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11 20:3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惊弓之鸟
荷塘篁湾中心小学 李志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了解文意,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简单批注。
(4)查阅有关惊弓之鸟的资料。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古代魏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课文是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叙述的:更羸说只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掉了下来;更羸告诉魏王虚发雁落的原因:这是一只惊弓之鸟,心里害怕使它掉了下来。为了使故事吸引人,课文采用了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写法,用魏王来衬托更羸,表现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全文环环相扣、说理清晰,逻辑性强,成为这篇课文的特点。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课文重点,写更羸分析大雁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来的原因。他的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讲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它叫声悲惨,说明他善于观察,会发现问题;二是讲他认为大雁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说明他善于判断,会分析问题;三是讲他认为大雁听到了弦响,一害怕就会掉下来,进一步说明他善于分析,判断准确。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练习读懂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二是学习把看到、听到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学们,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
2、成语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动人的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看看这则成语故事的背后又讲述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师板书,请学生读题。
二、学习字词,初识更羸。
1、检查预习情况。
看了课题,我想你们一定发现了这个成语里藏着两样事物,分别是——弓、鸟。
(1)看课文插图,认识“弓” 、“箭”
(2)这“鸟”指的就是——大雁。出示“大雁”图。了解大雁吗?能不能来介绍介绍?
范写指导“雁”字。学生在田字格内描红书写一个“雁”字。
2、检查词语情况。同学们课前预习过了课文,生字词都认识了吗?我们来看看。
出示词语:更羸 魏国 打猎 射箭 ( http: / / www.21cnjy.com )疑惑 拉弦 嘣的一声 悲惨 愈合 孤单失群 大雁 裂开
(1) 谁会读?指名读。
(2) 知道魏国是指哪里吗?
魏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请生齐读“魏国”。
(3)提醒“更”多音字。板书“赢”字与“羸”比较,加红“贝”部,了解字形。齐读“更羸”。
三、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的。这样先叙写故事的梗概,再揭示事情的原因,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四、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1)学生读文章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这句话,说说你了解了什么,或你不了解什么?
(2) 什么是“射箭能手”吗?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的射箭技术(百发百中)
(3)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能手,比如画画特别好的,我们可以称他为——画画能手;唱歌特别好听的,可以称他为——唱歌能手。而更羸在——射箭方面特别有能耐,所以我们称他为——射箭能手。
(4)谁能来读一读句子,这里的有名,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用其他词语代替吗?(著名)能用四字代替吗?(远近闻名、举世闻名)让我们把对更羸的赞美读到句子中去。齐读。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把学习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权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自己去发现。从介绍更羸的一句话,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还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转变为“学生问,学生答”。而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同时,重视词语的训练和积累,词语是语言的基础,而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积累的词语,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学习课文《惊弓之鸟》。(板书课题)
  (2)“惊弓之鸟”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释题:“惊”从它的偏旁你知道什么?“弓”指弓箭,“之”是“的”的意思,)谁能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3)了解了课题的意思,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故事中的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它为什么害怕弓箭?它害怕到什么样的程度?)
  (4)同学们,是谁有这样的本事,了解到那只鸟连听到弓箭的声音都害怕呢?
二、走进《惊弓之鸟》,了解事件因果
出示:下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认真地读一读这篇课文,这回可要把生字词读准了。读了课文,你们发现哪里写了“惊弓之鸟”这件事呢?
(一)如何射雁
1、出示: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2.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这个自然段这么长,可是却只有一句话!
