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1 兰亭集序
一、单选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2.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其致一也
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
3.下列各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此地/有/崇山峻岭
C.不知/老之将至 D.足以/极视听之娱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映带:映照围绕,指景物互相衬托。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互结交。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管弦:竹管琴弦。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④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⑤俯察品类之盛 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⑦或取诸怀抱⑧放浪形骸之外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⑩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A.①③⑤⑦⑧/②④⑥⑨⑩ B.①③④⑧⑩/②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⑩/②⑥⑦⑧⑨ D.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
7.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二、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谈及的“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 , ; , 。
(2)《兰亭集序》中,作者描写兰亭的“山”的句子是“ , ”;描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 , ”。
(3)《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生死观的两句话是: , 。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 , ”两句发出了相似的感叹。
三、填空题
9.王羲之,字 ,东晋人,善书法,有 之称。又因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 。《兰亭集序》选自 。
10.课文《兰亭集序》中,作者写江南三月浓艳之物又不见其妖冶,用“ ”绘竹,只言其 而弃其 ;用“ ”、“ ”来写水的 而弃其 。写山不见山,“竹”与“水”给山以无限生机,耐人寻味。
11.给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
癸丑 会稽 修禊 流觞 骋怀
相与 形骸 趣舍 嗟悼 虚诞
12.解释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①所以游目骋怀: ②信可乐也: ③暂得于己:
④虽世殊事异: ⑤以之兴怀: ⑥其致一也: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与否,请作出判断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
②夫人之本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人和人相处在世上,低头举首间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胸中抱负,与友人室内畅谈;有的人借助外物寄托情感,无拘无束地生活。( )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
④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们对所追求的事情已经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
⑤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聚会诸君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赋。即使时代不同,世事有别,但是人们因死生而产生感慨,这种情致则是一样的。
14.第二段段末说“岂不痛哉”,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请用原文中的话分条回答。
15.用课文原句概括第2段所议论的问题,然后说说这番议论跟前一段叙事是怎样联系的。
16.最后一段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种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长,辩赡 赡:丰富
B.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目:看待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冠:位居第一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意甚悦,固求市之 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低头共耳语:“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吾尝终日而思矣
1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2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 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五、写作
21.仿照课文《兰亭集序》二、三段的写法写一段文字,先写景,然后由此生发某种感慨,300字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字音。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
A.癸:ɡuǐ
B.岭:lǐnɡ
D.诞:dàn,玄:xuán。
故答案为:C
【点评】字音是基础内容,学生平时要多做这些知识的总结。
2.【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其”的用法。A项中的“其”是副词,可解释为“可要”。B、C、D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可解释为“他们”或“他们的”。
故答案为:A
【点评】“其”是文言文的重要虚词。学生要记住它的常见用法和意义,做题才能运用自如。
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停顿。需要理解语句的意思断句。A项,“夫人”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应该与主语“人”分开使用,改为“夫/人之相与”。
故答案为:A
【点评】做断句题除了一些技巧外,最重要的是要读懂文言句子,学生平时要多读文言文。
4.【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主要考查课内内容,需要理解、识记。C项,“管弦”属于借代的手法,此处代指音乐。
故答案为:C
【点评】实词是文言文的基础,学生平时要多总结这些基础知识,做题时才能轻松自如。
5.【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通假字。
A.“由”通“犹”,如、像
B.“趣”通“取”,往、取
C.“倍”通“背”,背叛。
故答案为:D
【点评】通假字是文言文的重要内容,学生要总结并牢记这些内容,做题时才能提高正确率。
6.【答案】B
【解析】【分析】②那个地方。⑤此指自然界的万物。⑥夫,句首发语词;人,人们。⑦胸怀抱负。⑨这次集会的诗文。其余各句古今同义。
7.【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B《兰亭集序》是诗集的序言,不是赠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8.【答案】(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解析】【分析】本题注意准确分析题干的情境提示语,然后结合所背诵的文本确定应填语句,同时注意关键字词的准确书写,如“妒”“猿”“度”“啸哀”“渚”
故答案为:(1)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2)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4)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属于情境理解型默写,难度比直接填上下句的题型要大,所以要求做到三点:一是熟练背诵,二是能理解文句,三是能准确书写。只有同时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不丢分。
9.【答案】逸少;书圣;王右军;《晋书·王羲之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主要人物是王羲之,需要平时注意积累。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故答案为:逸少;书圣;王右军;《晋书·王羲之传》
