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单元复习课
一、归纳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战争 时间 签订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 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 战争 1894-1895年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比较近代两次农民运动
项目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不 同 点 背景 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剧
组织及 发展 有组织、有纲领,建立政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 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要活动在山东、直隶一带
斗争矛头 以反封建为主,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 以反侵略为主,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
对外态度 后期曾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方案 盲目排外
相 同 点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领导,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组织形式 利用宗教结社形式发动组织群众,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结果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作用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发散思维
1.近代列强四次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提示:(1)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腐败落后;中国综合国力的衰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等。
(2)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要坚持对外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2.近代两大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提示:(1)原因:
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对西方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②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2)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重任。
1.(2022·盐城中考)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自强运动的领导者没有一个完整的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下列企业的创办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2.(2022·烟台中考)据如图漫画可知,洋务运动 (C)
A.得到西方列强鼎力相助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2022·苏州中考)如图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可能是 (A)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13.1 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年
13.2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
……
13.3 争夺安南的中法战争,1884-1885年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北洋水师正式成军
C.邓世昌壮烈殉国
D.签订《马关条约》
4.(2022·大庆中考)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为“开拓万里波涛”,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突袭北洋舰队。随后双方在黄海海面上发生激战。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C)
A.林则徐 B.李鸿章
C.邓世昌 D.曾国藩
5.(2022·南充中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生存。西方列强在华取得的下列权益中,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B)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北京条约》的赔款额度大幅增加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6.(2022·连云港中考改编)对《时局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B)
A.有识之士开始受到刺痛
B.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C.曾国藩预感清朝的危亡
D.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7.(2022·烟台中考)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这些报刊的主旋律是(B)
A.有田同耕 B.变法图强
C.民主科学 D.驱除鞑虏
8.(2022·聊城中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D)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9.(2022·绵阳中考)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发展轨迹如图。图中A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A.列强侵华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北洋军阀统治
10.(2022·常德中考)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B)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11.(2022·台州中考)《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 (D)
A.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
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
C.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
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2.(2021·襄阳中考)【屈辱历程艰难探索】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表1)
时间 序号 事件
1839年 ①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 ② 鸦片战争
1851-1864年 ③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 ⑤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⑥ 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 ⑦ 戊戌变法
1900年 ⑧ 义和团运动高潮
⑨ 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 ⑩ 《辛丑条约》签订
(1)请你把表1中事件按表2主题进行分类。(填序号,每空填1个序号)
分类表(表2)
主题 事件(序号)
列强侵略 ②、④、⑥、⑨、⑩
中国人民的反抗 ①、③、⑧
探索近代化 ⑤、⑦
(2)结合所学知识,从④和⑤、⑥和⑦、⑧和⑨三组组合中,任选一组说明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开展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康有为等人发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任选其一即可)
(3)表1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新出路的近代化历程。第二单元 单元复习课
一、归纳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战争 时间 签订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 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 战争 1894-1895年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比较近代两次农民运动
项目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不 同 点 背景 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剧
组织及 发展 有组织、有纲领,建立政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 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要活动在山东、直隶一带
斗争矛头 以反封建为主,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 以反侵略为主,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
对外态度 后期曾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方案 盲目排外
相 同 点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领导,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组织形式 利用宗教结社形式发动组织群众,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结果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作用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发散思维
1.近代列强四次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2.近代两大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2)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重任。
1.(2022·盐城中考)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自强运动的领导者没有一个完整的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下列企业的创办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2.(2022·烟台中考)据如图漫画可知,洋务运动 ( )
A.得到西方列强鼎力相助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2022·苏州中考)如图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可能是 ( )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13.1 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年
13.2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
……
13.3 争夺安南的中法战争,1884-1885年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北洋水师正式成军
C.邓世昌壮烈殉国
D.签订《马关条约》
4.(2022·大庆中考)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为“开拓万里波涛”,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突袭北洋舰队。随后双方在黄海海面上发生激战。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邓世昌 D.曾国藩
5.(2022·南充中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生存。西方列强在华取得的下列权益中,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北京条约》的赔款额度大幅增加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6.(2022·连云港中考改编)对《时局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
A.有识之士开始受到刺痛
B.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C.曾国藩预感清朝的危亡
D.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7.(2022·烟台中考)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这些报刊的主旋律是( )
A.有田同耕 B.变法图强
C.民主科学 D.驱除鞑虏
8.(2022·聊城中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 )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9.(2022·绵阳中考)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发展轨迹如图。图中A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列强侵华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北洋军阀统治
10.(2022·常德中考)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11.(2022·台州中考)《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 ( )
A.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
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
C.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
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2.(2021·襄阳中考)【屈辱历程艰难探索】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表1)
时间 序号 事件
1839年 ①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 ② 鸦片战争
1851-1864年 ③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 ⑤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⑥ 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 ⑦ 戊戌变法
1900年 ⑧ 义和团运动高潮
⑨ 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 ⑩ 《辛丑条约》签订
(1)请你把表1中事件按表2主题进行分类。(填序号,每空填1个序号)
分类表(表2)
主题 事件(序号)
列强侵略 ②、④、 、 、
中国人民的反抗 ①、 、
探索近代化 、
(2)结合所学知识,从④和⑤、⑥和⑦、⑧和⑨三组组合中,任选一组说明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3)表1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