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6 09:1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了解人物思维,加深课文理解。
2、了解人物“其人弗能应也”的真正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自相矛盾”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重点:了解人物思维,明确“其人弗能应也”的真正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是,体会到“自相矛盾”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自相矛盾》,感受古人思维。学生拿出复习任务单,由小班长带领同学们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既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又能够让学生在复习中巩固知识、发现问题,顺势进入新的学习与思考。
二、温故而知新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楚人说他的盾最坚固,那么矛就不是最锐利的;可是他又说他的矛最锐利,那么盾就不是最坚固的了。这不就互相冲突了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进入新环节的学习,顺势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思维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教师创设情境,带着同学们穿越时空,来到楚国的集市,师:“话说这楚国集市可谓人来人往,只见那商人吆喝声声高,行人熙攘好物挑,好一番热闹景象。同学们,让我们聚焦这边。”一生(楚人):“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任务一: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么说?师:楚人的这番吆喝吸引了你们的围观,看到这样一味夸赞他盾与矛的商人,你们中最善于思考、最具智慧的谁,不禁会问什么?指生回答,“以子之矛之盾,何如”。适时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带着表情与手势回答。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与文本发生对话,了解人物思维,深入其中,而且适时加入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任务二:如果你是楚人,你会怎么办?指名让第一位学生(楚人),说一说此时的他的状态,预设:其人弗能应也。”课件出示文中的图片,结合理解,让学生用四字成语来概括当时楚人的状态,比如:面红耳赤、目瞪口呆、哑口无言......并随机采访学生,为什么会这样的状态,这就是“其人弗能应也”的真正原因。面对此情此景,都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议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时而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在学生你来我往的交流中,走进人物的内心,真正了解了“其人弗能应也”的真正原因,达到教学目标。
任务三,如果是你,你如何来卖矛和盾。请同学们坐着时光穿梭机回到了2022年,为了让生意兴隆,你会怎么卖?给大家表演一下或说一下,展示你高超的商业头脑。预设:一天只卖一种,来夸赞;拿别人家的盾来夸赞自家的矛拿别人家的矛来夸赞自家的盾......
在了解思维,理解文本后,说一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人生道理。世界上不可能同世存在无坚不摧的矛和牢不可破的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搞清楚事物的逻辑关系,不能相互抵触,要实事求是,三思而后行。请同学们带着理解,尝试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在理解了人物思维、深入理解文本后,说一说如果自己卖,应如何做,发挥每一位同学的想象空间,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真正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这一大环节,通过情景再现,与文本对话的形式,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课堂,走进人物内心,了解人物思维,感受人生道理。同时,本环节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出现,较好的体现出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
四、拓展提升,深化主题
课件出示《韩非子》里的另一篇寓言故事《文侯守信》,让学生用学过的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了解故事内容,走进魏文侯,了解他的思维过程,说一说魏文侯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从中懂得了什么。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既体现了学习迁移,用学到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又能够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加以巩固。
五、当堂达标,及时反馈以古借古,可以论今。
“不可同世而立”的其实远不止楚人自夸矛和盾,在你们的生活中,还遇到过这样的人和事吗?你应该怎么去处理呢?拿起笔来写一写,并用“和,不可同时而立。”来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整节课,始终以“思维为主线”,用小练笔得形式,可以感受学生得思维过程,并且锻炼了同学们得表达能力,真正检测同学们本节课掌握情况。
六、推荐阅读韩非子的文章大多直接作为策文呈现给国君,文章多是他的谏策之言,有很强的针对性,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方法,阅读其他寓言文言文,走进这些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收获更多深刻的道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得设置,再次体现学习迁移,通过阅读,开拓眼界,提高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