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滨湖区小学毕业考试建议试卷
语 文 2023.6
(本学科测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
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kuān wèi pí juàn yān zhī fēi fú
( ) ( ) ( )
gòng xiàn bào yuàn jiàn wēi zhī zhù
( ) ( ) ( )
二、选择题(1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宇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埋(mái)头 埋(mán)怨 B.蒙(méng)骗 蒙(měng)古
C.提供(gong) 供(gòng)品 D.脉(mò)脉 脉 (mài) 络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的一项是( )。
A.别出心裁 通宵达旦 B.司空见惯 不可思议
C.无济于事 心平气和 D.迫不急待 自作自受
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绝胜(远远胜过)烟柳满皇都 B.今乃掉(摆动,摇)尾而斗
C.非然(这样)也 D.莫(不能)知我哀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前往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说,“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与这句话意思相一致的一句是( )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①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②根据媒体调查,全球大多数大学生都在用ChatGPT写作业。
③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④“试图”这个词语可以省略,因为这样表达没有改变原文意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下列语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浣溪沙》通过描写清泉寺周围优雅的风光,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自己老去的悲叹。
B.阅读名著时,先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读的时候如果能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就更大了。
C.听了爸爸对这件事的分析,我豁然开朗,这可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表里的生物》一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表现出“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爱思考的孩子。
三、诗文积累(8分)
2023年5月30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精彩篇章。对此,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句子。
小明:30年里,面对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载人航天团队从未想过放弃,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啊!
小红:是啊,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中围神话照进现实,“嫦娥”登陆月球、“祝融”探测火星……刘禹锡笔下《浪淘沙(其一)》中的“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再是想象。
小芳:航天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技术革新,正如《礼记》所云:“__________,日日新,又日新。
小云:了解了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后,我觉得我们小学生也整珍惜时间,有所作为,毕竟时间一去不复返,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南:是的,我们要有志向,有梦想,敢创新,敢奋斗,成为国之栋梁!
四、情境运用(3分)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阅读,有人认为传统纸质阅读效果更好,有人则认为电子阅读效果更好。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至少从两个方面陈述你的理由。
阅读与理解
五、整本书阅读(6分)
1.《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运用第__________人称来写,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1分)
2.下列内容,对的打“√”,错的打“×”。(2分)
(1)在荒岛上,刚开始鲁滨逊主要的食物是野免子,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它们捉住饲养起来。 ( )
(2)鲁滨逊给野人取名“星期五”,是因为救野人的日子正好是星期五。 ( )
3.阅读《圣经》,带给鲁滨逊的影响是( )。(1分)
A.阅读《圣经》,给了他精神力量,让他拥有了精神支柱。
B.阅读《圣经》,帮助他平静内心,平安过日子。
C.阅读《圣经》,在灵魂上让他与文明世界保持联系,不会沦为野蛮人。
D.以上三条都对。
4.在荒岛上,鲁滨逊从一无所有到成为自己的国王。这样的变化,带给你什么样的影响?(2分)
六、文言文阅读(8分)
管宁割席①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②,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③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④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席:坐具、坐垫。②不异:没有不同。③轩冕:轩,大马车;冕,大礼帽。④废书:扔下书
1.下列语句,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放,歆/废书出观。
B.有乘轩冕/过门青,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C.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D.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2.文中“华捉而掷去之”,“之”在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2分)
3.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语句的意思。(2分)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4.文中的管宁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立场鲜明的人。(2分)
七、现代文阅读(26分)
材料1
种子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 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这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长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窄,它总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的盆花嗤笑。
1.为了说明种子的力量之大,文中作者运用了问题回答、__________、小草掀翻石块三个事例。(1分)
2.“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究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这段话中加点的词语说明了头盖骨的__________,目的是从侧面突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小”与“玻璃棚中养育的盆花”,不同之处有(1)__________;(2)__________。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有了阻力才有磨炼”,联系实际,说说这句话带给你的启发。(3分)
材料2
两角钱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再去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栗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予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模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险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作者:肖复兴,本文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举手之劳”的意思,一般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我”寄信差两角钱——( )——( )——小男孩让“我”难忘
3.文中两次写女服务员,一方面照应了短文开始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与小男孩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了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他的一只手揣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木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作者用细节描写小男孩掏钱的动作,写出了他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文中多次写到了男孩子的“笑”,结合短文内容,在表格空白处写出你的埋解。 (3 分)
男孩的“笑” “他”的心理 “我”的感受
似笑非笑 犹豫 感觉怪怪的
含羞 可爱的孩子 ( )
冲我笑了笑 热情 ( )
绽放笑容 ( ) 感到欣慰
6.关于“两角钱”,作者先写认为“我”应该还,后写“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分别是为什么?这样写好哪里?(3分)
表达与交流
八、习作表达(30分)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晴。”想一想,的确如此。
请你回顾一下近期的学习、生活经历,以“美,就在身边”为主题写一篇习作,向大家介绍你独特的经历和感受吧!
要求:1.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2.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字数在400字以上。
第 2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