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雨的四季 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
2.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学会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
2.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代文学中的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代:杜甫《清明》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 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
作者简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三、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花苞( bāo ) 棱镜( léng )粗犷( guǎng )
睫毛( jié ) 静谧( mì ) 莅临( lì )
干涩( sè ) 高邈( miǎo )池畦( qí )
吝啬( lìn sè ) 淅沥( xī lì )
咄咄逼人( duō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
高邈:高而远。邈,遥远。
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莅,到。
粗犷:粗野豪放。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四、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开宗明义,作者直接表明对雨的情感——喜欢雨。
第二部分(2-5):作者以时间顺序写出了雨在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特点, 表达 了对雨的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6-7):抒发对雨的赞美之情。
五、全文分析(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这句话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树以人的神态和动作,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2.“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这段文字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是如何写春雨的?
明确: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确切地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春雨过后万物生机盎然的景象。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上。
3.结合第③段,说说本段首句的“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明确: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4.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指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六、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小组推选一位学生作答。)
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明确:(1)更有韵律美。
(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3)“四季的雨”:单纯强调 “雨” ,显得呆板、生硬;“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柔情而生机
夏雨:热烈而粗犷
秋雨:端庄而沉思
冬雨:自然而平静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4.“春雨图” 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
明确: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七、本文主旨
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四季的雨的美,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八、文本特色
描写细腻,联想丰富。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总写对四季的雨的喜爱,然后分春、夏、秋、冬四个层面详细描写四季的雨的特点。在描写的过程中,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例如作者在描写春雨时,是这样描写的:“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里“滴”“挂”“牵动”的动态,“花苞”“彩棱镜”的色彩,“水珠子”“眼泪”的对比,无不处理得精细、巧妙,描绘出春雨清新、润泽、甜美的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课后作业
学完了课文后,班级开展了以“雨的诉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雨的诉说”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请写一段生动的话语,用拟人的手法,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
答案:我是快乐而沉静的雨。我从天空中飘落,伴着我快乐的足音,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我和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将柔嫩的脸轻轻地贴近土地,在泥土中消融。我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不知道你是否读懂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