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25 19:00:43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202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然而地球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km2的速度消失。森林减少会引起下列环境问题的是(  )
A.酸雨蔓延 B.白色污染加剧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加剧
2.(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为了能观察到花子房里完整的胚珠,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
A.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
B.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
C.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
D.用手将子房掰开,再用显微镜观察
3.(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空气中除了氮气和氧气外,还有其它物质
C.二氧化碳所占体积分数为0.03%,且恒定不变
D.空气质量主要用首要污染物情况来描述
4.(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20℃时,称取18g氯化钠固体倒于烧杯中,将一定量的水依次加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已经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34g
B.丙烧杯中溶液为饱和溶液
C.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丙>丁
D.丁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5.(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从A点开始熔化
C.该物质在从B至C过程能量没有变化
D.相同质量的该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固态比液态需吸更少的热
6.(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某公园内生活着大量的蛙类、蝴蝶、蝉、螳螂、黄雀等。下列关于这些动物生殖发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雄蛙高声鸣叫、雌蛙雄蛙抱对不是繁殖行为
B.螳螂和蝉都要蜕皮才能长大,是完全变态发育
C.黄雀的受精卵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D.蝴蝶的发育有四个时期,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7.(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下列图示中的实验,能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是(  )
A. B.
C. D.
8.(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9.(2022九上·象山月考)达尔文曾有过下列描述: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根据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三叶草→土蜂 B.三叶草→牛
C.土蜂→田鼠→猫 D.土蜂→三叶草→牛
10.(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现将t1时的该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t3,分析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有晶体析出,t2~t3无晶体析出
B.t1~t2无晶体析出,t2~t3有晶体析出
C.t1~t2和t2~t3均有晶体析出
D.t1~t2和t2~t3均无晶体析出
11.(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往往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小宁发现,在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上,常常能看到菜粉蝶的幼虫,而芹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叶上很难看到。为确定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否是先天性行为,小宁设计实验观察菜青虫的取食行为。为保证探究的可信度,下列菜青虫的发育阶段最适于选作初始实验材料的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2.(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夜晚有两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A和B,A比B高。他们分别站在路灯下,路灯O是光源,O'点是路灯在地面上的投影。A、B两人和点O'在同一直线MN上,如图所示。他们头部分别在地面上留下两个影子A'和B',相距a',当两人以相同的速度沿直线MN向右行进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地面上A'和B'之间的距离a'将(  )
A.不断减小 B.不断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3.(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已知氧气、氮气和氨气的沸点分别为:-183℃、-196℃和-33.5℃,将三种气体在常温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200℃,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
A.氨、氧、氮 B.氮、氧、氨 C.氮、氨、氧 D.氨、氮、氧
14.(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假设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为c,能正确反应三者关系的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15.(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实验室中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溶液未蒸干)。下列图像中,对实验过程中相关科学量变化情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16.(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图中甲、乙两图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乳的发育
B.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的发育
C.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的发育
D.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乳的发育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17.(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据陆羽《茶经》记载:”钱塘(茶)生天竺、灵隐二寺”,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名茶产区。如图所示,茶树的繁殖方式   (填”嫁接”“扦插”或”组织培养”),该繁殖方式的优点为   。
18.(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去年2月,美国卫星曾拍到南极出现”血雪”,雪像被鲜血染红了一样。实际上这并非是染红的血液,而是由于南极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导致生活在南极的南极冰藻大量繁殖。
(1)南极所有南极冰藻构成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如果没有了冰藻,南极将会寂寞孤寒,是因为南极生态系统   能力差。
19.(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
(1)电源左端为   极。
(2)若a与b的体积比值大于2:1,则原因不可能为______。
A.装置漏气 B.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C.还未完全电解 D.氧气与电极反应了
