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6 08:1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教学设计
从远古时代到西周时期,从黄河两岸到长江之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历经二百万年的演进,逐 渐形成了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独特格局,并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夏商周文明薪尽火传,二里头的宫 殿座基上留下大夏的印痕、殷墟的甲骨文里记录了王权与神权的对话,宝鸡的何尊上刻录下最早的“ 中国” ,贯穿 三代的青铜铸造成就了东方文化的灵魂。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中国历史终于进入凡有 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列国变法、百家争鸣成为春秋战国时代的主旋律。秦王横扫六合、高祖布衣卿相、
汉武开疆拓土、光武中兴汉室, 伴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秦砖汉瓦堆垒起华夏文明崭新的高度。
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
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重点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点,以及中国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本课有两个学 习要点:一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要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这里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 存所做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从石器时代 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就无法充分 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它们两者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早期国 家与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国家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主要在于都是世袭王朝,具有职官、军队等国 家机器;不同点主要在于以部族联合或分封制为基础,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不同点是理解早期国家特 征的关键。由于夏朝缺乏直接资料,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主要在商朝、西周讲述。商朝讲述“ 内外服” 问题,亦可涉 及神权政治因素。西周主要讲述分封制,显示出其比商朝进步之处。在讲述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时,要求使用甲骨 文、青铜铭文及其文献记载等不同材料,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考古材料不仅包括 甲骨文、青铜铭文的载体---- 甲骨和青铜器, 更主要的还有史前文化遗址及其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它们都是所在时 代的物质遗存,甲骨文、青铜铭文更以文字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活动和思想,对于了解所在时代具有不可替代 的价值。相比之下,反映上古历史的传世文献,大都出于后人追述和概况,史料价值不免要打折扣。但考古材料 通常是零碎和散乱的,只有结合传世文献,才能对其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解读。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
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
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 百家争鸣” 的局面及其意义。
重点说明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本课有两个学习要 点:一是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二是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 百家争鸣” 的局面及其意义。这两个要点 均应置于春秋中国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的大背景下去认识。本课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 霸兼并、改革变法、经济发展、思想繁荣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内容在初中阶段都有涉及。高中学习的关键之处, 不在于掌握更多的史实,而是要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清上述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具体而言,从春秋到 战国,政治变动十分剧烈,经济又有大幅度发展,促使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统治者对传统治国方 式进行调整。兼并战争的日益激化,更加推动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富国强兵。这就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 然性。学习老子、孔子。重在掌握其中与时代变革有关的内容, 了解他们的思想是如何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有的放
矢” 的。对于“ 百家争鸣” 的局面, 应当在初中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所
代表的各学派的思想要旨,了解战国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这一重要背景,以及“ 百家争鸣”现象的历史意义。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
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重点说明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以及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第一个学习要点 是本课的重点, 这个要点的关键之处在于理解“大一统国家” 的这个概念。与前面专题中的“早期国家”相比, “大一 统国家”不仅仅在于版图覆盖范围更大, 更在于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 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 密,管理力度更为强化。学习这个要点,还需要注意历史发展的曲折性。秦朝虽然建立了大一统国家,但随着秦 朝的灭亡,其很多举措被质疑和否定,导致大一统国家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直到汉武帝时期,才通过对内对 外一系列措施充分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模式。第二个学习要点“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重要性没有那么 显著,与早期国家相比,大一统国家国力更加强盛,对社会的控制更加紧密,但统治缺乏弹性,平均寿命更短。 秦朝和两汉展现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主要模式,即亡于内部的社会矛盾,但具体又有不同,秦朝是危机
急剧爆发,两汉则是危机逐渐积累。农民起义或自发,或有组织,或利用秘密宗教。
三初高教材对比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 初中《中国历史》(上)
