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6 06:4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上的水》复习教案
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分析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
一 课时教学过程(结合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或任务设计)
时长 活动/任务名称 活动/任务设计
20分钟 知识梳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一、水循环(类型、环节、意义)人类影响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通过跨流域调水与修建水库),降水和蒸发影响都非常小。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化改变原地貌形态使地面硬化、改变河道或使河流断流,雨季来临时,下渗减少,地下水补充不足,而地表径流增多,引起排水不畅,引发城市内涝。应对措施:增加下渗:透水砖、城市绿地、海绵城市等。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水的性质海水温度: 海水热量收入-太阳辐射;热量支出-海水蒸发分布规律:水平-自低纬向两极递减;垂直-自表层向深层不均匀递减。1000眯以下,水温受外界影响较小,温度变化很小,接近0度海水盐度:分布规律:自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递减影响因素:高盐度: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无河流注入;封闭海湾,与外界交换能力差;暖流经过加剧海水蒸发。低盐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有大量淡水注入;封闭海湾,与外界交换能力差;寒流经过,海水蒸发微弱。海水密度:影响因素:盐度——盐度越大,密度越大温度*(最重要)——温度高,海水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温度低,海水体积收缩,密度增大。分布规律:自赤道向两极密度增大 海水的运动波浪:风力作用产生影响:塑造海岸地貌;海洋能源;影响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巨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造成破坏潮汐: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力作用。影响:潮汐能,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等3.洋流:四、洋流(分布规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分布模式:四大渔场2.分类: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几个特别地方的洋流(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渔场、航海、污染、气候渔场:世界大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世界四大渔场分布如图27)航海:顺洋流速度快,逆洋流速度慢;污染:加快被污染海域海水的净化速度,但把污染范围扩大;气候: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对沿岸荒漠的形成有影响)。海洋与人类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产资源)种类: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②从海洋生物中还可以提取各种药品和保健品。2.海洋矿产资源(1)油气资源①储量: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③我国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可观。(2)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全球可燃冰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2倍。(3)滨海砂矿①定义:滨海砂矿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②分类③我国是世界上滨海砂矿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储量十分可观。3.海洋空间资源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1.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诸如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等。(1)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要比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和迅猛。(2)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生态环境。
10分钟 归纳提升 1.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归纳: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0分钟 典例示范 【补偿训练】 1、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1)~(3)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2)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 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 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1)D (2)B (3)C2、长江口盐度分布(夏季)(1)长江口至济州岛等盐度线明显向东北弯曲,推测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2)某潜艇在甲区域水下5米进行潜航训练,为保持潜航深度,难度最大的航向是哪个方向 为什么 答案:(1)径流。(2)东。东部的等盐度线密集,盐度变化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