(3)图乙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则1体积的氢气燃烧需要   体积的氧气助燃。
20.(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莲藕肥厚可餐可药用,莲子也是一种很好的药材。
(1)莲子是荷花的种子,其主要是由种皮和   两部分组成。
(2)莲藕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
21.(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中国航天工程已达到新高度,很多技术与科学知识有关。
(1)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解决办法是:在火箭头部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进而   (填物态变化名称),能起到吸热并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2)”神舟十二号”飞船通过雷达与地面保持联系,雷达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飞船上采用了如图所示的高性能特种陶瓷材料,能有效提升冷却效果,使雷达上的各元件由于   (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而不被烧毁。
22.(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甲醛对蚕不同阶段发育速度的影响”,他们各取10粒蚕卵,将它们培养在甲醛浓度分别为0%、0.25%、0.5%的三个培养基上,记录的数据如下:
发育时长(天) 甲醛浓度 发育阶段 0% 0.25% 0.5%
从卵发育为蛹 6.33 11.01 13.67
从卵发育为成虫 11 15.69 18.33
(1)实验中用10粒蚕卵而不是用1粒蚕卵,其原因是   。
(2)分析表中数据,甲醛浓度对蛹期的时长的影响情况是   。
23.(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25%,可用以下方法实现:
(1)向此溶液中加入   g硝酸钾。
(2)蒸发掉   g水。
(3)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   g。
24.(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 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出了光的传播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让光束从高速旋转的齿轮的齿缝正中央穿过,经镜子反射回来,逐渐加快齿轮的转速,当反射光束恰好通过相邻的另一个齿缝的正中央时,测出有关数据,就可测出光的传播速度。实验测得齿轮每秒转动n周,齿轮半径为r,齿数为P,齿轮与镜子间距离为d,则齿轮每转动一齿的时间为   s,斐索测得到的光速c的大小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第25题4分,第26、27题各6分,共16分)
25.(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是测定某湖泊的能量流动的情况图解[单位:J/(cm2·年)]。请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J/(cm2·年)。
(2)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热能,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   。
26.(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实验室中检验氧气时小宁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70%(空气占3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多少呢?
小雅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宁在第-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收集前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1)根据实验所得到的数据,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中氧气体积分数至少为   %。
(2)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探究这一范围外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探究   范围外的实验。若要进一步确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下一步应该做的实验是插入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为   %的集气瓶。
27.(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只含硝酸钠和某一不溶性杂质。将其投入一定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所得结果如表:.
温度/℃ 10 40 75
剩余物质的质量(克) 201 132 72
硝酸钠溶解度见表:
温度/℃ 10 25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g 81 92 104 114 117 124 130 150 166
(1)该实验用水的质量是多少?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硝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3)欲完全溶解原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最低温度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环保与节能措施
【解析】【分析】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表达式
【解答】A. 酸雨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引起的,植物对酸雨没什么影响,A错误
B.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袋滥用,塑料难以讲解,会在土壤中残留,植物对白色污染没什么影响,B错误
C. 臭氧层空洞是由于氟氯烃的排放引起的,植物对臭氧层空洞没什么影响,C错误
D. 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超标引起的,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森林植物减少会引起温室效应加剧,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子房结构图如下
【解答】通过子房结构图可以看出,想要观察子房里完整的胚珠,应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胚珠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只要用放大镜观察就可以。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A、根据氧气有帮助燃烧的性质分析;
B、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及其含量不固定分析;
D、根据空气质量主要用空气质量指数来描述分析。
【解答】A. 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帮助燃烧的性质,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不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除了氮气和氧气外,还有其它物质 ,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所占体积分数为0.03%,但因含碳燃料燃烧、动植物呼吸等都会排放二氧化碳,所以含量会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空气质量主要用空气质量指数来描述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溶解度确定一定量溶剂中最多溶解氯化钠质量,从而确定所给氯化钠是否能全部溶解在对应溶剂中及溶液的饱和状态,结合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解答。
【解答】A.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 将18克氯化钠固体放入25克水中,得到乙溶液,固体只能溶解9克,所得溶液质量为34克,不符合题意;
B. 丙烧杯中溶液为18克氯化钠溶解5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不符合题意;
C. 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乙<丙<丁,则溶质质量分数乙<丙<丁,符合题意;
