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 科 数学 年 级 八年级 设计者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册、章 上册,第十二章
课标要求 要求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图形的特征、共性与区别,强调通过实验探究、直观发现、推理论证来研究图形,从基本事实出发推导图形的几何性质和定理,在用几何直观理解几何基本事实的基础上,经历得到和验证数学结论的过程,感悟具有传递性的数学逻辑,形成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经历尺规作图的的过程,增强动手能力,能想象出通过尺规作图的操作所形成的的图形,理解和掌握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具体内容要求】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2.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掌握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掌握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6.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7.能用尺规作图:已知三边、两边及其夹角、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会作一个角的角的平分线.8.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内容分析 中学阶段重点研究的两个平面图形间的关系是全等和相似,本章以三角形为例研究两个图形间一种特殊的关系---全等,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对全等三角形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将为后面相似的学习提供思路,而且全等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全等三角形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相似三角形的重要基础.本章还借助全等三角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主要包括用分析法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用综合法书写证明格式,以及掌握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以及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初步掌握了简单说理的方法,为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有关内容作了准备。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个别学生在理解、应用上还须借助老师、同学的帮助,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也会有所收获。对于一小部分基础薄弱、自学能力稍差的学生要提供赏识性评价教学策略,给予个别关照以及适当的精神激励,让他们逐步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能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对应边;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3.经历全等三角形概念的建构过程,经历观察、操作、探究、归纳、总结等过程,获得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方法;4.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应用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让学生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形和实际操作中获得全等三角形的体验;在探究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6.掌握角平分线的画法: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释角平分线的原理:能够记住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初步会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并了解这类题的辅助线的作法.通过对证明方法与思路的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证明的兴趣和掌握综合法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7.在图形变换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2)使学生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1)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2)选用合适的判定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初步理解图形的全等变换,从而恰当添加辅助线.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及课时安排 (一)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二)课时安排课时编号单元主要内容课时数12.1全等三角形11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12.3角平分线的性质2
达成评价 课题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评价任务12.1全等三角形1.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能找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知道通过变换后三角形全等,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任务1: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任务2:通过平移,旋转,对称变换知道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任务3:思考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掌握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掌握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会利用定理判定三角形全等任务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任务2:通过学生画图得出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SAS任务3:通过学生动手画三角形得出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ASA,AAS.任务4:对直角三角形进行研究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12.3角平分线的性质1.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新增),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学生能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任务1: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任务2:根据实际问题思考得出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教学设计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12.2.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探索的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好素材.三角形全等是贯穿这一章的主线,是初中阶段证明线段及角相等的主要工具.而探索斜边与直角边长度之比则是以后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学习后续几何课程的基础.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本章已经学习了一些证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和尺规作图法。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基本条件。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实践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发散思维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 2.会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教学重点 “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的使用
教学难点 分析问题,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 除了上面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学生活动1: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复习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基础.环节二:新知探究教师活动2: 思考: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经有一对相等的直角,还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就可以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1)一边一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利用“ASA”或“AAS”) (2)两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利用“SAS”) 如果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A′B′C′,使∠C′=90°,B′C′=BC,A′B′=AB.把画好的Rt△A′B′C′剪下来,放到Rt△ABC上,它们全等吗? 作法: (1)画∠MC′N=90°; (2)在射线C′M上截取B′C′=BC; (3)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 (4)连接A′B′. 则△A′B′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下图).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学生活动2: 学生思考,得出答案 先让学生画图分析,寻找规律.教师适时引导.活动意图说明:操作探究活动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斜边、直角边”可以确定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而且也让学生较好地感悟到了“斜边、直角边”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并规范证明过程的书写格式。环节三:典例精析教师活动3: 例1 如图,AC⊥BC,BD⊥AD,垂足分别为C,D,AC=BD.求证:BC=AD. 证明:∵AC⊥BC,BD⊥AD, ∴∠C与∠D都是直角. 在Rt△ABC和Rt△BAD中, ∴Rt△ABC≌Rt△BAD(HL). ∴BC=AD. 学生活动3: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完成作答 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HL”条件判断三角形全等,规范使用“HL”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书写格式.在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要防止学生使用“SSA”来证明.环节四:新知讲解教师活动4: 如图,AC⊥BC,BD⊥AD,要证△ABC≌△BAD,需要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请说明理由. (1) AD = BC 理由: HL (2) AC = BD 理由: HL (3) ∠DBA =∠CAB 理由: AAS (4) ∠DAB =∠CBA 理由: AAS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B和∠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解:在Rt△ABC和Rt△DEF中, ∴ Rt△ABC≌Rt△DEF (HL). ∴∠B=∠DEF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证明线段相等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解决,作为“HL”公理就是直角三角形独有的判定方法.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最多,使用时应该抓住“直角”这个隐含的已知条件. 学生活动4: 有思路的同学独立解答,没有思路的同学小组讨论。并请一位同学汇报结果。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表述,培养归纳、表达能力,并能进一步理解“HL”这一条件,自己读题、审题,先独自证明,培养学生独自面对围难的勇气和信心.