第1课 中 华文明的起源 与早期国家 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旧石器时代(元谋人、 北京人)、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彩绘陶器、 粟)、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丝)、龙 山文化(黑陶) 、红山文化(玉器) 、良渚文化(玉器) 、 私有制出现 2.从部落到国家:三皇五帝、炎黄联盟、禅让制、万邦时 代、二里头遗址与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 3.商和西夏:商朝迁都、殷墟遗址、甲骨文、内外服制度、 武王伐纣、分封制、国人暴动、共和行政、犬戎攻镐、东 迁洛邑、井田制、青铜铸造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 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 炎黄联盟、炎黄的发明、尧舜禹的 禅让、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 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 的分封制、国人暴动、犬戎灭周、 平王东迁;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如司母戊鼎、甲 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第 2 课 诸侯 纷争与变法运 动 1.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春秋五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战国七雄、华夏认同 2.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冶铁牛耕、水利灌溉工程(都江 堰、郑国渠、芍陂)、重要商业城市(临淄)、战国兼并 战争、各国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3.孔子和老子:儒家创立、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的教育 成就、老子的主要思想 4.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孟子思想、荀子思想、 墨家思想、法家思想、阴阳家思想、韩非子思想、百家争 鸣的意义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造福千秋的 都江堰;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第 3 课 秦统 一多民族封建 国家的建立 1.秦的统一:客观条件(民心所向、经济发展)、主观条 件(优势位置、历朝变革、商鞅变法)、远交近攻、秦朝 建立、征服南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中央集权(皇帝 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秦统一的 意义。 2.秦朝的暴政:穷奢极欲、征伐繁重、刑罚严苛、焚书坑 儒、二世昏聩。 3.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 义、楚汉之争。 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 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 争
第 4 课 西汉 与东汉——统 一多民族封建 国家的巩固 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 刘邦建汉、黄老无为、与民 休息、文景之治、汉承秦制、郡国并行、七国叛乱。 2.西汉的强盛:推恩令、刺史制度、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尊崇儒术、北击匈奴、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 3.东汉的兴衰:土地兼并、王莽改制、绿林赤眉起义、光 武中兴、外戚专权、党锢之祸、黄巾起义。 4.两汉的文化:《史记》与《汉书》; 汉赋与乐府诗;中 医药学、数学、造纸术等。 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 之治”;“推恩令” 的实施、“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盐铁专卖;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 巾起义;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 管理; 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 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
总结: 高中教材突出的是早期文明的多元性特征和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与秦朝之后大一统国家比较)
高中教材突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史实之间的内在逻辑,理解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特征。 高中教材突出的是秦朝大一统国家建立的意义,封建统治的主要特征,认识秦朝崩溃的历史原因。 高中教材突出的是两汉时期封建王朝兴衰的历史密码,分析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主要模式。
第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课时主题表达:文明薪火里的早期中国,多元一体下的国家治理
漫长的远古时代,各类石器的运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随 之中华文明形成了“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的基本格局,为夏商周三代的权力更迭和国家治理提供了重要前提。为 了治理好这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发展多样、文化多元的国家,统治者先后创造了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和宗法
制等早期国家治理模式, 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后世中央集权体制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主要内容分析
(一)重要史实概述
1.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源性、开放性、包容性、统一性,最后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2.良渚古城遗址充分证明了中国文明至少有 5000 多年的历史。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教材原文, 说
明还不能完全确定)。
3.夏商周时期,方国是由血缘亲属关系构筑起来的社会共同体,三个王朝的社会组织也是以血缘亲属关系构成的
氏族、部落为基础。
4.夏朝建立了公共权力,通过设置机构与职官对部族进行管理;商朝内外服制对方国控制力不强;西周分封制、
宗法制和礼乐制形成了天下共主格局,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严密。
(二)核心概念阐释:
1.文化与文明
教材在标题中提出了“ 中华文明”一词,又在第一子目提出了“文化遗存”一词。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考古学上的“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一段时间内有着共同文化特征的一群人所留下来的遗址或遗迹。新石器时 代没有文献记载,这些发现的部落没有名称去对应,于是考古学者就使用“文化” 的概念区别不同人类共同体创造
的东西。
“文明”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人类社会处于高级阶段的社会状态。界定文明最初的标准主要是文字、 青铜器和城市,但是由于东西方各个地区的文明具体表现不一,现在国际上通行的判断标准是,一个文化能不能
被称为文明,关键在于是否已经进入国家社会的形态,是否具有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和礼仪制度等。
2.早期国家
教材在标题中提出了“早期国家” 的概念。王和在《中国早期国家史话》中指出,早期国家,是指尚未发展 到纯以地域组织为基础而体现为地缘与血缘特征相结合国家形态的初始国家。中国的早期国家指的是夏、商、西 周三代,与秦朝以后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管理体制不同,这一时期的国家治理还呈现出氏族时期的一些时代特 点。沈长云在《上古史探研》也指出,这一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人们仍然生活在以血缘关系 为纽带的各种“族” 的网络中,血缘组织与政治组织的架构相互支撑并往往融为一体;作为成熟国家标志的地域组
织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仅仅在它的后一个时期有些萌芽。
(三)重要问题探究:
1.我国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教材没有明确指出我国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 但是教材中指出, “ 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 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距今 5800 年前 后, 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 5300 年以来, 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 文明阶段。良渚文化是世界公认的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之一。该文化已经出现了重大工程如水利工程、宫殿台基 等,还有大量玉器等,说明当时已经存在社会分工、阶级分化,而强制性权力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 良渚文化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说明文明正在形成(当然还没有最终形成)。陶寺遗址的意义也可以这样
理解。
2.国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教材指出, “考古学证明, 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 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 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这里提出了一个新观点, 就是将国家的形成作为文明诞生的标志, 而不是原来的将 文字、金属和国家三者作为文明形成标志。由于东西方历史发展有不同特点,国家的形成也有不同的表现,在我
国考古学界认为文字和金属等都是为国家政权服务的,可以包含到对国家的认识之中。
3.夏朝社会的管理途径是什么?