D. 丁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分析】晶体是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由固定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没有固定熔点。
【解答】A. 从图标中可以看出该物质熔化是温度保持在80℃不变,因此该物质是晶体,A错误
B. 晶体熔化需要达到熔点,且持续吸热,因此该物质是在B点开始熔化,B错误
C. 晶体熔化过程中要持续吸热,因此从B至C过程要持续吸热,C错误
D. 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加热时间表示,加热时间越久,吸收的热量越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固态(AB段)与液态(CD段),升高相同的温度,固态比液态加热时间少,吸收的热量少,D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解答】A. 雄蛙高声鸣叫是为了吸引雌性,雌蛙雄蛙抱对是在交配,故都是繁殖行为,A错误
B. 螳螂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判断是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是看是否由蛹期,螳螂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成虫,没有蛹期,B错误
C. 黄雀是鸟类,胚胎发育方式为卵生,营养来源来自于卵黄,C正确
D. 蝴蝶的四个发育时期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是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中有空气、水分、无机盐、有机物
【解答】A. 倒入水后会发现有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A错误
B. 加热后土壤的质量减少了,水分蒸发了,说明土壤中有水,B错误
C. 烧土壤后会冒白烟,有糊味,说明土壤中有有机物(腐殖质),C错误
D. 土壤浸出液加热蒸干后会有白色固体残留,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D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 生产者是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将二氧化碳传化成氧气。
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
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与大气能双向物质交换,即甲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故甲是生产者,丙摄取甲中的营养物质,因此丙是消费者,乙能将甲和丙分解,乙是分解者,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点一定是生产者。
【解答】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不能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起始一定是生产者。
故答案为:B
10.【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会使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分析。
【解答】将t1时的该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t3, t1~t2、t2~t3溶解度都大于t1溶解度,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D。
11.【答案】A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生来就有的行为,不需要通过后天学习就有的,是通过基因控制的行为。
【解答】由于要确定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否是先天性行为,故需要选作初始实验材料就应该是受精卵,故A正确,B、C、D错
故答案为:A
12.【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画出距离变化时的图像,标注对应的位置,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如图所示:
设A小朋友身高为a,灯高度为h,若A小朋友向前移动x,则影子向前移动x1,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解得由两个影子A′和B′,相距d′,以相同的速度行进时,
A小朋友影子与原影子的距离,
B小朋友影子与原影子的距离,
因为x1′>x1″,A比B高,即a>b,
此时影子d″=d′-x1′+x1″<d′。
同理,当两人头部的影子达到重合后,再继续远离路灯时,
因为A比B高,即a>b,
此时A影子会超过B的影子,
两者的距离变化为:先减小,后增大。
此题也可假设A,B两人站在一起,则A的影子比B长。两人一起往前走,由此可知,两人影子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增大。现在A站在B后,两人影子移动速度仍符合假设的规律,因此A的影子会先追上B的影子,然后再超过它。所以A'和B'的距离会先减小,后增大。
故选D。
13.【答案】A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分析】当气体液化时,率先得到沸点的气体先液化,据此判断液化顺序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混合气体降温时,依次到达沸点的顺序为-33.5℃、-183℃和-196℃,那么液化的先后顺序依次为:氨气、氧气和氮气。
故选A。
14.【答案】C
【知识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关系图可知,能量传递过程会散失部分能量,从而太阳能转化的能量并不能完全传递。
【解答】生产者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部分化学能贮存在体内,部分化学能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到空气中,消费者也会通过呼吸作用散失掉部分能量,因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要大于消费者利用的能量与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之和,即a>b+c,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溶剂不断减少,达到饱和状态过程,溶质质量不变,饱和后蒸发溶剂析出晶体,溶质减少,温度不变,物质溶解度不变分析。
【解答】A. 实验室中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溶液先变成饱和,溶质质量不变,达到饱和后再蒸发,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B.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C.随蒸发进行,溶剂质量不断减少,不符合题意;
D.开始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质质量分数在原有基础上增大,然后至饱和时保持不变,图示起点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大豆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玉米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解答】甲中胚和胚乳的体积都在逐渐增加,因此甲是单子叶植物,故甲是玉米种子的形成,玉米种子中胚乳的体积要比胚的体积大,故b是胚乳的发育,a是胚的发育;图乙是双子叶植物,故乙是大豆种子的形成,大豆中的胚乳会随着种子的生长逐渐减小,故d是胚乳的发育,c是胚的发育,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7.【答案】扦插;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 营养繁殖 (又称无性繁殖)是以母株的营养器官 (根、茎、叶、芽等)的一部分,通过分株、压条、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方法来培育新植株。 它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再生能力,以及与另一植物通过嫁接合为一体的亲和力来进行繁殖的。 用无性繁殖法获得的苗木称为营养苗。
【解答】如图所示茶树的繁殖方式是扦插,属于营养繁殖的一种,其优点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故答案为:扦插;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
18.【答案】(1)种群
(2)自动调节能力
【知识点】种群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草原生物数量和种类少.
