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 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五蠹》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壹
选官制度
隋唐前的选官制度
西周
战国
汉朝
魏晋
世卿世禄制
血缘世袭
军功爵制
依据战功
察举制
依据品行
九品中正制
出身门第
阅读课本历史奏纵横,思考九品中正制因何产生?
(1)汉末社会动荡,人口迁移频繁,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2)地方士族操控选官制度,干扰人才选拔。
壹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下下 九品
下中 八品
下上 七品
中下 六品
中中 五品
中上 四品
上下 三品
上中 二品
九 品
八 品
七 品
六 品
五 品
四 品
三 品
二 品
一 品
→
→
→
→
→
中正九品
上上 一品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总之,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官品九品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会怎样评价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对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流弊有很大的作用;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局限性:无考核标准,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
壹
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壹
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影响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此制的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
——钱穆《国史大纲》
形成重学风气
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文化素质
公平竞争,扩大统治基础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美]丁韪良《西学考略》
选官制度走向成熟,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影响。
壹
选官制度
【课堂探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世袭制
(夏商周)
科举制
(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军功爵制
(战国)
察举制
(西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血缘
军功
孝廉
才能→家世
考试成绩
演变趋势
选拔标准:
选拔方式:
选拔原则: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
演变为学识、才能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
公平、公开
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
品评演变为考试
选官制度(时期)
选官标准
贰
三省六部制
中央官制的演变
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
。
贰
三省六部制
职能及运转
皇帝
提交上奏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同意后交予审议
审议政令
起草政令
执行
政令
通过
审议
封驳
政事堂
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初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723年改称中书门下。
贰
三省六部制
特点及影响
唐代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下,须加盖中枢、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三分相权
节制君权
职责分明,彼此制约
特点
影响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贰
三省六部制
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
。
①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衰弱;
②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益完备。
演变趋势
叁
赋税制度
均田制与租调制
调(人头税):帛或布
租(田亩税):粮食
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曹操创立租调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
以均田制为基础
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
(以均田制接受的土地为基础成年男子负担一定徭役)
征收标准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叁
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
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
税 封建国家依据自己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役 臣民向国家提供的义务劳动(更赋是一种代役税)
租 纳粟为租(田租)—— 土地税
庸 纳帛或布代役为庸 —— 代役税
调 纳帛或布为调 —— 财产税
进步之处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政府的赋税收入有所保障;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叁
赋税制度
两税法
玄宗之末,版籍(户口册)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 cù ] 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司马光《资治通鉴》
背景
内容
①“量出以制入”:中央政府先定额、再分配到各地征收。
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不分主户和客户,以现居住地编户交税;
③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④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土地兼并破坏均田制,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的财政收入锐降。
叁
赋税制度
两税法
思考:结合所学,两税法改革的积极作用。
①“量出以制入”:中央政府先定额、再分配到各地征收。
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不分主户和客户,以现居住地编户交税;
③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④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简化税收名目,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明确收税时间,减轻人民负担。
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明确各阶层税率,体现了社会公平。
叁
赋税制度
思考:结合问题探究部分,两税法的弊端。
无统一税额,各地税负不均
政府加征杂税,负担加重
以货币征税,币值不稳,负担加重
结果:
土地兼并严重,
贫富差距扩大,
两税法名存实亡
土地买卖合法化,土地兼并严重
人口流动不受限制,收税对象不稳定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变化:商周世卿世禄制——曹魏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创新:标准科学客观、方式公开公正、权力集中中央。
中央官制
选官制度
赋税制度
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变化:秦汉三公九卿制—汉武帝设中外朝—三省六部制
创新: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节制君权。
影响: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是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变化:魏晋租调制和均田令——唐前期租庸调制,后期两税法。
创新:从人丁到财产的流变,放松了人身控制。
影响: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和政府的赋税收入。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收入,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历代基本沿用。
课堂小结
制无美恶,期于适时
谢
感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