教材指出: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是最高统治者,在中央设立机构与官职进行管理(说明已经 是一个成熟的国家形态)。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说明血缘纽带依然牢固)。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区域实行直 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说明夏王没有直接控制地方部族的权力,而本 部族的管理也是通过血缘组织实现的, 这符合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上述表述夏朝作为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还不能完全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治理,只是初具了国家的样貌和形态。
4.怎样认识和理解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教材指出,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服” 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 内服”和“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动的 区域。内服指的是商王及其臣属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指的是附属国也就是方国联盟管辖的地方。 “ 内服” 、“外服”
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 臣服于商族的部落, 大多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了商王的中心地位。 以神
支配人,以神权强化王权,神权和王权合二为一,是商朝政治制度的典型特点。
5.怎样认识和理解西周的分封制?
教材第指出,面对比商朝更加广阔的疆域,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作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与 宗法制、礼乐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众星拱月、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严密。内容:分封对象 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等级序列,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作用:前 期:第一,形成一个疆域空前广阔的奴隶制国家。第二,国家权力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第三,加强了各民族之
间的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第四,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后期:诸侯争霸,走向分裂。
6.怎样认识和理解西周的宗法制?
教材指出,“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历
史纵横” 中解释了宗法制这个概念。
宗法制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紧密结合;3.等级森严,即天子—诸侯
—卿大夫— 士; 4.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兄弟关系/君臣关系; 5.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它们
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7.西周统治思想与商朝统治思想的区别是什么?
教材介绍了商纣王的残暴以及武王伐纣的情况,也介绍了西周国人暴动以及西周灭亡的情况,暗指两个王朝 均亡于暴政或者乱政,但是没有分析两个王朝的治国思想。从商朝时期留存的甲骨文来看,商王严格按照“神” 的 旨意行事, 几乎每事必卜, 说明当时的国家治理中比较突出神权与王权的结合。通过武王伐纣、商朝灭国等情况, 西周统治者意识到“ 民” 的重要性,提出了“天命无常”“敬天保民”等思想,开始从重神观念转向重人观念,这是人 类文明的重大发展, 对于当时凝聚各族力量形成心理与文化认同, 共建中华民族实体, 对于后世孔子、孟子的“仁”
与“仁政” 思想,以及历代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的治国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评价设计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1
1.通过历史年表或者思维导图梳理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的发展情况,知道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 中原核心的特点;知道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
阶段的基本状况,并进而理解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2.使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不同材料, 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 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3.知道早期中国曾经历了方国-邦国-王国的发展过程,并能够分析夏商周三代国家治理的特点。
4.感受我国境内远古文明的悠久灿烂,形成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2
1.通过分析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同样貌, 同时分析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三个阶段的基本特征,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2.能够运用教材内外的地图信息等,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特点,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
认识历史的重要性。
3.能够运用远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和传世文献等分析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
能够知道早期中国曾经历了方国-邦国-王国的发展过程,并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史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
对夏商周三代国家治理的政策、制度、特点、效果等作出解释。
4.能够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我国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星华璀璨,深化爱国情感,增进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3
1.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及其意义。
2.能够分析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变化, 分析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三个
阶段的发展变化,了解中国远古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发展特点。
3.能够利用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址文物及传世文献等,说明文明与国家的关联,利用夏商周时期国家治理的
政策、制度等说明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成因做出解释。
4.能够通过本课学习,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4
1.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及其意义。
2.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3.在对远古社会变化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材料做出对所探究问题的论述。如国家形成的标志
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早期国家形态不同于西方等。
4.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问题做出新的解释。如内外服制度、封邦建国制度、礼乐制、宗法制
等都没有摆脱血缘关系的影响,但也是历史向前演进的反映。
5.能够通过本课学习,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并对早期国家治理中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反思,从历史
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问题。
第 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课时主题表达战火中的社会变革,乱世中的国家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与华夏认同彰显了“从纷争走向融合” 的趋势,兼并战争中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民
族交融促进了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体现了“从动荡走向整合” ,既包含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调整,
也包含政治上的改革变法制度创新;百家争鸣蕴含着“从争鸣走向统一” 的导向,各派都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
案,为国家走向统一提供了蓝图。上述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从邦国向帝国深刻转型。
二、主要内容分析
(一)重要史实概述
1.春秋战国是早期国家(以血缘传承为基础)向成熟国家(以地域划分为依据)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领域的变 革诱发了社会巨变,血缘因素从国家政权中逐渐走出,集权制度随着局部统一而异军突起,最终迎来大一统的秦
汉时代。
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是中国从春秋时期向战国时期转型的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建立。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国家治理设计了一整套制度和治国方案,融造了中华文明两千
余年的意识形态,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二)核心概念阐释:
华夏
教材第 10 页指出,“春秋时期, 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 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 鲜血液, 更加稳定, 分布更为广泛” 。“夏”字在文献中最早见于周初, “华”字至迟出现于春秋, 两者含义始终处于 不断变化之中。春秋时期, 华、夏连称, 出现了“华夏”一词, 意指中国。华夏族不是与苗蛮、东夷等并列的族群, 不专指古代某一个部族或部族集团,也不是汉族的前身,而是一个复合概念,指的是中华民族。华夏观念的形成
促进了民族融合、强化了民族精神、有利于国家认同,也为大一统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重要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春秋战国经济发展与列国纷争的关系?