【点评】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学生平时要做好对课内的文学常识的积累。
10.【答案】茂林修竹;修;绿;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碧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段内容补充。结合课本内容填空,需要对课文熟悉,结合前后空内容分析,选择正确合适的词语。如本文写“竹”,用的是“茂竹修林”;“水”,用的是“清流急湍”等。
故答案为:茂林修竹;修;绿;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碧
【点评】课文填空题是难度比较小的题目,但学生在平时要多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1.【答案】guǐ;kuài;xì;shānɡ;chěnɡ;yǔ;hái;qǔ;jiē;dàn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文言文的字音需要注意通假字的字音等,主要靠平时的识记等。如“趣舍”的“趣”,一般理解为“取”的通假字,念qǔ。
故答案为:guǐ;kuài;xì;shānɡ;chěnɡ;yǔ;hái;qǔ;jiē;dàn
【点评】字音是基础,包括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及易误读字的字音等,平时学生要多积累这些内容。
12.【答案】用来,介词;实在,副词;一时,副词;纵使,连词;因为,连词;人们的,代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需要结合文言内容分析。如“信”,修饰“乐”,结合句义,译为实在。“虽”结合句义,“即使世界发生变化,事情与现在不同”分析,译为纵使。
故答案为:用来,介词;实在,副词;一时,副词;纵使,连词;因为,连词;人们的,代词
【点评】虚词是文言文的重要内容,做好对虚词的积累才能读懂文言文。
【答案】13.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⑤错误
14.①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③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5.第一问:“死生亦大矣”。第二问:前一段叙事说的是“人之相与”之“乐”,本段即由此生发议论,从“欣于所遇”说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归结为“死生亦大矣”。
16.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解析】【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2)此题考查文言文语段关键句子含义的理解和筛选整合。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第一问考查文言语段文意的概括,第二问考查对文章脉络的把握与分析。第一问根据对内容的理解从文中找出作答,第二问认真分析脉络再组织语言作答。
(4)此题考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解答本题,需要先读懂文本,再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再组织语言作答。
【附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13.①②④正确; ③错,“一死生”是“把生死等同”的意思;⑤错,“虽”,译为“虽然”较适宜。因为根据句子内容,要把“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这个句子内部是转折关系,“虽然”要与“但是”连用,构成转折关系的一组复句,如果“虽”翻译成“即使”,就要和“也”连用,构成条件关系的复句了,放这里不合适。
14.这个句子位于语段末尾,属于总结句,所以要从前文找答案,根据文意进行筛选,此段前两句是快意开心的,所以不是“痛”的原因,下面三个句子每句一点,进行筛选整合就行了。
15.“死生亦大矣。”承接上文之“乐”而来,由乐而忧,又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所以自然流露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
16.作者否定“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表明生死不能混为一谈,活着就应该有所作为,这是针对当时社会背景发出的感慨。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总之,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答案】17.B
18.D
19.C
20.D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把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
(3)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等到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隶书,可称古今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呆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都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班好友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没有买到,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高兴地写完,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家了,一路上非常快乐。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扇在叫卖。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又一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时有很高的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为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庭院等待王羲之的到来。像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竟然没有来看望,王述对此深感遗憾。
17.B“目”应为“认为、品评”。
故答案为:B。
18.A组中的“焉”均为兼词“于之”;
B组中的“固”均为副词“一定”;
C组中的“相”均为副词,偏指第二人称;
D组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饰。
故答案为:D。
19.①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③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⑤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
故答案为:C。
20.D“王述在会稽任职进,恰适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
故答案为:D。
21.【答案】秋天 秋意渐浓,街道上偶尔才能见到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摩登女郎穿着薄薄的、肆意的夏装,匆匆的行人都是低头无语的,各人的面色就如同天星的水,毫无热情。难得几个爱玩的小学生追逐再路上,零星地传来几声欢笑,笑声过后,又恢复了孤寂。没有增添一点气氛,反而加深了秋的寂寞与清冷。
秋天里暗黄的,零星飘落的叶子,没有严冬星冷风一扫而过,然后漫天飞舞的悲壮之星,只有一种慢慢失去的感觉。她来得缓,入得却深,总有挥之不去的情怀。
秋天是愁的季节,恰如你把秋放在心上,你就会愁,秋自古以来就结着那么一段不解的愁怨。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等待,夏天是欢乐的收获的时刻,冬天是为来年积聚的季节;唯有秋天,是孤寂的,愁怨的。
秋天我钟情于独自漫步街边的感觉,细心的品味秋天的寂寞,那种感觉很沉,但却很惬意。尤其是在有晚霞的黄昏,时时刻刻欣赏到凄艳的红霞,如同一抹红霞的血。那种感觉只能用心来享受。这的确是秋天的一种赏赐。
然而,秋天多是微雨霏霏的时候,静立于轻丝的雨中。任由那柔和的雨水像母亲般抚摩着着我的每一寸肌肤,不用一刻钟,不但我的身上披了一层朦胧的雨纱,就连眼里,心里也装满了这秋日里的雨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小作文的写作。二、三段的文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这是我们在进行景物描写时首先要注意的。还要注意处理好景物和感慨之间的关系,感慨由景而生,景物是感慨的依托。
【点评】本题考查微作文写作能力。仿写语段要注意:1、要审题,明确题干仿写要求;2、仿写不是重复范文的思想和内容,而是模仿其写作方法;3、仿写的目的在于创新,仿写时应根据实际的写作材料,既模仿范文又根据实际需要有所变化发展,由形似而神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