【解答】(1)某一地区,同一物种的总和叫做种群,所以南极所有南极冰藻构成一个种群;
(2) 如果没有了冰藻,南极将会寂寞孤寒,是因为南极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差。
故答案为:(1)种群(2)自我调节能力
19.【答案】(1)负
(2)C
(3)0.5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正极产生气体为氧气,负极为氢气,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分析。
【解答】(1)电源械端产生气体体积大于右端,为氢气,连接电源负极。
(2) 装置漏气、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氧气与电极反应,都可能造成氧气体积偏小,a与b的体积比值偏大,水未完全电解不会影响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故选C。
(3)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即1体积氢气燃烧需0.5体积的氧气助燃。
故答案为:(1)负;(2)C;(3)0.5.
20.【答案】(1)胚
(2)胚芽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在种子萌发时,胚根先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解答】(1)莲子是莲花的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主要有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
(2)莲藕是植物的茎,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故答案为:(1)胚(2)胚芽
21.【答案】(1)汽化
(2)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2)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火箭头部的特殊材料,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而吸热,从而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2)飞船上采用了如图所示的高性能特种陶瓷材料,能有效提升冷却效果,使雷达上的各元件由于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而不被烧毁。
22.【答案】(1)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2)甲醛浓度对蛹期的时长基本不影响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 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变态的两种类型之一。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等3个时期的,叫做不完全变态;而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蜻蜓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过程,蝶、蚊则是经过完全变态而长成的昆虫。
【解答】(1)实验中用10粒蚕卵而不是用1粒蚕卵,其原因是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2)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从如图中可以看出来甲醛浓度对蛹期的时长基本不影响;
故答案为:(1) 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2) 甲醛浓度对蛹期的时长基本不影响
23.【答案】(1)20
(2)60
(3)6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及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1)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25%, 设需加入硝酸钾质量为x,则,解得x=20g。
(2)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25%,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100g×10%=(100g-y)×25%,解得y=60g。
(3)设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质量为z
100g×10%+50%z=(100g+z)×25%
z=60g。
故答案为:(1)20;(2)60;(3)60.
24.【答案】1/np;2npd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常用的单位是:m/s;km/h;
【解答】 (1)实验测得齿轮每秒转动n周,齿数为P,所以齿轮每转动一齿的时间为1/np;
(2)光运动的路程是2d,光走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是1/np;所以光的速度=路程/时间=2/(1/np)=2npd;
故答案为:1/np、2npd
25.【答案】(1)464.6
(2)单向的、不可循环的、逐级递减的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草原生物数量和种类少。 生态系统的成分有: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解答】(1)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464.6J/(cm2·年)。
(2)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热能,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的、不可循环的、逐级递减的;
故答案为:(1) 464.6 (2) 单向的、不可循环的、逐级递减的
26.【答案】(1)52
(2)33%~35%;34.5%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氧气体积,若瓶内未装满水,存有空气,空气中含有五分之一氧气分析;
(2)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及氧气体积分数取值,结合实验方案分析。
【解答】(1)由表中信息可知, 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时,收集氧气需40%体积,空气中含有约1/5体积氧气,则集气瓶中氧气体积分数至少为40%+60%×1/5 =52%。
(2) 由第二组实验现象及数据33%时带火星木条很这,35%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可以省去探究 33%~35% 范围外的实验。 若要进一步确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下一步应该做的实验应插入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为34.5%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1)52;(2) 33%~35% ;34.5%。
27.【答案】(1)由10 ℃ 升至40 ℃ 时,
硝酸钠固体多溶解201g-132g=69g,
由溶解度数据可知,
当100g水达到饱和状态时由10 ℃ 升至40 ℃ 时,硝酸钠多溶解104g-81g=23g,由此说明实验用水的质量为300克。
(2)40℃ 升温到75℃ 时,若达到饱和状态,300克水中多溶解硝酸钠质量为(150g-104g)×3=138g,
由剩余物质质量可知,实际多溶解质量为132g-72g=10 ℃时3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钠质量为81g×3=243g,
原固体混合物中含硝酸钠质量为243g+201g=60g,
说明剩余72克固体为杂质,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硝酸钠的质量是 243g+(201g-72g)=372g。
(3)6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24克,则300克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钠124g×3=372g, 欲完全溶解原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最低温度为60℃。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硝酸钠溶解度确定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物质质量,由温度变化时多溶解的硝酸钠质量确定出溶剂质量和混合物中难溶性固体质量,由此计算出混合物中硝酸钠质量及溶解时的最低温度分析。
1 / 1浙江省宁波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202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然而地球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km2的速度消失。森林减少会引起下列环境问题的是(  )
A.酸雨蔓延 B.白色污染加剧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加剧
【答案】D
【知识点】环保与节能措施
【解析】【分析】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表达式
【解答】A. 酸雨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引起的,植物对酸雨没什么影响,A错误