教材指出,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 发展进步。铁器的大量使用导致了生产关系变化、宗法关系解体:一方面传统的集体农耕被个体农耕所取代,一 方面社会各阶层升降变动日益频繁。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原来互不相连的诸侯国逐渐联系起来,领土不断扩张,矛 盾不断增多,大国吞并小国,相互征战兼并,此时周王室已经无力控制全国,势力衰微,形同虚设,以宗法分封 制度维系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整个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原有的血缘部族组织形态被成熟国家的形态所取
代。所以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原理是符合这一时期历史发展基本趋势的。
2.怎样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
教材指出,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
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华夏认同包括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从政治上看,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氏族逐渐融合而为民族,由于华夏文化相对先进,不断对外扩大,而且吸收了大量的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 更为广泛,“大一统”观念逐渐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为国家最终走向统一和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从文化上看, 在华夏族和戎狄蛮夷交融的过程中,各族人民对炎黄的崇拜不断凝聚起共识,认祖归宗、敬天法祖等思想得到广
泛传播,并最终形成华夏认同。
3.商鞅变法的成效为什么是富国强兵而不是富民强兵?
教材指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成效主要是“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其效 果不是“ 民富兵强” ?一方面,此次变法虽然发展了农业生产,但是人民并不能真正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因为一切 经济措施都是为了国家财政税收的增加,更有利于出兵征战。另一方面,商鞅主张“弱民” ,“有道之国,在于弱 民” ,而不是实现富民。商鞅认为“禁奸止过, 莫若重刑” ,笃信以刑治国, 他的军功爵制度、连坐制度、严刑酷法 等,莫不是为了严厉地管理国民、增强实力、强化武风。这种做法可以使秦国的国力迅速强大,为后来的统一奠
定了基础,但也导致了秦朝短命而亡,其中蕴含的历史教训值得后世学习借鉴。
4.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教材指出, “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
核心是“仁” “仁” 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涉及个人伦理、道德修养,是内向追求;道德自觉, 推己及人
以“礼”治国 实现“仁” 的途径是礼,涉及社会等级、秩序建设,是外向规范
调整“礼”和“仁” 的方法 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
以“德”治民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开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 的局面
世界观 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5.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教材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概述,不同于孔子的是,老子更重视从哲学层面探讨人性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核心思想“道”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道”永恒不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 ,追求天人合 一,摈除了 “天命” 的绝对权威
朴素辩证法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 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 具有 朴素辩证法思想
“无为” 强调顺应自然,倡导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
小国寡民 对人类社会发展持消极悲观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 时代
6. 道家思想的主要价值及其缺陷
意义:
(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其思想主张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及中国人的
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2)老子关于“天道”与“人道” 的论述,展示了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绚丽画卷,充满智慧和洞察力,对中华民族思
想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老子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 这恰好是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
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
局限:其辩证法忽略了事物转化的条件,必然走向不可知论;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社会发展持悲观态
度。
三、教学评价设计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1
1.能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2.能够辨识《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中的时空表达方式;在叙述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时,
能够运用恰当的时空表达方式。
3.在分析春秋战国社会历史背景时,能够依据史料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能够理解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各 国变法、百家争鸣等史实之间的内在关联;能够辨别教学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解释,如华夏认同的内涵、列
国变法的意义、百家争鸣的价值等。
4.能够表现出对春秋战国时期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与民族交融的认同和理解,认识本课的学习价值。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2
1.能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能够利用《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和史料对列国纷争加以描述;能够认识其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
环境因素对于列国争战、华夏认同以及各国变法的重要性。
3.能够尝试运用材料作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如,能分析出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是建立在工具改进、井田制
瓦解、分封制崩溃、制度变革等的基础上的。
4.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春秋战国转型的原因、特点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释,并能
够在叙述中将史实陈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
