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7 综合练习
一 、选择题
1.以下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B.“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C.“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D.“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2.造成地球上气候差异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A.大气环流的影响 B.海陆分布的不同
C.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同 D.地形的千差万别
3.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庐山之所以能成为避暑胜
地,主要是由于( )
A.纬度因素的影响 B.地形因素的影响
C.海陆因素的影响 D.洋流因素的影响
4.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燕子低飞要下雨 ”,因为雨前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B.“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描述的是冷锋过境
C.“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海陆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D.“九月霜降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乾 ”,描述的气象灾害是寒潮
5.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 造成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6.如图表示“某地锋面天气图 ”,空气移动方向从③处向左移动,则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
白天同一时间气温最高的是 ( )
第 1 页(共 14 页)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每年 5 月 12 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属
于台州市频发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海啸 D.台风
8.据图分析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往盛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烧瓶上浇冷水后,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
B.图乙中,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
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
C.图丙中,冷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
D.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③
9."杭州气象台某日发布天气预报: “ 明天晴,东南风 3~4 级,阵风 5~6 级,明天白天最高温度 32℃ ,
明天早晨最低温度 26℃, 空气相对湿度 61%。"对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高和最低温度 ”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得
B.“东南风 3~4 级 ”可由风向标和风速仪来测得
C.“ 明天晴 ”,说明“ 明天云量少 ”受低气压控制
D.相对湿度越大, 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10.下图是我国夏季风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14 页)
A.图中所示, 东南季风由太平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我国大陆, 其气流特点是寒冷
湿润
B.夏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太靠北
C.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显著,我国东部分布着典型的季风气候, 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热带气候,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我们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多雨
D.季风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二 、填空题
11.观察下面的小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甲中,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 浇上冷水后,瓶内的水会沸腾的原因是 (2)在图乙中, 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了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 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
上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乒乓球没有落下, 应用的原理
是 。
(3)图丙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 。
(4)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 (填字母)。
12.下图分别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3 页(共 14 页)
A.
C.
B.
D.
(1)从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A.B、C、D 分别代表哪个城市?A ,B ,C ,
D ;
(2)四城市均位于我国 (填“季风区 ”或“非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
上的共同点是 ;
(3)比较四城市的气温资料可以看出:夏季南北温差 ;冬季南北温差 ;
(4)四城市中,1 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下的是 。
13.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的兴趣。某星 期天, 她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 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
的“ 区域—温度 ”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是 。
(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3)小丽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诗: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 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 ”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 释放出许多 ;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 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
上升较快; 三是城市的水面小, 水的 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 难以形成对流。
14.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 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下面是绍兴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 消息: 我市明天阴有小雨,西北风 4 级, 最高温为 22℃, 最低温 11℃。则:
(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 22℃, 应出现在 左右;
(2)该市该日的大气运动可用下图中的 (选填“ 甲 ”或“ 乙 ”)作为大气运动示意图。
第 4 页(共 14 页)
(3)绍兴市属于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 。
15.读“我国东部部分城市气候类型图 ”,回答问题。
(1)从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和温度配合的特点是: 。
(2)在 A.B、C、D 四幅图中, 与浙江杭州气候类型最为相似的是 图(填代号),造成 A 城
市与 D 城市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填“纬度位置 ”或“地形”)。
三 、${实验题}
${实验题内容}
四 、解答题
16.某兴趣小组同学,针对下图进行研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天避暑人们常选择甲乙两处避暑, 请你选择一处并说明理
由
;
第 5 页(共 14 页)
(2)乙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丙地是半荒漠,主要成因是 ;
(3)小张带着自制气压计登上了山顶,发现液柱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如用一个细玻
璃管在气压计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 管中水柱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17.材料一:2001 年 11 月, 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 图瓦卢,其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 他们对抗海
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败,并宣布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 举国移民到新西兰。
材料二:近 50 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使全球气温升高,
旱涝等灾害频繁。气候变化将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 对粮食和水安全等造成威胁。
(1)图瓦卢成为全球第一个“环境难民 ”国家,将其影响因素按因果关系填入方框内(填字母)。
A.二氧化碳增加
B.全球变暖
C.过度砍伐森林
(2)全球气温上升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还发生
等危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3)2009 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 中国向世界承诺:到 2020 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 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下降 40%至 45%。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两点可行性建
议: ① ; ② 。
第 6 页(共 14 页)
2.5-2.7 综合练习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A
【解析】多诗句谚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可以开阔视野, 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影响气候的因
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所以 A 选项错误;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 少 ”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故选: A.
