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2 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 物质的检验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2 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 物质的检验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26 10:1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化学高一年级上册
《物质的检验》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1.焰色试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反应的观察两项操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B.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C.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
D.没有铂丝可用光洁无锈铁丝代替
2.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
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
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
3.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试验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焰色试验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C.可以用焰色试验来区别NaCl和KCl
D.观察K2SO4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4.下列有关焰色试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
B.焰色试验是金属单质的特性
C.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并灼烧至无色
D.可用洁净的铁丝代替铂丝做焰色试验
5.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溶液的焰色为黄色,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不含
B.向某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该溶液的溶质一定是碱
C.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含有
D.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6.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溶液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
B.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或
C.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含有
D.取少量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再加入溶液,显蓝色,证明该溶液中含
7.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判断的依据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或焰色反应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CO——气体法 B.SO——沉淀法
C.Na+——显色法 D.Cl-——气体法
8.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某无色溶液加稀HNO3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C.某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
D.某无色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Ca2+
9.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灼烧BaCl2样品时,焰色为( )
A.黄绿色 B.紫色 C.黄色 D.砖红色
10.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
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化,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C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浓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含
A.A B.B C.C D.D
11.有一次性区别氯化钠、氯化钡、碳酸钾三种物质的溶液,应选用( )
A.硝酸银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石灰水
12.300mL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Mg2+、Ba2+、CO、SO、Cl-中的若干种,现将此溶液分成三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第一份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向第二份中加足量KOH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气体0.04mol;
③向第三份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沉淀6.27g,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沉淀2.33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
(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
(3)实验①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能否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填“能”或否”)理由是: 。
(4)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Cl- 。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BaCl2、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 次检测结果一定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提示:Ag2SO4微溶于水):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检验CO32-并将其除去;如有CO32- 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第二步:加入过量的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
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
14.粗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根据粗盐提纯的实验回答下列各问题。
(1)将粗盐制成精盐,主要操作步骤之一是蒸发,在加热蒸发溶剂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的动手操作是(作具体、完整地说明)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的依据是 。
(2)检验溶液中有无硫酸根离子最简单的方法是 ,如果含有硫酸根离子,除去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 。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
15.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和硫酸钾等。现从某草木灰样品中提取钾盐,并检验其中的CO32—、SO42—和Cl 。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请补充完整:
① ②过滤 ③蒸发浓缩 ④冷却结晶 ⑤过滤。
(2)上述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填序号)。
(3)将制得的少量晶体加水溶解后,分别置于三支试管中。
①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可观察到 ,说明溶液中存在 离子。
②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 ,可观察到 ,说明溶液中存在SO42—。
③向第三支试管中先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足量 溶液,可观察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Cl 。其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为防止其它离子干扰,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故A正确;
B.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以排除钠离子的干扰,故B正确;
C.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被检验试剂的颜色,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焰本身颜色的干扰,故C错误;
D.铁的焰色几乎为无色,对其它元素的焰色无影响,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反应,故D正确;
选C。
2.D
【详解】A. 可能生成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l ,故A错误;
B. 先滴加盐酸,引入Cl ,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Cl ,故B错误;
C. 加入盐酸,不能排除Cl 的干扰,故C错误;
D. 因氯化银不能溶解于硝酸,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溶液中有Cl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氯离子的特征离子反应是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以此解答该题。
3.A
【详解】A.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A错误;
B.Na与NaCl都含有钠元素,在灼烧时火焰颜色都呈黄色,B正确;
C.Na、K的焰色不同,可以用焰色试验来区别NaCl和KCl,C正确;
D.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可滤去黄光,避免干扰,观察K2SO4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D正确;
故选A。
4.B
【详解】A.钠元素焰色为黄色,氯化钠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A正确;
B.焰色试验是金属元素的特性,不论该金属元素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在火焰上灼烧时颜色是相同的,B错误;
C.连续做两个试样时,应该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C正确;
D.铁在灼烧时没有特殊颜色,对检测其它元素没有影响,可用洁净的铁丝代替铂丝进行焰色试验,D正确;
故选B。
5.C
【详解】A.若某溶液的焰色为黄色,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故A错误;
B.向某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该溶液呈碱性,溶质可能是碱或盐,故B错误;
C.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硫酸钡,证明该溶液中含有,故C正确;
D.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该溶液中含有或,故D错误;
选C。
6.C
【详解】A.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氯化银等,则该溶液中不一定含Cl-,故A错误;
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或,故B错误;
C.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碳酸根、亚硫酸根、银离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则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故C正确;
