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后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后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26 08:5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后题附答案
人教版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点燃篝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快散热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能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
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关于易燃、易爆物的生产使用和运输储存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存放时要露天存放,紧密堆积
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
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
D.生产厂房、仓库等与周围建筑物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4、下列对“火”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可以用嘴吹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会发生燃烧
D.扑灭森林火灾,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
5、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乙醇
6、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
A.甲烷和氧气 B.氮气和氧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7、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B. 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C. 都属于混合物 D. 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8、以下是根据--些反应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加热氯酸钾至熔化才有氧气放出,加入二氧化锰稍加热就放出氧气 催化剂
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C 用酒精灯加热小煤块不能被点燃,小木块能被点燃 着火点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物种类
A.A B.B C.C D.D
9、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能量变化 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②所有要高温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吸收热量③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环境保护 ①脱硫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②回收废旧金属对保护环境有利③工业“三废”需处理达标后排放
C.数字含义 ①Cu2+:一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②H2SO4: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③:化合物中镁元素显+2价
D.资源节约 ①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②提倡使用乙醇汽油③实验后用剩药品放回原瓶
A.A B.B C.C D.D
10、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在使用天然气的厨房内上方安装报警器
11、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
A.增加煤的用量 B.粉碎煤块
C.提供商锅炉的耐热性 D.减少空气通入量
12、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中的水沸腾起来,而纸船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 B.纸船不是可燃物
C.纸船没有和氧气接触 D.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13、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 D.②③⑤
14、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有①一氧化碳②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③氮的氧化物④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物质——构成的原子不同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二、填空题。
17、现在公交车上都要求备有灭火毯,该灭火毯在无破损的情况下能重复使用。若车内起火,在起火初期快速取出灭火毯,抖开后覆盖在火焰上,直至扑灭。
(1)灭火毯的灭火原理是  。
(2)请你推测,制造灭火毯的材料应具有            等特性。
18、家庭中使用天然气,曾经出现下列情景:
①某人深夜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查找泄漏原因并进行处理时,天然气因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爆炸。
②某人在封闭的阳台上使用天然气做饭,结果中毒死亡。
根据你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请分析情景①中发生爆炸的可能原因: 。(写一条)
(3)情景②中使人中毒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家庭使用天然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写两条)
        。
19、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
【答案】C 温度达到着火点
20、小天学完“燃烧的条件”之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甲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B中棉球不燃烧的原因是             。
(2)若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含量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21、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1)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与氧气反应放出的   ;有时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    燃烧。
(2)汽车用柴油是由    加工的产品,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    。
(3)你认为要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把工厂烟囱加高 ③燃煤脱硫
三、实验题。
22、小明利用下列装置对物质燃烧进行四个实验的探究,实验探究过程和观察记录如下:(资料: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实验操作及记录:
实验 操作 现象
实验一 根据装置图组装仪器,不点燃酒精灯 硫不燃烧
实验二 点燃酒精灯 硫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实验三 ①更换燃烧管(装有等量硫粉),挤压滴管A使产生的气体通过燃烧管,为了确定燃烧管中的空气已排尽,尾气处理接口C处应该与D装置的___________端用橡皮管相连(填字母),当看到D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可认为燃烧管内空气已经排尽。②点燃酒精灯 硫不燃烧
实验四 ①更换燃烧管(装有等量硫粉),拆除D装置,挤压滴管B,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②使气体通过燃烧管一段时间后,在C处______(填实验操作和现象),可认为燃烧管内充满了氧气。③点燃酒精灯 硫燃烧,发出了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实验分析及结论:
①对照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现象,小明同学认为硫燃烧发生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
②对照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现象,小明同学认为硫燃烧需要助燃剂。
③小明发现实验二和实验四的现象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可知反应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_有关。
23、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装置气密性良好)。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Ⅰ:点燃蜡烛,立即伸入瓶中并塞进瓶塞。
步骤Ⅱ:一段时间后,待蜡烛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到铝盒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Ⅰ中蜡烛点燃前后的现象,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步骤Ⅱ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蜡烛熄灭
B.蜡烛燃烧后瓶内还有少量氧气,但氧气浓度过低导致蜡烛熄灭
C.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提供热量,并利用生成物吸收二氧化碳
四、计算类综合题。
24、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若CO2转化为CH3OH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3OH+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 ;
(2)根据上述信息,请计算生成96g CH3OH时,消耗CO2的质量为多少?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后题附答案
人教版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点燃篝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快散热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能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B
2、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