2.C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洋流, 地形,海陆位置等。
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太阳辐射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
故选 C。
3.B
【解析】1、适合避暑的地方主要是在夏季的时候气温要低。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
一般海拔每升高 1000 米气温降低 6℃ , 一些高山往往在夏季时气温较低成为避暑的胜地;
2、气候主要受到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和季风等的影响。
由题中信息“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庐山海拔高 夏季时比平原处的气温低很多, 适合夏季防暑,这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B 选项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4.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指阳光、水、温度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其他生物, 解题时可以从
这方面切入。
A.在下雨之前,由于气流作用,即将降雨区域的气压会稍稍下降。如蜻蜓,都往地面附近聚集,燕子
也随之低飞捕食,因此“燕子低飞要下雨 ”,因为雨前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A 不符合题意;
B、由于晴天的夜晚云层较薄, 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温度较低, 易形成霜冻,故“天雨新晴, 北风寒
第 7 页(共 14 页)
彻 ”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冷锋过境, B 不符合题意;
C、“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由于海拔每升高 1 千米气温下降 6℃左右, 因此导致山上
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这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C 符合题意;
D、秋天九月一场早来的霜降,却使得“杜陵叟 ”可怜的愿望又一次成为了泡影, 地里的秋庄稼还没有
成熟就都被冻死而干枯了,因此描述的是气象灾害是寒潮,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5.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海南岛处于纬度较低的位置,属于热带地区; 而黑龙江处于纬度高的位置, 属于温带地区; 所以导致
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
故答案为: A.
6.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冷暖风控制下的天气情况, 锋是影响天气的重 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 交界 面叫锋面。锋面上天 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 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 锋, 常带来降雨、大风和 降
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 移动的锋叫暖锋, 常带来 降雨、气温升高。
图示中 2、3 位置区位为冷锋, 1、4 区位为暖锋。所以 1、4 区的温度肯定比 1、3 区的温度高。而 1
处明显天气晴朗,无云;;而 4 区目前则为阴天。故 1 区温度高。
故答案为 A.
7.D
【解析】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水、干旱、火山、地震、海啸等。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 该省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台风、洪涝,故 D 正确, ABC 不正确。
故答案为: D
8.D
【解析】本题考查了液体沸点, 大气压, 天气系统、天气图等知识,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进
行解答。
A:图甲中,往盛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烧瓶上浇冷水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
所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正确。
第 8 页(共 14 页)
B:图乙中,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气体从乒乓 球的上方流出, 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大于下方气体流速, 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 压强差使乒乓球受
到向上的托力, 不掉落下来,正确。
C: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 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 升过程中冷却, 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 那么可能带来雨雪天气。
冷锋移动速度较快, 常常带来较强的风。所以冷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
正确。
D: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 如要知道图中某点的风向, 先经此点画一条与等压线垂直的虚线, 这条
虚线的箭头指向气压较低的地方。由图可知, 只有②指向气压较低的地方, 故风向是②,错误。
故选 D。
9.C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相关的一些知识点,据此分析。
百叶箱里面有三支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普通温度计。风向和风速可以用风向标和风速 仪来测得。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低压控制下降雨。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
压的百分比。 相对湿度越大, 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
A.“最高和最低气温 ”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得, 故 A 正确。
B、风向可由风向标测得,风速可由风速仪测得,故 B 正确。
C、“ 明天晴 ”说明“ 明天云量少 ”,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故 C 错误。
D、相对湿度越大, 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故 D 正确。
故选 C。
10.D
【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影响我国 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是季风区,夏
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旱涝灾害。
东南季风由太平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我国大陆,其气流特点温暖湿润, A 不符合题
意;西北地区深居内陆, 距海洋较远,夏季风很难到达, 所以,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
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B 不符合题意;浙江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第 9 页(共 14 页)
冬季温和干燥,C 不符合题意; 季风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受季风影响, 我国东
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 符合题意。
二 、填空题
11.(1)烧瓶内气压减小, 水的沸点降低
(2)气体的流速越大, 气压越小
(3)降温、降水、大风
(4)B
【解析】 (1)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
(2)气体流速越大, 压强越小。
(3)冷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
(4)风从高压吹向低压。
(1)甲图中,冷水倒在烧瓶上,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压强变小, 水的沸点降低,所以刚停止沸腾的水又
重新沸腾;
(2)乙图中,从漏斗的上方吹气, 气体从乒乓球的上方流出, 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大于下方气体流速,
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 压强差使乒乓球受到向上的托力,不掉落下来。
(3)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 升过程中冷却, 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 那么可能带来雨雪天气。
冷锋移动速度较快, 常常带来较强的风。所以冷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