5.能够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对社会发展、民族交融、制度变革、思想解放的认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发展观。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3
1.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及其意义。
2.能够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这一时期的史事加以概括和
说明。
3.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如,战国中后期各国 变法频繁,思想活跃,这与列国纷争的残酷现实密切相关,而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军事制度、社会治理的全面
调整,为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转型创造了条件,说明变法符合历史发展大势。
4.能够判明春秋战国历史的进步意义,增强对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正确看待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社会转型与民
族交融。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4
1.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解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及其意义。
2.在对春秋战国列国纷争、改革变法与百家争鸣的分析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认识到上述各种现象均源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以及由此引发的土地私有、人口增加、阶级变动、诸国
交流等。
3.在对春秋战国社会转型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阐述以往的观点或提出
新的解释,如华夏认同是周边民族对先进华夏文化的认同,但并不代表其他文化低劣。
4.能够对春秋战国社会转型进行反思,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发展趋势,体现出正确
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第 3 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课时主题表达: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发展,集权制国家的矛盾与速亡
在群雄并起、各擅胜场的大争之世,偏居西北一隅的秦国忍辱负重、迅速雄起,最终实现了“六王毕,四海一” 的政治目标;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极大地改变了诸侯割据、列国分立的局面,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 又营造了“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的政治格局,使“大一统”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然而,原本雄心勃勃,意图沿袭万 代的强秦却最终落了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的悲惨结局,究其原因,无外乎暴政与急政交叠、严刑与酷法 绾联,枉顾民意、尽失民心。千年后,柳宗元感慨秦之亡“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必须增强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人本理念,居安思危、稳中求进的改革意识,让“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的理念植
根大地。
二、主要内容分析
(一)重要史实概述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统一”首先是疆域统一,是一个实体形态;“ 多民族”是这个实体
的政治组织形式; “封建” 不是“封邦建国” (分封),是疆域统一的实体的社会形态或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
2. 在秦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治理中,文书的作用非常重要,出土秦简堪称典型例证。秦朝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 文书传递系统, 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递到各地, 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维护了中央权威。
3.秦的灭亡主要源于严刑峻法的治国模式,过分依赖严刑峻法,特别容易使治理走向“暴政” ,迅速激化社会矛盾,
使社会治理走向其反面,客观上导致“短命而亡”。
(二)核心概念阐释:
1.大一统国家
教材引言中指出,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提出了“定于一” 的思想。从秦始皇采取 的一系列措施来看,他是显然要实现“ 大一统” 。“ 大一统”始见于《公羊传 · 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 也 。” 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后世因此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大一统”不 同于“大统一” ,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大一统国家不仅在于 版图覆盖范围更广,更在于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管理力度更为 强化。当然由于秦朝的灭亡,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直到汉武帝时期,才通过内外一系列措施充分巩
固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模式。
2.中央集权
教材“学习聚焦”栏目指出,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第 15 页第二段又指出,秦朝
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
中央政府的命令。
中国古代的政体主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中
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实行君主专制。
(三)重要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教材指出,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 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秦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因为秦是第一个完整建构起地理中国 认同、政治中国认同和文化中国认同的朝代。从地理上看,秦的统一大大拓展了“ 中国” 的范畴,使其具有明确和 完整的国家疆域概念;使“ 中国”具有法统意义, 成为“正统” 中国。从政治上看,确立了封建经济制度、经济政 策、经济法度,建立了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传统中国的认同基础。从文化上看,强化了各民族的身
份认同意识,而“书同文” 、“行同伦”等则构建了统一的价值观体系。
2.怎样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价值?
教材指出,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而且被以后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这里 需要理解的是,从先秦到秦朝,我国政治体制实现了从“天下共主” 到“天下独主” 的转变,具体表现为:第一,以
皇权为中心的权力格局长期存在;第二,国与家同治的治理模式长期稳定,政府岗位设置中有不少同时也为皇家
服务,充分体现出“家天下” 的特点;第三,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郡县制下各级官员均由皇帝铨选、任命、 考核,不能世袭,不能久任,又为“家天下”注入了一些“ 公天下”成分,基本杜绝了封君依恃土地、臣民、政权与
中央政府相抗衡的问题,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
3.怎样理解秦朝速亡的历史原因?
