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土壤比较熟悉,生活中也接触过土壤,知道土壤跟我们的生活有较大的关联。但是他们从没有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观察过土壤,学生对土壤中到底有什么这个问题,一般只停留在活的生物体层面,对土壤中具体组成成分,学生是不了解的。但他们对研究土壤会比较感兴趣。探究土壤组成时,学生还是缺乏科学的观察方法。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明确观察土壤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土壤的不同成分,探究沉积实验中土壤分层的原因,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土壤中包含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
2.通过用土壤沉积的方法观察到土壤成分按颗粒大小分层的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用沉积实验研究土壤成分,感知土壤不同颗粒大小的沉积顺序。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潮湿的土壤、塑料棒、放大镜、干燥并且捻碎的土壤、装有清水的瓶子、筛子、A4纸、实验记录单等。
教师材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
收集家附近的新鲜土壤并观察,写下你的发现。(初步观察土壤)
探究学习
一、聚焦
1.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图片,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
2.提问:这些植物离开土壤还能茁壮成长吗?土壤中到底有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探究土壤的奥秘”。
二、探索土壤的成分
观察描述土壤
活动一:观察新鲜的土壤
1.过渡:对于土壤的组成,同学们课前都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想法,接下去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证据。
2.提问: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新鲜的土壤,你会运用哪些观察方法来观察土壤呢?(眼睛看、鼻子闻:闻什么?气味。手摸、放大镜观察......)
3.布置观察任务:先充分运用感官观察、再运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土壤,及时记录(完成记录单一)。
4.过渡:观察活动到此结束,请同学们整理好实验材料,准备汇报。
5.交流:谁先来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发现?你们组还有补充的吗?
其它小组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看见了草、虫子,摸土壤湿湿的,说明土壤中有 水分。硬硬的捻不碎,说明什么?土壤中有颗粒......)
有些是土壤自己本身的结构成分,有一些不是,分成左右两边。
活动二:观察土壤颗粒
1.过渡: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组成土壤的多种成分,其中土壤中的颗粒有大小,你能把它们分一分吗
2.提问:为了更好地区分土壤颗粒,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干燥的土壤、还有一个厨房神器——出示筛网。介绍孔径分别是2毫米和0.1毫米。你知道怎么借助它们来区分土壤的颗粒吗?(生回答,教师演示筛子将干燥的土壤筛选出来,孔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分别装在三个杯子中)
3.布置任务:利用筛子、小木棒将土壤的颗粒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分类。借助放大镜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结合资料认一认土壤颗粒的分类。
4.汇报交流:你把土壤颗粒分成几种大小呢?你能具体地描述一下吗?(手机互动)
其它小组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吗?
5.小结 这个实验研讨比较合适的是三种颗粒,因为实验结果如此,如果颗粒实验筛子分开的是三类颗粒,学生怎么称呼都问题不大,只要他有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接下来两种方法:
方法一:土壤的颗粒是不是这三种分类呢,我们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引导出水中沉积的方法
方法二:我们通过这个实验把土壤颗粒分成了三种,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是怎么分的—分类数据—水中沉积分类来验证,
建议方法一
如果对自己有信心,可以考虑将两个实验整合在一起,研讨的时候:按照实验方法进行研讨:筛选实验(三种颗粒)—沉积实验(四种)—到底是三种还是四种?——科学数据对比,板书进行归类,然后(相机)嵌入颗粒分层的原因
5.小结:地质学家将土壤中颗粒大小分成四类:沙砾(小石子)、沙、粉沙、黏土。其中沙砾的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非常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法看清楚。
活动三:观察土壤在水中的沉积
1.过渡:除了刚才的这些观察方法,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研究土壤的成分呢?
2.提问:如果把土壤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沉下去、冒气泡、分散开.....)可请一组拍摄现象
3.讲述:接下去我们用土壤沉积的方法来研究土壤。
介绍实验方法、布置任务:
A.将塑料杯中的土壤全部倒入装有水的小瓶子中,仔细地观察,记录现象。
B.充分摇晃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
C.杯中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几层?在记录单中画出你观察到的现象。
4.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
5.汇报交流。
提问:土壤倒入水中时,你观察到了什么?
(土壤分散开、看到冒泡,有植物的残体漂浮在水面上)
追问:有气泡冒出说明什么?
提问: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的沉积物是怎么样的?
(上面的颗粒细,越下面颗粒越粗......)
追问:你能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吗?
(大的颗粒重先沉积,小的颗粒轻后沉积。)
6.小结:土壤沉积后的分层现象。
三、研讨、提升
1.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实验,现在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水、空气、大小不同的颗粒(沙砾、沙、粉沙、黏土)、腐殖质等。)
2.土壤中除了这些主要成分,还有其他物质吗?怎么去观察?
出示视频:过滤、蒸发的方法观察土壤中矿物质。
3.迁移:如果你能运用其他的的方法再深入研究土壤,或许你还能发现土壤中的更多物质。
【板书设计】
土壤
土壤的组成 : 水、 树枝、小虫子...
空气、
腐殖质
大小不同的颗粒
板书图的颗粒全部换到左边,按照顺序排列,一个括号即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