板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如图,OD⊥AB于D,OP⊥AC于P,且OD=OP,则△AOD与△AOP全等的理由是( ) A.SSS B.ASA C.SSA D.HL 2.如图,在△ABC中,∠C=90°,ED⊥AB于点D,BD=BC,若AC=6 cm,则AE+DE等于( ) A.4 cm B.5 cm C.6 cm D.7 cm 3.如图,∠ADC=∠ABC=90°,AD=AB,有下列结论:①DC=BC;②AC⊥BD;③DE=BE;④∠ACD=∠ACB.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如图,点P是∠AOB的角平分线OC上一点,PN⊥OB于点N,点M是线段ON上一点,已知OM=3,ON=4,点D为OA上一点,若满足PD=PM,则OD的长度为 。 选做题: 5、如图,AC⊥AD,BC⊥BD,AC=BD,求证:AD=BC. 【综合拓展类作业】 6、如图,在△ABC中,∠C=90°,AD是∠CAB的角平分线,DE⊥AB于E,点F在边AC上,连接DF. (1)求证:AC=AE; (2)若DF=DB,试说明∠B与∠AFD的数量关系; (3)在(2)的条件下,若AB=m,AF=n,求BE的长(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已知∠C=∠D=90°,要使△ABC≌△BAD还需增加一个什么条件 把增加的条件填在横线上,并在后面相应括号内填上判定它们全等的理由.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 3.如图,AB=AC,AD⊥BC,垂足为D,若BC=10cm,则BD=______cm. 选做题: 4.如图,AB=CD,AE⊥BC,DF⊥BC,垂足分别为E、F,CE=BF.求证AE=DF. 【综合拓展类作业】 5. 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 ABC,∠C = 90°,AC=10 cm,BC=5 cm,一条线段 PQ=AB,P、Q 两点分别在 AC 上和过 A 点且垂直于 AC 的射线 AQ 上运动,问 P 点运动到 AC 上什么位置时△ABC 才能和△APQ 全等?
教学反思 本节数学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回顾全等三角形判定(除了定义外,已经学了四种方法:SSS、SAS、ASA、AAS、)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特殊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加深他们对公理的多层次的理解.探索“HL公理”中,要求学生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强调从情景中获得数学感悟,注重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景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解决问题”. 纵观整个教学,不足的方面:第一,启发性、激趣性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集中,课堂气氛不能很快达到高潮,延误了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第二,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时机控制不好,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有所收获;第三,在评价学生表现时,不够及时,没有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丧失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很多机会.这些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争取改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12.2.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探索的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好素材.三角形全等是贯穿这一章的主线,是初中阶段证明线段及角相等的主要工具.而探索斜边与直角边长度之比则是以后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学习后续几何课程的基础.
教学目标
1.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
2.会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新知导入
2.除了上面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1.我们已经学过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呢?
1.边边边(SSS)
3.角边角(ASA)
4.角角边(AAS)
2.边角边(SAS)
新知讲解
思考: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经有一对相等的直角,还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就可以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1)一边一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利用“ASA”或“AAS”)
(2)两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利用“SAS”)
如果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新知讲解
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A′B′C′,使得∠C′=90°,B′C′=BC,A′B′=AB. 把画好的Rt△A′B′C′ 剪下来,放到Rt△ABC上,它们全等吗?
画法:(1)画∠MC′N=90°;
(2)在射线C′M上截取B′C′=BC;
(3)以B′为圆心、AB为半径画
弧,交射线C′N于点A′;
(4)连接A′B′, A′C′ .
A
B
C
A′
N
M
C′
B′
现象:两个直角三角形能重合.
说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归纳总结
文字语言: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在Rt△ABC和Rt△A′B′C′中,
AB=A′B′
BC=B′C′
几何语言:
【注意】 (1)“HL”定理是仅适用于Rt△的特殊方法. 因此,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除了可以使用“SSS”、“SAS”、“ASA”、“AAS”外还可以使用“HL”. (2)应用HL定理时,虽只有两个条件,但必须先有两个Rt△.
∴Rt△ABC≌Rt△A′B′C′(HL )
典例精析
例5 如图,AC⊥BC,BD⊥AD,垂足分别为C,D,AC=BD.
求证:BC=AD.
证明:∵AC⊥BC,BD⊥AD,
∴∠C与∠D都是直角.
在Rt△ABC和Rt△BAD中,
∴Rt△ABC≌Rt△BAD(HL).
∴BC=AD.
应用“HL”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
这是应用“HL”判定方法的书写格式.
利用全等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这是常见的思路.
变式训练
如图,AC⊥BC,BD⊥AD,要证△ABC≌△BAD,需要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请说明理由.
(1) AD = BC 理由: HL
(2) AC = BD 理由: HL
(3) ∠DBA =∠CAB 理由: AAS
(4) ∠DAB =∠CBA 理由: AAS
练一练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B和∠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解:在Rt△ABC和Rt△DEF中,
BC=EF,
AC=DF .