教材第“秦朝的暴政”一目罗列了秦朝在国家治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还引用了贾谊《过秦论》中“秦王…… 以暴虐为天下始” 的论述, 指出“秦的速亡与秦的暴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事实上, 史学界关于秦亡的原因看法 不一,有的认为是暴政、有的认为是急政、有的认为是暴政与急政叠加,有的认为秦朝的严刑酷法本身是违背法 家治国原则的(严刑、重刑理论并不必然导致暴政),还有的认为秦二世才是暴政的真正罪魁祸首。柳宗元曾经 明确表示“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政和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在分析秦朝速亡原因时还要关注到秦朝是从 春秋战国延续而来的,先秦时代长期留存的部族遗风、分封传统等历史惯性作用仍然对秦朝的统治有着重要的影
响。
三、教学评价设计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1
1.能够认识到秦朝实现国家的统一根本上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2.能够辨识《秦朝形势图》及相关史料中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在叙述秦朝实现统一、巩固中央集权以及暴政
而亡的史实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3.在分析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时,能够依据史料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能够理解国家统一、中央集权、民族 交融等史实之间的内在关联;能够辨别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解释,如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秦朝巩固中
央集权的各项措施、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等。
4.能够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2
1.能够认识到秦朝实现国家的统一根本上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2.能够利用《战国形势图》(前一节课)及相关史料对秦的统一进程加以描述,利用《秦朝形势图》和史料对秦
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以描述;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于秦朝实现统一的重要性。
3.能够运用《史记 · 秦本纪》等史料对秦朝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论证。
能够对秦朝迅速灭亡的深层原因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释,并能够在叙述中将史实陈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
4.能够从多种类型的史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增强民族认同
感和自豪感。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3
1.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秦朝统一和制度变革的过程及其意义。
2.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这一时期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比如,
秦国后期的变法改革、优越的地理环境、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实现全国性统一提供了重要前提。
3.可以利用近年来重大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秦代竹简对秦朝制度建设以及迅速灭亡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4.能够把握秦的统一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两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之间的历史联系,从统一
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认识秦朝统一和制度建设的意义,增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4
1.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秦朝统一和制度变革的过程及其意义。
2.能够利用《战国形势图》《秦朝形势图》等材料,在春秋战国这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认识秦统一的历史
必然性。
3.能够根据教材和《史记 · 秦始皇本纪》相关记载独立绘制秦朝大事年表;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
史料,并恰当利用史料论述秦制对后世的影响。
4.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假说或提出新的解释,比如,秦朝二世而亡是暴政还是急政
的结果,抑或是暴政急政综合作用的结果。
5.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秦朝统一和制度建设的意义,增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 4 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课时主题表达大一统国家的重建与恢复,集权制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两汉均起自于民间,恢弘于布衣,衰落于滥权,破灭于战火。高祖“起事” 、文景“无为” 、武帝“事功” 、光武 “ 中兴” ,几代帝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都对大一统国家治理做出了重大探索。尤其是武帝,尊儒术、立察举, 增内朝、强君权, 削藩国、设刺史, 通西域、平匈奴, 行专卖、搞均输, 从多方面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两汉兴衰, 源自外戚宦官轮流专权, 历代豪强垄断剥削, 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遥想汉人多闳放, 汉民族的诞生、
汉文化的恢弘,更成为大一统中国的真正凝固剂。
二、主要内容分析
(一)重要史实概述
1.汉高祖刘邦铲除异姓王并不是要消灭分封制,而是为其“天下一家” 的愿望铺垫道路。他认为秦朝短命而亡是因 为没有藩辅,所以在铲除了异姓王后,又分封了一批同姓王,意图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维护皇权。当然,他也采
取了一些措施预防诸侯势力膨胀,如中央直接任命王国的傅、相,节制地方军队等。
2.汉文帝时期贾谊上《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即令诸侯王之子孙,依次分割其父辈封地, “地尽 而止” 。由于文帝执行不力,作用有限。汉景帝时期晁错上《削藩策》,要求立即削藩,导致“七国之乱” 。景帝借 机“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 天子为置吏” ,还陆续颁令取消诸侯的租税收取权等。上述措施为汉武帝时期采取“推恩
令”最终解决王国问题奠定了基础。
3.汉武帝时形成“ 中朝” ,是决策机构, 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地方上,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
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解决了王国分裂叛乱问题。
4.汉武帝尊崇儒术而非独尊儒术。一方面, 董仲舒并没有明确提出“罢黜百家”这个名词, 而且儒家已经吸纳各派学 说,各派学说也吸收了儒学养分,无法真正“罢黜” ;另一方面,汉武帝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尊儒家为指导思想,同
时也兼采各派,特别突出了法治,即所谓“外儒内法”。
5.西汉时期已经在政治制度创建、中央集权强化和边疆区域开拓方面取得大量成果,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 并严重,赋税负担沉重,社会动荡不安,东汉统治者的关注点更多转向政治统治和社会矛盾的处理上,难以有所
建树。
(二)核心概念阐释:
1.汉承秦制
教材指出,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 。 “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 1)承袭秦朝专 制主义中央集制度;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为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全国分为 13 州,每州置刺史,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3)承袭秦朝 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归皇帝;4)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
的管理和控制。 ”汉承秦制" 的影响是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二)重要问题探究:
1.汉初为什么刘邦要实行郡国并行体制?