B.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袋滥用,塑料难以讲解,会在土壤中残留,植物对白色污染没什么影响,B错误
C. 臭氧层空洞是由于氟氯烃的排放引起的,植物对臭氧层空洞没什么影响,C错误
D. 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超标引起的,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森林植物减少会引起温室效应加剧,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为了能观察到花子房里完整的胚珠,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
A.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
B.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
C.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
D.用手将子房掰开,再用显微镜观察
【答案】A
【知识点】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子房结构图如下
【解答】通过子房结构图可以看出,想要观察子房里完整的胚珠,应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胚珠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只要用放大镜观察就可以。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空气中除了氮气和氧气外,还有其它物质
C.二氧化碳所占体积分数为0.03%,且恒定不变
D.空气质量主要用首要污染物情况来描述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A、根据氧气有帮助燃烧的性质分析;
B、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及其含量不固定分析;
D、根据空气质量主要用空气质量指数来描述分析。
【解答】A. 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帮助燃烧的性质,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不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除了氮气和氧气外,还有其它物质 ,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所占体积分数为0.03%,但因含碳燃料燃烧、动植物呼吸等都会排放二氧化碳,所以含量会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空气质量主要用空气质量指数来描述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20℃时,称取18g氯化钠固体倒于烧杯中,将一定量的水依次加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已经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34g
B.丙烧杯中溶液为饱和溶液
C.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丙>丁
D.丁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溶解度确定一定量溶剂中最多溶解氯化钠质量,从而确定所给氯化钠是否能全部溶解在对应溶剂中及溶液的饱和状态,结合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解答。
【解答】A.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 将18克氯化钠固体放入25克水中,得到乙溶液,固体只能溶解9克,所得溶液质量为34克,不符合题意;
B. 丙烧杯中溶液为18克氯化钠溶解5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不符合题意;
C. 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乙<丙<丁,则溶质质量分数乙<丙<丁,符合题意;
D. 丁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从A点开始熔化
C.该物质在从B至C过程能量没有变化
D.相同质量的该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固态比液态需吸更少的热
【答案】D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分析】晶体是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由固定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没有固定熔点。
【解答】A. 从图标中可以看出该物质熔化是温度保持在80℃不变,因此该物质是晶体,A错误
B. 晶体熔化需要达到熔点,且持续吸热,因此该物质是在B点开始熔化,B错误
C. 晶体熔化过程中要持续吸热,因此从B至C过程要持续吸热,C错误
D. 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加热时间表示,加热时间越久,吸收的热量越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固态(AB段)与液态(CD段),升高相同的温度,固态比液态加热时间少,吸收的热量少,D正确
故答案为:D
6.(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某公园内生活着大量的蛙类、蝴蝶、蝉、螳螂、黄雀等。下列关于这些动物生殖发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雄蛙高声鸣叫、雌蛙雄蛙抱对不是繁殖行为
B.螳螂和蝉都要蜕皮才能长大,是完全变态发育
C.黄雀的受精卵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D.蝴蝶的发育有四个时期,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解答】A. 雄蛙高声鸣叫是为了吸引雌性,雌蛙雄蛙抱对是在交配,故都是繁殖行为,A错误
B. 螳螂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判断是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是看是否由蛹期,螳螂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成虫,没有蛹期,B错误
C. 黄雀是鸟类,胚胎发育方式为卵生,营养来源来自于卵黄,C正确
D. 蝴蝶的四个发育时期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是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答案为:C
7.(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下列图示中的实验,能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中有空气、水分、无机盐、有机物
【解答】A. 倒入水后会发现有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A错误
B. 加热后土壤的质量减少了,水分蒸发了,说明土壤中有水,B错误
C. 烧土壤后会冒白烟,有糊味,说明土壤中有有机物(腐殖质),C错误
D. 土壤浸出液加热蒸干后会有白色固体残留,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D正确
故答案为:D
8.(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 生产者是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将二氧化碳传化成氧气。
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
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与大气能双向物质交换,即甲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故甲是生产者,丙摄取甲中的营养物质,因此丙是消费者,乙能将甲和丙分解,乙是分解者,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9.(2022九上·象山月考)达尔文曾有过下列描述: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根据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三叶草→土蜂 B.三叶草→牛
C.土蜂→田鼠→猫 D.土蜂→三叶草→牛
【答案】B
【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点一定是生产者。
【解答】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不能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起始一定是生产者。
故答案为:B
10.(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现将t1时的该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t3,分析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有晶体析出,t2~t3无晶体析出
B.t1~t2无晶体析出,t2~t3有晶体析出
C.t1~t2和t2~t3均有晶体析出
