2)对比(对偶) (3)夸张
8、(1)讲诚信 精忠爱国
(2)鸦有反哺之义 远亲不如近邻
(3)树立良好的品格,珍惜时间,趁年轻多读书。
9.蒲柳人家 刘绍棠
10.承上启下
11.可从没进过学堂一天,斗大的字认不得三筐,而且只会念不会写。
12.他有真正的行动:看书念书.不耻下问.咬文嚼字.拜祭文庙.自我反思.为孙请师
13.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充满乡土气息。
14、①母亲的性格发生变化;②母亲爱在小区捡废品;③疫情期间不让母亲出门,她却执意要出门;④母亲给辛苦工作的社区人员买点吃的喝的,并为武汉捐款四万元钱。
15、.运用了插叙。插叙交代了母亲照顾父亲、捡垃圾和工资数,说明母亲理应在家享享清福,但她却坚持要捡废品的所作所为不被人理解,为下文写人们不理解母亲的行为及捐款、捐物等情节发展做铺垫,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母亲的形象更加立体化,更能突出母亲的善良,更能突出主题。
16.母亲想多捡点废品卖钱、攒钱,给辛苦工作的社区人员买点吃的喝的,
并为疫情严重的武汉捐款。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母亲的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得到儿子的赞扬后无比的高兴、激动、畅快的感情。
18、①母亲很执着。例如:母亲不顾儿子的劝说到小区捡废品;儿媳妇不要她去超市,她非要去超市不可;疫情管控期间,不顾小区工作人员的劝阻,走出小区。② 母亲很善良。例如,母亲给辛苦工作的社区人员买吃的喝的,并为武汉捐款四万元钱。③母亲很勤劳。母亲有退休工资,但她总爱在小区的垃圾箱里翻捡废品卖钱。
19.C
20.欢然:生动表现出孩子第一次独自上学时的新奇、喜悦心情;循规蹈矩:体现出孩子听话及略显胆怯的心理。
21.学校;寄寓了一个母亲对学校对社会的殷切希望。
22.对获取什么样知识的忧虑。
23.精华(智慧)
24.两种说法均可。同意的理由:孩子最终是要独立生活的,母亲不可能陪伴终身,因而将“母子关系”看做“借来的琴弦”是有道理的,它能够让孩子更早地学会生活。不同意的理由:不应简单地将“母子关系”看成是“借来的琴弦”,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不能将孩子一推了之,母亲应该不包办,但应随时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