∴ Rt△ABC≌Rt△DEF (HL).
∴∠B=∠DEF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DEF+∠F=90°,
∴∠B+∠F=90°.
归纳总结
证明线段相等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解决,因为“HL”公理是直角三角形独有的判定方法.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最多,使用时应该抓住“直角”这个隐含的已知条件.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如图,OD⊥AB于D,OP⊥AC于P,且OD=OP,则△AOD与△AOP全等的理由是( )
A.SSS B.ASA
C.SSA D.HL
2.如图,在△ABC中,∠C=90°,ED⊥AB于点D,BD=BC,若AC=6 cm,则AE+DE等于( )
A.4 cm B.5 cm
C.6 cm D.7 cm
D
C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3.如图,∠ADC=∠ABC=90°,AD=AB,有下列结论:①DC=BC;②AC⊥BD;③DE=BE;④∠ACD=∠ACB.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如图,点P是∠AOB的角平分线OC上一点,PN⊥OB于点N,点M是线段ON上一点,已知OM=3,ON=4,点D为OA上一点,若满足PD=PM,则OD的长度为 。
①,②,③,④
3或5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5.如图,AC⊥AD,BC⊥BD,AC=BD,求证:AD=BC.
证明:连接DC.
∵AC⊥AD,BC⊥BD,
∴∠A=∠B=90°,
在Rt△ADC和Rt△BCD中,
∴Rt△ADC≌Rt△BCD (HL),
∴AD=BC.
课堂练习
【综合拓展类作业】
6.如图,在△ABC中,∠C=90°,AD是∠CAB的角平分线,DE⊥AB于E,点F在边AC上,连接DF.
(1)求证:AC=AE;
(2)若DF=DB,试说明∠B与∠AFD的数量关系;
(3)在(2)的条件下,若AB=m,AF=n,求BE的长(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课堂练习
【综合拓展类作业】
(1)证明:∵∠C=90°,DE⊥AB,
∴∠C=∠AED=90°,
在△ACD和△AED中,
∴△ACD≌△AED(AAS),
∴AC=AE.
课堂练习
【综合拓展类作业】
(2)解:∠B+∠AFD=180°,理由如下:
由(1)得:△ACD≌△AED,
∴DC=DE,
在Rt△CDF和Rt△EDB中,
∴Rt△CDF≌Rt△EDB(HL),
∴∠CFD=∠B,
∵∠CFD+∠AFD=180°,
∴∠B+∠AFD=180°.
(3)解:由(2)知,Rt△CDF≌Rt△EDB,
∴CF=BE,
由(1)知AC=AE,
∵AB=AE+BE,
∴AB=AC+BE,
∵AC=AF+CF,
∴AB=AF+2BE,
∵AB=m,AF=n,
∴BE=(m﹣n).
课堂总结
“斜边、直角边”
内容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前提条件
在直角三角形中
使用方法
只须找除直角外的两个条件即可(两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是一对对应边相等)
板书设计
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已知∠C=∠D=90°,要使△ABC≌△BAD还需增加一个什么条件 把增加的条件填在横线上,并在后面相应括号内填上判定它们全等的理由.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
3.如图,AB=AC,AD⊥BC,垂足为D,若BC=10cm,则BD=______cm.
SSS、SAS、ASA、AAS、HL
BC=AD
AC=BD
HL
∠CAB=∠DBA
HL
AAS
AAS
∠CBA=∠DAB
5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4.如图,AB=CD,AE⊥BC,DF⊥BC,垂足分别为E、F,CE=BF.求证AE=DF.
证明:∵BF=CE,
∴BF-EF=CE-EF,
即BE=CF,
∵AE⊥BC,DF⊥BC,
∴∠AEB=∠DFC=90°,
在Rt△ABE和Rt△DCF中,
∴Rt△ABE≌Rt△DCF(HL),
∴AE=DF.
作业布置
【综合拓展类作业】
5. 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 ABC,∠C = 90°,AC=10 cm,BC=5 cm,一条线段 PQ=AB,P、Q 两点分别在 AC 上和过 A 点且垂直于 AC 的射线 AQ 上运动,问 P 点运动到 AC 上什么位置时△ABC 才能和△APQ 全等?
解:∵PQ=AB,∠C=∠QAP=90°.
∴△ABC 和△APQ 全等有2种情况:
①Rt△ABC≌Rt△QPA;②Rt△ABC≌Rt△PQA
作业布置
【综合拓展类作业】
①当 P 运动到 AP=BC 时,
∵∠C=∠QAP=90°.
在 Rt△ABC 与 Rt△QPA 中,
∴ Rt△ABC≌Rt△QPA (HL).
∴ AP=BC=5 cm;
②当 P 运动到与 C 点重合时,AP=AC.
在 Rt△ABC 与 Rt△PQA 中,
∴ Rt△ABC≌Rt△PQA (HL).
∴ AP=AC=10 cm.
综上, 当 AP=5 cm 或 10 cm 时,△ABC 才能和△APQ 全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