D.t1~t2和t2~t3均无晶体析出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会使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分析。
【解答】将t1时的该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t3, t1~t2、t2~t3溶解度都大于t1溶解度,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D。
11.(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往往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小宁发现,在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上,常常能看到菜粉蝶的幼虫,而芹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叶上很难看到。为确定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否是先天性行为,小宁设计实验观察菜青虫的取食行为。为保证探究的可信度,下列菜青虫的发育阶段最适于选作初始实验材料的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答案】A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生来就有的行为,不需要通过后天学习就有的,是通过基因控制的行为。
【解答】由于要确定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否是先天性行为,故需要选作初始实验材料就应该是受精卵,故A正确,B、C、D错
故答案为:A
12.(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夜晚有两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A和B,A比B高。他们分别站在路灯下,路灯O是光源,O'点是路灯在地面上的投影。A、B两人和点O'在同一直线MN上,如图所示。他们头部分别在地面上留下两个影子A'和B',相距a',当两人以相同的速度沿直线MN向右行进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地面上A'和B'之间的距离a'将(  )
A.不断减小 B.不断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画出距离变化时的图像,标注对应的位置,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如图所示:
设A小朋友身高为a,灯高度为h,若A小朋友向前移动x,则影子向前移动x1,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解得由两个影子A′和B′,相距d′,以相同的速度行进时,
A小朋友影子与原影子的距离,
B小朋友影子与原影子的距离,
因为x1′>x1″,A比B高,即a>b,
此时影子d″=d′-x1′+x1″<d′。
同理,当两人头部的影子达到重合后,再继续远离路灯时,
因为A比B高,即a>b,
此时A影子会超过B的影子,
两者的距离变化为:先减小,后增大。
此题也可假设A,B两人站在一起,则A的影子比B长。两人一起往前走,由此可知,两人影子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增大。现在A站在B后,两人影子移动速度仍符合假设的规律,因此A的影子会先追上B的影子,然后再超过它。所以A'和B'的距离会先减小,后增大。
故选D。
13.(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已知氧气、氮气和氨气的沸点分别为:-183℃、-196℃和-33.5℃,将三种气体在常温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200℃,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
A.氨、氧、氮 B.氮、氧、氨 C.氮、氨、氧 D.氨、氮、氧
【答案】A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分析】当气体液化时,率先得到沸点的气体先液化,据此判断液化顺序即可。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混合气体降温时,依次到达沸点的顺序为-33.5℃、-183℃和-196℃,那么液化的先后顺序依次为:氨气、氧气和氮气。
故选A。
14.(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假设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为c,能正确反应三者关系的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答案】C
【知识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关系图可知,能量传递过程会散失部分能量,从而太阳能转化的能量并不能完全传递。
【解答】生产者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部分化学能贮存在体内,部分化学能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到空气中,消费者也会通过呼吸作用散失掉部分能量,因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要大于消费者利用的能量与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之和,即a>b+c,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实验室中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溶液未蒸干)。下列图像中,对实验过程中相关科学量变化情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溶剂不断减少,达到饱和状态过程,溶质质量不变,饱和后蒸发溶剂析出晶体,溶质减少,温度不变,物质溶解度不变分析。
【解答】A. 实验室中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溶液先变成饱和,溶质质量不变,达到饱和后再蒸发,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B.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C.随蒸发进行,溶剂质量不断减少,不符合题意;
D.开始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质质量分数在原有基础上增大,然后至饱和时保持不变,图示起点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图中甲、乙两图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乳的发育
B.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的发育
C.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的发育
D.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乳的发育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大豆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玉米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解答】甲中胚和胚乳的体积都在逐渐增加,因此甲是单子叶植物,故甲是玉米种子的形成,玉米种子中胚乳的体积要比胚的体积大,故b是胚乳的发育,a是胚的发育;图乙是双子叶植物,故乙是大豆种子的形成,大豆中的胚乳会随着种子的生长逐渐减小,故d是胚乳的发育,c是胚的发育,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17.(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据陆羽《茶经》记载:”钱塘(茶)生天竺、灵隐二寺”,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名茶产区。如图所示,茶树的繁殖方式   (填”嫁接”“扦插”或”组织培养”),该繁殖方式的优点为   。
【答案】扦插;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 营养繁殖 (又称无性繁殖)是以母株的营养器官 (根、茎、叶、芽等)的一部分,通过分株、压条、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方法来培育新植株。 它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再生能力,以及与另一植物通过嫁接合为一体的亲和力来进行繁殖的。 用无性繁殖法获得的苗木称为营养苗。
【解答】如图所示茶树的繁殖方式是扦插,属于营养繁殖的一种,其优点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故答案为:扦插;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
18.(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去年2月,美国卫星曾拍到南极出现”血雪”,雪像被鲜血染红了一样。实际上这并非是染红的血液,而是由于南极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导致生活在南极的南极冰藻大量繁殖。
(1)南极所有南极冰藻构成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如果没有了冰藻,南极将会寂寞孤寒,是因为南极生态系统   能力差。
【答案】(1)种群
(2)自动调节能力
【知识点】种群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草原生物数量和种类少.