D.在一定pH下,也能与反应生成碘单质,溶液也会变蓝,则溶液不一定含,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碳酸根离子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或与氯化钡、氯化钙等反应生成沉淀,则气体法和沉淀法可检验,故A正确;
B.检验SO是利用生成硫酸钡沉淀,Ba2++SO=BaSO4↓,该方法是沉淀法,故B正确;
C.钠的焰色实验为黄色,可利用显色法检验,故C正确;
D.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可以用沉淀法检验氯离子,故D错误。
故选:D。
8.C
【详解】A.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呈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水解呈碱性的强碱弱酸盐溶液,A错误;
B.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除BaSO4外还有AgCl等,溶液中可能含有Ag+,B错误;
C.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溶液中一定含有Na+,C正确;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可能含有Ba2+、Ca2+、Mg2+等,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Ba2+的焰色为黄绿色,A符合题意;
B.紫色是K+的焰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B不符合题意;
C.黄色是Na+的焰色,C不符合题意;
D.砖红色为Ca2+的焰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钡,可能含有在或Cl-,故A错误;
B.先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化已经引入了氯离子,不能确定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故B错误;
C.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一定含Na+,但不能确定是否含K+,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否呈紫色,该溶液一定含钠盐,也可能含有钾盐,故C错误;
D.与OH-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NH3,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该溶液中含NH,,故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A.硝酸银溶液和三种物质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区分,A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和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和碳酸钾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象不同可以一次区分,B符合题意;
C.稀盐酸和氯化钠、氯化钡不反应,不能区分,C不符合题意;
D.石灰水和氯化钠、氯化钡不反应,不能区分,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1)Na+、NH、SO、CO
(2)Mg2+、Ba2+
(3) 否 Ag2SO4、Ag2CO3、AgCl均为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有无Cl-
(4)另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有Cl-
【分析】①向第一份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l-至少有一种,则无Ba2+;
②向第二份中加足量KOH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气体0.04 mol,说明有0.04 mol;
③向第三份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沉淀6.27g,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沉淀2.33g,说明有2.33gBaSO4、3.94gBaCO3,则含:,含:,根据离子互斥原则可知不存在Ba2+、Mg2+。再根据电中性原则,0.01mol、0.02mol负电荷总数共有0.06mol,0.04mol正电荷数为0.04mol,所以一定有0.02mol Na+,Cl-不确定。
【详解】(1)由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Na+、、、;
(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Mg2+、Ba2+;
(3)、、Cl- 都能和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实验①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否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答案为:否;Ag2SO4、Ag2CO3、AgCl均为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有无Cl-;
(4)检验溶液中Cl-:另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有Cl-。
13. 二 HNO3 有气泡冒出 CO32-+2H+=H2O+CO2↑ Ba(NO3)2 确定SO42-是否存在 AgNO3
【分析】(1)根据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确定检测结果正确与否。
(2)先用稀硝酸检验CO32-并将其除去,再加Ba(NO3)2溶液检验SO42-,最后用AgNO3溶液检验Cl-。
【详解】(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二次溶液中的BaCl2和Na2SO4、K2CO3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所以检测结果一定不正确。
(2)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HNO3溶液,其目的是检验CO32-并将其除去;如有CO32- ,则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第二步: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不能加AgNO3溶液,因为Ag2SO4微溶于水,SO42-和Cl-会同时沉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存在SO42-;
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存在Cl-。
14.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防止液滴飞溅 蒸发皿中产生了较多的固体 静置片刻,在上层清液滴加一滴氯化钡溶液,若出现浑浊或沉淀,说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若不出现浑浊或沉淀说明硫酸根离子已除完全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除去氯化钠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及过量的钡离子
【分析】(1)在蒸发结晶的过程中,还需进行的手动操作是搅拌,当蒸发皿中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2)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根离子是否除尽;
(3) 在粗盐提纯过程中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钠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及过量的钡离子。
【详解】(1)在蒸发结晶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液体飞溅,还需进行的手动操作是搅拌,当蒸发皿中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答案为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防止液滴飞溅;蒸发皿中产生了较多的固体 ;
(2)检验溶液中有无硫酸根离子最简单的方法是:静置片刻,在上层清液滴加一滴氯化钡溶液,若出现浑浊或沉淀,说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若不出现浑浊或沉淀说明硫酸根离子已除完全 ;除去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故答案为静置片刻,在上层清液滴加一滴氯化钡溶液,若出现浑浊或沉淀,说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若不出现浑浊或沉淀说明硫酸根离子已除完全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3)碳酸钠与镁离子生成碳酸镁沉淀、与钙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与钡离子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钙离子、镁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故答案为除去氯化钠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及过量的钡离子。
15. 加水搅拌(或溶解) ①②③⑤ 产生大量气泡 CO32— 足量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排除CO32—和SO42 的干扰
【分析】(1)根据“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和②过滤”分析,①为加水搅拌(或溶解)。
(2)溶解、过滤、蒸发浓缩时都需要使用玻璃棒。
(3)①用稀盐酸检验CO32-。
②检验SO42-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
③检验Cl-应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由于CO32-、SO42-干扰检验,所以先加入足量Ba(NO3)2将CO32-和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再用HNO3酸化的AgNO3检验Cl-。
【详解】(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还含有少量KCl和K2SO4等,K2CO3、KCl和K2SO4都是可溶性离子化合物,结合②为过滤,①为向草木灰中加水搅拌(或溶解),然后通过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答案为:加水搅拌(或溶解)
(2)溶解、过滤、蒸发浓缩时都需要使用玻璃棒;溶解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速固体的溶解;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蒸发浓缩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答案选①②③⑤。
(3)①加入少量稀盐酸,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泡,说明溶液中存在CO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2-=H2O+CO2↑。答案为:产生大量气泡 CO32-
②检验SO42-使用BaCl2溶液,由于CO32-与Ba2+也会形成白色沉淀干扰SO42-的检验,所以在加入BaCl2溶液之前应先加足量稀盐酸。答案为:足量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③检验Cl-应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由于CO32-、SO42-干扰检验,所以先加入足量Ba(NO3)2将CO32-和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再用HNO3酸化的AgNO3检验Cl-。答案为: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排除CO32-、SO42-的干扰。
【点睛】熟悉各种离子的检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检验离子时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如检验SO42-必须先加稀盐酸排除CO32-、Ag+等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检验Cl-必须加硝酸排除CO32-等的干扰,在同时存在SO42-时需先加足量Ba(NO3)2溶液将SO42-完全除去后再检验。
答案第6页,共8页
答案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