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1课时
8 红楼春趣
播放歌曲《三月三》。
新 课 导 入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满族文学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他出生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
走 进 作 者
《红楼梦》,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科举制、封建婚姻等级制度及社会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红楼梦》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识 字 解 词
(1)根据拼音读一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识 字 解 词
tì yān huì huì dūn chāi wén xí diàn huò lā
屉 嫣 讳 晦 墩 钗 雯 袭 垫 豁 喇
我
来
组
词
字 词 梳 理
屉(蒸屉)
嫣(嫣红)
讳(忌讳)
晦(晦气)
墩(木墩)
钗(金钗)
雯(晴雯)
袭(袭击)
垫(垫底)
豁(豁达)
喇(喇叭)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识 字 方 法
加一加:日+每=晦 土+敦=墩
龙+衣=袭
换一换:敞-尚+方=放 讳-韦+兑=说
恰- 合+不=怀
婢女,也作丫环。( )
即小气,吝啬。( )
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 )
不吉利,倒霉。( )
爱捉弄人;刁钻。( )
没有人类居住的荒山野岭,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比喻在无人居住的野外。( )
睁大眼睛注视。( )
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理 解 词 语
丫鬟
小器
忌讳
晦气
促狭
荒郊野外
俊眼
喇
lā(呼喇)
lá (哈喇子)
注意
字音
多 音 字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 小组合作,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了解事情的经过、起因、结果。(3)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很多,都有谁呢?作者对哪个人物描写最多?(4)梳理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
整 体 感 知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边读边思考: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了解事情的经过、起因、结果。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起因:大家听到声响,原来是一个风筝挂在竹捎上。
经过:大家拿出各式各样的风筝放起来。
结果:风筝断线飞走,大家也都回去了。
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很多,都有谁呢?作者对哪个人物描写最多?
宝玉、黛玉、紫鹃、探春、宝钗、宝琴、李执、雪琴。
中心人物——贾宝玉
梳理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一个大大蝴蝶风筝落到了院子里,黛玉等人令小丫头们把风筝放走,决定也放风筝、放放晦气。
第二部分解 (2-5段):写宝玉、黛玉等人放风筝的有趣场面。
整 体 感 知
古人放风筝有放晦气一说,探春和黛玉等人认为拾了别人放晦气的风等是拾了晦气。
品 读 感 悟
落下来的大蝴蝶风筝很齐整,为什么探春和黛玉等人要将它送走呢
第1自然段的最后,黛玉为什么也要拿出风筝放晦气呢
因为黛玉忌讳落下来的蝴蝶风筝,所以要将这晦气放走。
品 读 感 悟
第2自然段中的“三姐”“指”宝钗”和“宝琴”是什么关系?
品 读 感 悟
“三姐姐”指探春。“宝钗”和宝琴”是堂姐妹。
宝玉提到的风筝有哪些 为什么丫头们扛了一个美人儿回来?
品 读 感 悟
宝玉提到了大鱼风筝和大螃蟹风筝。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了,大 螃蟹风筝被获袭人给了三爷(贾环);所以丫头们扛了一个美人儿回来
从文中找一找:探春、宝玉 宝琴、宝钗分别放了什么风等?
宝玉:美人风筝
探春:软翅子大凤凰
宝琴:大蝙蝠
宝钗:一连七个大雁
品 读 感 悟
宝玉为什么没把美人儿风筝放起来 画出表示原因的句子。
品 读 感 悟
顶线不好。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放风筝时,为什么”众丫丫鬟都用绢子垫着手放”?
品 读 感 悟
因为风紧,风掌线震动很大。
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红楼春趣”中的“趣”
放风筝的过程有趣,宝玉的美人儿风筝放不起来有趣,绞断风筝线放晦气有趣。
品 读 感 悟
交流、思考:宝玉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 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上,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同桌探究:(1)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从这里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通过对宝玉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突出了宝玉天真、顽皮、率直的性格特点。
品 读 感 悟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拓 展 延 伸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 嫂 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拓 展 延 伸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 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拓 展 延 伸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Yā huɑn jì huì zǐ mèi
( ) ( ) ( )
二、、 比一比,组一组。
讳( ) 恰( ) 钗( ) 晦( )
纬( ) 洽( ) 杈( ) 悔( )
丫鬟 忌讳 姊妹
课 堂 练 习
忌讳 恰当 宝钗 晦气
纬度 洽谈 树杈 悔恨
三、写上类似的词语。
笑嘻嘻 ( )( )
飘飘飖飖 ( )( )
课 堂 练 习
红彤彤 绿油油
干干净净 大大方方
红楼春趣
送走捡来的风筝
准备工具和风筝:忙乱、快乐
把风筝放上天空
自由快乐 热爱生活
飞上天空:宝玉急、黛玉教
放飞各自的风筝 放飞风筝,美好心愿
板 书 设 计
课 堂 总 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接触到了四大古典名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原著,也可以读其他古典名著。希望同学们有一个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作批注,也可以在日记本上写出读后的感受。
这一段写出了嘎子机智勇敢、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
小练笔:写一写自己放风筝时的情形。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