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6张PPT。新课程高考数学几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新课程高考的几个问题 指导思想是 “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录取人才,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
基本原则是“科学、公平、安全、规范”八字方针在高考中落实新课改理念,今年着重解决了三个认识问题 一是如何看待知识与学生思维活跃的关系
二是如何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考查能力
三是难度控制与新理念的关系 一是平稳过渡
各科总分应该不低于往年,各科的难度之和不高于往年
二是确保新课改的理念适度体现
关注选修课程考查方案的落实
适度体现“三维目标”的考查
以考纲为依据,绝不超出考试说明的 范围。避免试题有意无意地反映某一本教材的倾向性
注重探究性能力的考查 对高考的模糊认识 一是没有认识到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的不同
二是混淆了考试与招生的区别
三是混淆了社会价值取向和教育价值取向 各科分数相加按总分排队的录取方式是否科学? 对原始分的问题需要重新认识
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在命题阶段准确地控制试卷的相对难度
各科目分数是不同质的
国外在招生录取中没有各科分数相加按总分排队的做法
今后的高考在成绩的使用上应该采用类似于标准分的处理,或者类似ABCD的等级处理
考生个体在考生群体中的位置 高考的本质是什么? 高考的功能性本质是为高校选拔人才
社会性本质是给全体考生一个公平
哲学本质是妥协
高考是高中和大学的需求矛盾的统一和妥协 考试内容和要求的主要变化
函数与导数
算法与框图
推理与证明
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
三角函数与向量
应用问题与研究性学习
不等式选讲及其他
一、函数与导数复习要点
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单调性;反函数;幂函数
函数与方程(零点)和二分法
“三个二次”及方法
删去了“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
文科导数扩大范围和提高要求几类重点研究的函数(Ⅰ)若(Ⅱ)几类重点研究的函数性质.三个二次掌握求解含参数的二次函数在区间[m,n]上的最值问题;
掌握求解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在R或R的子集上恒成立的问题;
掌握求解含参数的二次函数在区间[m,n]上的零点个数问题。 (07年广东)已知a是实数,函数f(x)=2ax2+2x-3-a,如果函数y=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1.当a=0时,
2.当a≠0时,
(1)y=f(x)在[-1,1]有重根;
(2) y=f(x)在[-1,1]只有一个根;
(3) y=f(x)在[-1,1]有两个不同的根 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且 ,则方程 在区间(0,6)内解的个数的最小值是
A.2 B.3 C.4 D.5(安徽理11)定义在R上的函数二、算法与框图复习要点
(1)学习算法的目的是什么?
(2)设计算法的一般步骤
(3)算法的特点
(4)特别注意
在某程序中,变量a、b已被赋值,现要交换a、b的值,正确的算法语句是
A.a=b, b=a
B.a=c, b=a, c=b
C.a=c, b=a, c=a
D.c=a, a=b, b=c参考例题三、推理与证明复习要点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高中数学蕴含的七种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方法
转换与化归的思想方法
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
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方法
或然与必然的思想方法直接证明的逻辑方法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类比法、归纳法、放缩法等
间接证明的逻辑方法
反证法 常见的解题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坐标法、消元法、二分法、最小二乘法、五点作图法、割补法、等积法、导数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等
波浪线法、射影法、放缩法、判别式法、构造法、点差法、交轨法、迭代(倒推)法、累加与累乘法、错项法、裂项法、切化弦、角的变换等四、立体几何复习要点
几何直观能力
探究与证明 参考例题 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①正方体;②圆锥;③三棱台;
④正四棱锥(图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它最多需要小立方块数是
A.13 B.14 C.15 D.16
五、解析几何复习要点
删去了两条直线的交角
没有准线、共轭双曲线、统一定义
韦达定理是否超纲
整体要求降低 参考例题六、三角函数与向量复习要点
基本三角函数关系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及变换
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向量的分解(基底的思想)
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及应用 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向量分解法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七、应用问题与研究性学习 复习要点
随机抽样
独立检验
回归分析
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
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三个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起征点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起征点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此项税款按下表累进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起征点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起征点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此项税款按下表累进计算:
某人2007年12月份工资、薪金收入所得税额为95元.若执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假设此人月应纳税所得额和相应的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等标准不变,则他2008年3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是 . (广东文理18)下表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生产甲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x(吨)与相应的生产耗能y(吨标准煤)的几组对照数据.八、不等式选讲2.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及类型.3.有关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
反证法、数学归纳法
放缩法
导数法
构造函数法
图象法对高考数学复习的建议高考大纲和说明是命题的依据 主干知识和方法是试卷的骨架 应用和探究是新课改试题的特色 能力和创新是高考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