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答案】A 
3、关于易燃、易爆物的生产使用和运输储存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存放时要露天存放,紧密堆积
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
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
D.生产厂房、仓库等与周围建筑物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答案】A
4、下列对“火”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可以用嘴吹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会发生燃烧
D.扑灭森林火灾,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
【答案】D
5、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乙醇
【答案】D
6、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
A.甲烷和氧气 B.氮气和氧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答案】D
7、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B. 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C. 都属于混合物 D. 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答案】B
8、以下是根据--些反应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加热氯酸钾至熔化才有氧气放出,加入二氧化锰稍加热就放出氧气 催化剂
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C 用酒精灯加热小煤块不能被点燃,小木块能被点燃 着火点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物种类
A.A B.B C.C D.D
【答案】D
9、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能量变化 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②所有要高温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吸收热量③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环境保护 ①脱硫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②回收废旧金属对保护环境有利③工业“三废”需处理达标后排放
C.数字含义 ①Cu2+:一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②H2SO4: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③:化合物中镁元素显+2价
D.资源节约 ①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②提倡使用乙醇汽油③实验后用剩药品放回原瓶
A.A B.B C.C D.D
【答案】B。
10、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在使用天然气的厨房内上方安装报警器
【答案】A
11、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
A.增加煤的用量 B.粉碎煤块
C.提供商锅炉的耐热性 D.减少空气通入量
【答案】B
12、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中的水沸腾起来,而纸船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 B.纸船不是可燃物
C.纸船没有和氧气接触 D.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答案】D
13、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 D.②③⑤
【答案】A
14、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有①一氧化碳②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③氮的氧化物④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15、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答案】C、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物质——构成的原子不同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答案】D
二、填空题。
17、现在公交车上都要求备有灭火毯,该灭火毯在无破损的情况下能重复使用。若车内起火,在起火初期快速取出灭火毯,抖开后覆盖在火焰上,直至扑灭。
(1)灭火毯的灭火原理是  。
(2)请你推测,制造灭火毯的材料应具有            等特性。
【答案】(1)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合理即可)
18、家庭中使用天然气,曾经出现下列情景:
①某人深夜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查找泄漏原因并进行处理时,天然气因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爆炸。
②某人在封闭的阳台上使用天然气做饭,结果中毒死亡。
根据你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请分析情景①中发生爆炸的可能原因: 。(写一条)
(3)情景②中使人中毒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家庭使用天然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写两条)
        。
【答案】(1)CH4+2O2 CO2+2H2O 
(2)打开电灯时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在空气中的天然气(或点蜡烛时,引燃混在空气中的天然气等合理答案) 
(3)CO 
(4)要注意通风,并把废气排到室外;要经常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答案合理即可)
19、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
【答案】C 温度达到着火点
20、小天学完“燃烧的条件”之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甲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B中棉球不燃烧的原因是             。
(2)若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含量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答案】(1)物质具有可燃性 温度没有达到棉球的着火点 (2)D
21、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1)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与氧气反应放出的   ;有时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    燃烧。
(2)汽车用柴油是由    加工的产品,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    。
(3)你认为要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把工厂烟囱加高 ③燃煤脱硫
【答案】(1)热能(或热量) 充分 (2)石油 酸雨 (3)①③
三、实验题。
22、小明利用下列装置对物质燃烧进行四个实验的探究,实验探究过程和观察记录如下:(资料: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实验操作及记录:
实验 操作 现象
实验一 根据装置图组装仪器,不点燃酒精灯 硫不燃烧
实验二 点燃酒精灯 硫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实验三 ①更换燃烧管(装有等量硫粉),挤压滴管A使产生的气体通过燃烧管,为了确定燃烧管中的空气已排尽,尾气处理接口C处应该与D装置的___________端用橡皮管相连(填字母),当看到D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可认为燃烧管内空气已经排尽。②点燃酒精灯 硫不燃烧
实验四 ①更换燃烧管(装有等量硫粉),拆除D装置,挤压滴管B,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②使气体通过燃烧管一段时间后,在C处______(填实验操作和现象),可认为燃烧管内充满了氧气。③点燃酒精灯 硫燃烧,发出了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实验分析及结论:
①对照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现象,小明同学认为硫燃烧发生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
②对照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现象,小明同学认为硫燃烧需要助燃剂。
③小明发现实验二和实验四的现象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可知反应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a 变混浊 H2O2H2O +O2
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温度达到硫的着火点 氧气的浓度
23、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装置气密性良好)。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Ⅰ:点燃蜡烛,立即伸入瓶中并塞进瓶塞。
步骤Ⅱ:一段时间后,待蜡烛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到铝盒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Ⅰ中蜡烛点燃前后的现象,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步骤Ⅱ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蜡烛熄灭
B.蜡烛燃烧后瓶内还有少量氧气,但氧气浓度过低导致蜡烛熄灭
C.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提供热量,并利用生成物吸收二氧化碳
【答案】(1)温度达到着火点; (2)4P+5O22P2O5; (3)BC。
四、计算类综合题。
24、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若CO2转化为CH3OH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3OH+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 ;
(2)根据上述信息,请计算生成96g CH3OH时,消耗CO2的质量为多少?
【详解】(1)H2O。
(2)设消耗CO2的质量为x。
CO2+3H2CH3OH+H2O
44 32
x 96g
x=132g
答:消耗CO2的质量为13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