【解答】(1)某一地区,同一物种的总和叫做种群,所以南极所有南极冰藻构成一个种群;
(2) 如果没有了冰藻,南极将会寂寞孤寒,是因为南极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差。
故答案为:(1)种群(2)自我调节能力
19.(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
(1)电源左端为   极。
(2)若a与b的体积比值大于2:1,则原因不可能为______。
A.装置漏气 B.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C.还未完全电解 D.氧气与电极反应了
(3)图乙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则1体积的氢气燃烧需要   体积的氧气助燃。
【答案】(1)负
(2)C
(3)0.5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正极产生气体为氧气,负极为氢气,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分析。
【解答】(1)电源械端产生气体体积大于右端,为氢气,连接电源负极。
(2) 装置漏气、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氧气与电极反应,都可能造成氧气体积偏小,a与b的体积比值偏大,水未完全电解不会影响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故选C。
(3)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即1体积氢气燃烧需0.5体积的氧气助燃。
故答案为:(1)负;(2)C;(3)0.5.
20.(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莲藕肥厚可餐可药用,莲子也是一种很好的药材。
(1)莲子是荷花的种子,其主要是由种皮和   两部分组成。
(2)莲藕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
【答案】(1)胚
(2)胚芽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在种子萌发时,胚根先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解答】(1)莲子是莲花的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主要有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
(2)莲藕是植物的茎,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故答案为:(1)胚(2)胚芽
21.(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中国航天工程已达到新高度,很多技术与科学知识有关。
(1)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解决办法是:在火箭头部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进而   (填物态变化名称),能起到吸热并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2)”神舟十二号”飞船通过雷达与地面保持联系,雷达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飞船上采用了如图所示的高性能特种陶瓷材料,能有效提升冷却效果,使雷达上的各元件由于   (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而不被烧毁。
【答案】(1)汽化
(2)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2)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火箭头部的特殊材料,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而吸热,从而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2)飞船上采用了如图所示的高性能特种陶瓷材料,能有效提升冷却效果,使雷达上的各元件由于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而不被烧毁。
22.(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甲醛对蚕不同阶段发育速度的影响”,他们各取10粒蚕卵,将它们培养在甲醛浓度分别为0%、0.25%、0.5%的三个培养基上,记录的数据如下:
发育时长(天) 甲醛浓度 发育阶段 0% 0.25% 0.5%
从卵发育为蛹 6.33 11.01 13.67
从卵发育为成虫 11 15.69 18.33
(1)实验中用10粒蚕卵而不是用1粒蚕卵,其原因是   。
(2)分析表中数据,甲醛浓度对蛹期的时长的影响情况是   。
【答案】(1)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2)甲醛浓度对蛹期的时长基本不影响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 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变态的两种类型之一。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等3个时期的,叫做不完全变态;而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蜻蜓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过程,蝶、蚊则是经过完全变态而长成的昆虫。
【解答】(1)实验中用10粒蚕卵而不是用1粒蚕卵,其原因是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2)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从如图中可以看出来甲醛浓度对蛹期的时长基本不影响;
故答案为:(1) 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2) 甲醛浓度对蛹期的时长基本不影响
23.(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25%,可用以下方法实现:
(1)向此溶液中加入   g硝酸钾。
(2)蒸发掉   g水。
(3)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   g。
【答案】(1)20
(2)60
(3)6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及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1)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25%, 设需加入硝酸钾质量为x,则,解得x=20g。
(2)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25%,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100g×10%=(100g-y)×25%,解得y=60g。
(3)设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质量为z
100g×10%+50%z=(100g+z)×25%
z=60g。
故答案为:(1)20;(2)60;(3)60.