教材指出,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 ,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秦国故地与东方六国在制度和文化层面的深刻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刘邦建立汉朝后,有功之臣 多出身六国故地,为安抚功臣,调整利益分配,同时由短时间内郡县制的优势未能显现出来,汉初对秦亡的原因 认识也还不够深刻,故推行郡国并行制。同时汉初对郡国制也做出了很多调整,对分封制实施范围被严格限制在 六国故地的部分地区,诸侯国的面积、权力、官职等方面都有中央的明确限制。出于现实的不同考虑,郡国制的 实施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异姓诸侯王阶段,既有旧有诸侯的搅局,也有新封诸侯的威胁,刘邦为了维护政权的 稳定只能无奈妥协;同姓诸侯王阶段,中央集权制度还不成熟、官员选拔机制还不健全,现有官员仍然无法满足
中央集权统治的需求,因而他不得不以刘氏宗族代为统治各地。
2.怎样理解西汉初年各项制度和措施的历史影响?
布衣将相局面 出现 是指西汉开国诸臣中, 绝大多数“起自布衣” ,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 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 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重视母族亲属 关系 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 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 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 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儒士受到国家 重用 汉初, 重视“黄老之学” ,但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后, 儒士受到了重用, 几乎 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地方势力日益 强大 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 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3.汉代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教材指出,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那么汉代实行了哪些安抚边疆的政策?
第一,汉代实行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为他们提供相应的
物质保障,帮助其发展生产,受到匈奴部众的欢迎。
第二,中央政府实行屯田实边政策,积极扶持和发展边疆的农业,解决了大规模军事行动和来往人员的粮食供
给问题,使内地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传到边疆,也增进了民族交融。
第三,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
的交流和提高。
4.怎样理解西汉尊崇儒术带来的历史影响?
汉代 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民族 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 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 想武器
学术 文化 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 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主流 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5.东汉走向衰亡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第一,豪强地主田庄经济的恶性膨胀。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致使土地高度集中,还超额占有大量社会劳
动力,使田庄成为自给自足程度较高的经济实体,这股势力不断膨胀,拥兵自重,割据称雄,导致全国性混战。
第二,统治集团内部出现女后临朝、外戚专横、宦官专权与党锢之祸等现象交错并行的情况,政治局面混乱不
堪,影响大局面的稳定发展。
第三,统治者奢侈腐化现象恶性蔓延。东汉后期,朝廷奢侈腐朽的作风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败坏,奢侈性工
商业畸形发展,刺激农民纷纷离开土地,最终生产停止萎缩。
第四, 军事政策失误、军事力量削弱、民族关系紧张等, 使得边郡空虚、经济萧条现象频发, 加重了军费负担,
激化了阶级矛盾。
6.两汉文化具有哪些特点?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
从特点上看:
①内容博大,包括文学、艺术、建筑、史学、医学、科技等多个门类;
②名家辈出,包括司马迁、司马相如、张仲景、蔡伦等多位大家;
③成就斐然,《史记》、《汉书》、《神农本草经》、《九章算术》、造纸术等均具有开创性;
④气势恢宏:《史记》等各类作品宏大精深、质朴大气、昂扬向上。
从影响上看:
①作为华夏民族“核心文化” 的两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这是一个融合了多类型文化精髓的“大一统”
文化系统,是使民族统一、国家统一、多元文化走向一元文化的光辉典范;
②它揭示了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基础地位, 对家族观念、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具有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个性,
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 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理, 显示出文化的广泛性和适用性。
三、教学评价设计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1
1.能够了解两汉时期的历史分期方式,概述两汉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能够认识到两汉时期的繁荣盛世局面以及
恢弘文化成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2.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叙述汉朝再度实现统一、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及开疆拓土、尊崇
儒术等重要史实。
3.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说明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及表现;
在叙述过程中能将史实陈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
4.能够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2
1.能够了解两汉时期的历史分期方式,概述两汉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能够认识到两汉时期的繁荣盛世局面以及
恢弘文化成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2.能够把握两汉重大史事如黄老之术、文景之治、汉武集权、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专权、党锢之祸、军阀混战、
黄巾起义等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
3.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两汉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
的特点的合理解释。
4.能够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3
1.能够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唯物史观原理科学分析两汉中国社会起伏发展的历史
脉络。
2.将两汉时期置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具体时空背景下探究其历史意义,如黄老无为、文景之治、汉武崇儒、
光武中兴、东汉衰亡和两汉文化特色等。
3.能够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如两汉不同阶段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与手段。
4.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两汉兴亡的历史原因等作出合理的解释。
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增强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同时, 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更全面、
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问题。
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4
1.能够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唯物史观原理,科学分析两汉中国社会起伏发展的历
史脉络。
2.将两汉时期置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具体时空背景下探究其历史意义,并综合分析当时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
3.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并对统治者实行黄老无为、高度集权等政策的时代背景、政治目
的、策略内涵等进行合理论述。