你们看,它中间一连用了几个逗号?(6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读好它可不容易,请同学们自己先好好地读读,待会我们看看谁能非常正确、通顺地把它读下来。学生自读。齐读。
3.虽然只有一句话,可是却又讲了好几层意思,请大家再仔细读读,看看它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
是呀!现在谁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大家都看到这两幅画面?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4. 这段话讲了两层意思,你能不能再读读这段话,把这两层意思读到这个填空题里去呢?指名读,齐读(逐步出示填空内容)。
(1)更羸( ),只听得( ),那只大雁( )。
(2) 再读这段话,你有问题要问吗?引导理解两个“直”字都意思幻灯出示5-词解。
5、那你能不能把大雁当时的样子,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呢?理解“惊弓之鸟”本意。齐读。
幻灯动画演示:先斜向上飞,点击图片“弦响”,后垂直掉下来
(二)是何原因
1、更羸是怎样一步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朗读第9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出示: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 更羸的这一番解释总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呢?请同学再自己读读这番话,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 跟你的同桌说说,汇报。第一句看到……,听到…… (变红字)
2、课文中先写了更羸用眼睛——看到的,用耳朵——听到的。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我们就叫——观察。板书:飞得慢  叫得惨 观察。
(1) 那第二句话再写什么呢?。板书: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 变蓝字)
由观察而进行思考想象,我们就叫做——分析
请学生再齐读第一、二两句。
(2)也就是说更羸看到……想到……;更羸听到……,想到……。
3、那后面两句又写了什么呢?我们也一起来读读。(变绿字)
(1)是呀,正是因为大雁的害怕导致大雁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往上飞,最终直掉下来。那它害怕什么呢?当时,它在想些什么呢?生说,理解“惊弓之鸟”一词的表面意思。(板书:心里害怕)
(2)其实这些更羸早就预料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箭伤未愈、孤单失群,更羸料定大雁听到弦声,一定会……,由心里害怕,一定会……最终导致……。这样一步一步的思考过程,我们就叫——推理。板书:推理。
7、你能用因果句式想魏王说说更羸的推理过程吗?学生练说,齐读
8.你有什么话对更羸说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堂课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获得了思想启迪。通过“那只大雁为什么会死”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交流时让学生来评价学生,让学生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驳、判断,学生间的思维相互碰撞,擦出火花,一步一步地引出大雁死亡的真正原因,让学生自己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快乐。】
三、走进《惊弓之鸟》,领悟人生哲理
1.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们来说说到底是什么害死了这只大雁?
生答。预设:它自己;它自己的胆小;它自己吓自己;它自己因为受过箭伤,当再次听到弓响,就过于害怕,以致于伤口裂开而掉下来了。
2、如果你是那只大雁,你觉得怎样做或许还有生的希望?
3、是呀!可见这是一只怎样的鸟?你知道“惊 ( http: / / www.21cnjy.com )弓之鸟”的意思吗?而现在,我们常用“惊弓之鸟”来形容人。你能说说惊弓之鸟的近义词吗?幻灯出示13
4、那你们在读过的故事里或现实生活中见过这种像“惊弓之鸟”似的人吗?
(1)老师先来说一个:一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里,有一个小偷溜进了人家的院子里,正想偷东西,这时,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狠狠地咬了它一口,小偷忍着疼痛,飞快地逃跑了,后来,他一听到狗叫,心里很害怕。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可以是什么?
(2)你们也有这样的小故事吗?
5、学了课文,你还有什么收获?
(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看得认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得仔细,并且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这种正确的思维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生活实际拓展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思维的火花一下子点燃。通过与老师、与同学的交流,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让互动走进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和“开放”的课堂,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生命活力!】
四、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听。排演课文。
板书
10、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叫得惨
                               伤口裂开
        思考: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往高处飞 ↗  │
                      心里害怕 ↗    ↓
        结果:不用箭  只拉弓 听到弦响 ↗     掉了下来
教学反思::首先让学生总体回顾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理解“能手”的意思,让学生了解更羸具有高超的射箭技术,为学习后文做了有效的铺垫。这篇课文语言大多是以更羸与魏王对话的形式出现的,指导好学生读好人物对话并进一步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是本文的情感目标。要重指导学生读好两个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让学生找出表示魏王神态的几个关键词,体会人物从怀疑到半信半疑,再到“大吃一惊”的情绪变化,而更羸的语气多为镇定、胸有成竹。让学生练习带着语气自读后,再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不仅让学生弄清了事情的经过,还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存在的不足。(1)情景创设不够,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走进文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显得有些沉闷,发言学生白面不宽。(2)读的还不够落实。很多地方只是让学生个别读、齐读了一下,有些语语气没有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