(4)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 如要知道图中某点的风向,先经此点画一条与等压线垂直的虚线,这条
虚线的箭头指向气压较低的地方。由图可知, 只有 B 指向气压较低的地方, 故风向是 B。
12.(1)哈尔滨; 北京;武汉;广州
(2)季风区; 雨热同期
(3)小; 大
(4)哈尔滨、北京
【解析】主要考查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4 个城市里面哈尔滨和北京纬度较高,因此其冬季的气温应低于零度, 有因为北京的降水高于哈
尔滨所以 A 为哈尔滨,B 为北京。剩下的武汉和广州,武汉纬度高于广州故其冬季气温应低于广州,所
以 C 为武汉,D 为广州。
第 10 页(共 14 页)
(2)这四个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所以属于季风区。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有夏季高温多雨, 故其共同
点是雨热同期。
(3)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夏季气温都在 25 左右,故其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小,其冬季气温, 哈尔滨在零
度以下,广州在 10 度之上,故其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4)从图中可以看出哈尔滨一月的气温在零度以下。
13.(1)农田;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 所以不易升温
(2)增大绿化面积
(3)热量;比热容;蒸发
【解析】 (1)根据“区域-温度 ”坐标图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 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该区域
温度低的原因;
(2)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多可以降低气温, 可以在“水 ”上做文章,如:增大绿化面积、建人工湖等; (3)从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分析: 城市多水泥、沙石,郊区多水,沙石比水的比热容小, 吸收相同的热 量, 沙石的温度升高多;水少,蒸发吸热少;另外,城市中机动车比较多,热机散发的热量也比较多。 (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农田;原因是水多,水的比热容又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
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使该区域气温较低。
(2)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增大绿化面积。
(3)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工厂、交通工具等排放大量的废气,给空气带来大量的热; 城市建筑材料 的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日照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较快; 城市水少, 水蒸发时吸收
热量少;建筑物较高,空气难以形成对流。
14.(1)午后两点
(2)乙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一天中最低的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最高的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甲是高压区,空气下沉,天气晴朗; 乙是低压区,空气上升,
阴雨天气;
(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 22℃,应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
(2)、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 空气干燥; 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 天空
第 11 页(共 14 页)
多云, 常形成阴雨天气。甲地中心空气从上往下流动, 气压较高, 天气晴朗; 乙地空气从下往上流动,
常形成阴雨天气;该市该日为阴雨天气, 为乙示意图。
(3)、绍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故答案为:(1)午后两点(2)乙(3)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5.(1)降水多气温高(或雨热同期)
(2)C;纬度位置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分析图形的能力, 及有关气候的知识。
(1)从图形的红笔部分可以清楚的看
到,我国东部地区在 7 月份的时候降水量大, 温度高。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夏季风给中国
东部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降水,同时, 由于海陆性质的差异,夏季东部季风区的气温较高,雨热同期;
(2)浙江杭州靠近东部沿海,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夏季年降水量较多,气温较高,要分析那幅图是 杭州就要比较降水的量 和气温的差别。就能解出此题。而气候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 位置, 地形,以及季风。本题中都为东部沿海,所以不是海陆位置,不是季风,而地形从本题根本不
可能知道。只有维度位置。我国东部沿海绵延几千里,维度位置不同。
(1)从分析中可以知道,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和温度配合的特点是降水多同时气温高(也就是雨热同
期)
(2)浙江杭州靠近东部沿海,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夏季年降水量较多,气温较高,降水的量多和气 温不会很低的差别, 符合的只有 C 图。题中都为东部沿海,所以不是海陆位置,不是季风, 而地形从 本题根本不可能知道。只有维度位置。我国东部沿海绵延几千里, 维度位置不同, 气温的差别比较大,
图中 A 最低气温-20 摄氏度, 而 D 为 10 摄氏度。故应该是纬度位置不同引起的。
故答案为:(1)降水多气温高(或雨热同期)(2)C ,纬度位置。
三 、${实验题}
第 12 页(共 14 页)
${实验题内容}
四 、解答题
16.(1)选甲,因为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外(选乙,
因为乙海拔高, 高度越高,气温越低,适合避暑)
(2)乙地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3)上升;上升
【解析】本题涉及到知识点主要有: 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 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 迎风坡降水量
多其植被是森林,丙地位于背风坡, 降水少, 多半荒漠景观; 拔升高大气压降低; 据此分析解答。
(1)选择甲处, 理由: 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所以
夏天海边比较凉爽;
选择乙处, 理由:乙处海拔高, 气温低, 也可以是避暑的地方。
(2)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其植被是森林, 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多半荒漠景观。
(3)带着自制气压计登上了山顶,由于海拔升高大气压降低,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将瓶内液体
压向外流动,所以液柱上升。
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气压计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 管口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加大,则管口处气压降低,
里面的气压大于外面,所以水柱将会上升。
17.(1)
(2)旱涝、粮食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
(3)多植树造林; 节能减排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解题时除了要结合所学内容外, 还要有一 种好的环保意识,低碳生活习惯.可从温室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和防治措施方面着手, 再结合自己的
生活习惯来回答。
(1)我们知道,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 以及过度砍伐森林会造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大增, 地球的气
温就会升高,地球就变暖,致使冰川消融,低地被淹;
第 13 页(共 14 页)
(2)全球气温上升不仅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还会产生旱涝灾害、粮食减产、水资源短
缺等危害, 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3)低碳生活的好做法有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寻找新能源、控制人口增长等。
故答案为:(1)
;
(2)旱涝灾害;粮食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3)多植树造林 ;节能减排。
第 14 页(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