4.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对两汉兴亡的历史原因等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5.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增强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同时,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
面、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问题。
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一体
(1)新石器时代多元一体的格局初步奠定。
①满天星斗—新石器时代中期,六大文化区系并行不悖。
②中原核心—新石器时代晚期,只有中原龙山文化维持在较高水平。
(2)战国时期,多元一体的格局正式形成。
①从商至战国时期,华夷杂处,相互交融。
②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正式形成。
(3)从秦代开始,大一统的政治巩固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2.源远流长
(1)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旧石器时代文明遗存)
(2)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遗存)
(3)五千年的古国。(中华文明的形成)
(4)两千多年的中华统一实体。(秦代以来的大一统局面)
二、先秦时期文明发展的阶段特征(距今约 200 万年前至公元前 221 年)
1.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1)基本线索:先秦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及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 社会的出现、发展和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
逐步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2)阶段特征:先秦时期,我国从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产生,阶级的出现和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促使中国社会
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2.具体表现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①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三个阶段。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
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②分封制和井田制。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政
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制日益崩溃, 封建制逐步形成, 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 变革。韩非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
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①远古时期: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处于刀耕火种阶段,逐步从狩猎、采集走向原始农业耕
作,生活从群居到聚族而居。
②夏商西周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有一定进步。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青铜器少量用于农业生产。
③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主体的封建小农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
①商和西周时期: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
从商朝开始的。
②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领域出现了繁荣局面。思想方面形 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教育方面,“学在官府” 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
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民族关系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逐渐形成,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展,各民族的华夏认同意
识逐渐增强,这为秦汉时期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秦汉时期文明发展的阶段特征(公元前 221 年至公元 220 年)
1.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1)基本线索:秦汉时期经历了秦朝、汉朝两个封建王朝,秦朝结束春秋战国诸侯混战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和东汉前期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2)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 会经济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巩固阶段,东汉后期出现
地方割据局面。秦汉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
2.具体表现
(1)政治方面
①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构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建立后,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着手采取措施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 ,创立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等,加强中央集
权。
②政权总体稳定, 但有不安定因素。先后经历了秦朝、西汉、东汉三个时期, 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 ,政权稳定, 秦、西汉、东汉政权的更替都是由于统治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在农民战争的打击下灭亡或名存实亡。但这些王朝
统治期间,也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如东汉后期的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
(2)经济方面
①秦朝统一后,通过统一货币、度量衡等经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产。
②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实行与民休息、恢复生产、轻徭薄赋的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 的良好局面;汉武帝时期,
通过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政策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北击匈奴奠定物质基础。
③东汉初年,汉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经济,因此出现了“光武中兴” 的安定局面。
(3)思想文化方面
①思想上: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
想。
②科技文化:科学技术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当时世界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等。史学、文学、艺 术各放异彩。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突破了东亚文化圈,远及欧洲和
非洲。
(4)民族关系方面
①秦朝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修筑万里长城,基本奠定了后世的疆域版图。
②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加强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开辟了丝绸之路。西汉在西域地区
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不断开疆拓土,加强了民族交融,进一步巩固了封建“大一统” 的局面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核心概念 课时 标题 课时主题
早期国家 第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产生与完善
第 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瓦解与变革
封建大一统国家 第 3 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初创与完善
第 4 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的巩固 重建与巩固
多元一体 薪火传承 民族交融 华夏认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