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观察土壤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包含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
2.会用筛分、沉积的方法观察到土壤颗粒大小分类、分层。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证据意识,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土壤有哪些物质组成,了解土壤成分。
难点:用筛分、沉积实验了解土壤成分,感知土壤颗粒大小。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新鲜土壤、干燥土壤、白纸、放大镜、水槽、牙签、烧杯、搅拌棒、水、盘子、不同孔径筛子一组
【教学过程】
一、谈话聚焦,猜测土壤成分
1.【课前板书:土壤】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份学校花坛里的土壤标本,你猜测土壤里有什么?
学生猜测。【随机板书:植物的根茎叶、小动物、沙、小石子、黏土、空气、水、矿物质、微生物(细菌真菌)、养分、腐殖质】
二、活动探究,研讨土壤成分
(一)活动一:初步观察新鲜土壤
1.到底土壤里有什么?我们还是得需要(生:观察或实验)【补充课题:观察】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方便你观察的材料,请你边观察边完成学习单。
有没有疑问?还有两点温馨提示(PPT):用毛巾擦手;实验结束材料放原位。
2.学生分组观察湿土壤,完成学习单。(6分钟)
3.汇报交流(2-3个小组)
预设:(1)土壤中有:植物根茎叶、水、沙子、石子等几个容易观察确定。气味:有点腐烂、臭味——随机引出:当这些动植物腐烂发酵后,就会变成黑色的腐殖质。
(2)水:通过手摸发现土壤湿湿的
(4)空气:有看到土壤里的空气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土壤里有空气? (师现场请同学一起演示,希沃同屏。)
(二)活动二:用沉淀、筛子筛等方法进一步探究土壤颗粒
1. 看来沙子、石子黏成一团看不清,有什么方法可以分离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
师预设:用筛子筛分或者沉淀分层方法。
预设问题:不同孔径大小什么作用?三个筛子能分成几类?
2.播放微视频:倒入水中搅拌沉淀——筛子筛分——再记录沉淀分层情况注意点。
3.学生实验,巡回指导。
4.交流研讨
(1)最上层的颗粒最大,最下面的颗粒最小,它太小了,用肉眼几乎看不清楚。
师:我们把这样大于2毫米的颗粒叫做沙砾(小石子);大于0.06毫米小于2毫米、像第二层这样的颗粒叫做沙;大于0.002毫米小于0.06毫米、像第三层这样的颗粒叫做粉砂;小于0.002毫米、像白色托盘这一层用尺子无法测量、极细极细的土壤叫做黏土。【师随机板书:沙砾、沙、粉砂、黏土】
(2)土壤搅拌静置后,我发现土壤分层了。
(三)小结
1.经过刚才的观察和探究,现在你来说说土壤里有什么?
预设:沙砾、沙、粉砂、黏土、腐殖质、水、空气【板书:“土壤是由:” “等组成的混合物。” 】
三、拓展提升
1.(PPT出示土壤剖面图。) 这是土壤的剖面图,从地下土壤剖面你又有了哪些新的发现?我们刚才观察的土壤你觉得来自哪一层?(学生自由说,不需要标准答案)
2.(PPT图)有些地方的植物生长得非常繁茂,这里的土壤有什么特点呢?
师:土壤滋养着不同的动植物,也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资源。最后让我们一起把实验后的土壤送回他们的家。
板书:
观察土壤
空气、水
土壤是由: 腐殖质 等组成的混合物。
沙砾、沙、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