24.(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 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出了光的传播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让光束从高速旋转的齿轮的齿缝正中央穿过,经镜子反射回来,逐渐加快齿轮的转速,当反射光束恰好通过相邻的另一个齿缝的正中央时,测出有关数据,就可测出光的传播速度。实验测得齿轮每秒转动n周,齿轮半径为r,齿数为P,齿轮与镜子间距离为d,则齿轮每转动一齿的时间为   s,斐索测得到的光速c的大小为   。
【答案】1/np;2npd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常用的单位是:m/s;km/h;
【解答】 (1)实验测得齿轮每秒转动n周,齿数为P,所以齿轮每转动一齿的时间为1/np;
(2)光运动的路程是2d,光走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是1/np;所以光的速度=路程/时间=2/(1/np)=2npd;
故答案为:1/np、2npd
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第25题4分,第26、27题各6分,共16分)
25.(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如图是测定某湖泊的能量流动的情况图解[单位:J/(cm2·年)]。请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J/(cm2·年)。
(2)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热能,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   。
【答案】(1)464.6
(2)单向的、不可循环的、逐级递减的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草原生物数量和种类少。 生态系统的成分有: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解答】(1)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464.6J/(cm2·年)。
(2)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热能,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的、不可循环的、逐级递减的;
故答案为:(1) 464.6 (2) 单向的、不可循环的、逐级递减的
26.(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实验室中检验氧气时小宁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70%(空气占3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多少呢?
小雅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宁在第-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收集前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1)根据实验所得到的数据,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中氧气体积分数至少为   %。
(2)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探究这一范围外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探究   范围外的实验。若要进一步确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下一步应该做的实验是插入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为   %的集气瓶。
【答案】(1)52
(2)33%~35%;34.5%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氧气体积,若瓶内未装满水,存有空气,空气中含有五分之一氧气分析;
(2)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及氧气体积分数取值,结合实验方案分析。
【解答】(1)由表中信息可知, 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时,收集氧气需40%体积,空气中含有约1/5体积氧气,则集气瓶中氧气体积分数至少为40%+60%×1/5 =52%。
(2) 由第二组实验现象及数据33%时带火星木条很这,35%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可以省去探究 33%~35% 范围外的实验。 若要进一步确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下一步应该做的实验应插入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为34.5%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1)52;(2) 33%~35% ;34.5%。
27.(2022八上·慈溪开学考)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只含硝酸钠和某一不溶性杂质。将其投入一定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所得结果如表:.
温度/℃ 10 40 75
剩余物质的质量(克) 201 132 72
硝酸钠溶解度见表:
温度/℃ 10 25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g 81 92 104 114 117 124 130 150 166
(1)该实验用水的质量是多少?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硝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3)欲完全溶解原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最低温度为多少?
【答案】(1)由10 ℃ 升至40 ℃ 时,
硝酸钠固体多溶解201g-132g=69g,
由溶解度数据可知,
当100g水达到饱和状态时由10 ℃ 升至40 ℃ 时,硝酸钠多溶解104g-81g=23g,由此说明实验用水的质量为300克。
(2)40℃ 升温到75℃ 时,若达到饱和状态,300克水中多溶解硝酸钠质量为(150g-104g)×3=138g,
由剩余物质质量可知,实际多溶解质量为132g-72g=10 ℃时3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钠质量为81g×3=243g,
原固体混合物中含硝酸钠质量为243g+201g=60g,
说明剩余72克固体为杂质,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硝酸钠的质量是 243g+(201g-72g)=372g。
(3)6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24克,则300克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钠124g×3=372g, 欲完全溶解原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最低温度为60℃。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硝酸钠溶解度确定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物质质量,由温度变化时多溶解的硝酸钠质量确定出溶剂质量和混合物中难溶性固体质量,由此计算出混合物中硝酸钠质量及溶解时的最低温度分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