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4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4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6 09:1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
选拔与管理
此碑共计198块,记载着五万一千六百二十四名进士的姓名、籍贯以及他们的名次。现存于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进士题名碑
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和选官的制度。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主要有德才、门第之分),但它们有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封建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世官制(世卿世禄制)是夏商周至春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高官世代相袭,官位与血缘结合,与奴隶社会的宗法制、分封制相适应。
世卿制即按照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官职,从最初实行的“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到后来的“嫡长子继承制”,都是把血缘关系作为官员选拔的唯一标准。在“嫡长子”继承制下,国家还设立了贵族学校,为未获得继承的其他贵族子弟进入官僚统治阶级提供途径。
——郝玉明《先秦时期的世官制》
衰败:世官制本身的腐败性;各诸侯国为了争霸需要选拔人用有才能的人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2、春秋战国时期——举荐和军功制
李悝相魏文侯时说:“为国之道 , 食有劳而禄有功 , 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秦穆公五张羊皮赎百里奚
毛遂自荐
鲍叔牙举荐管仲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3、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
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人善其所私学,闻令下,则各以其私学议之。臣请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学者,以吏为师。
——《史记·李斯传》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把思想的传授权和裁决权交由吏来执行,目的是在思想领域杜绝"异端",统治舆论,实现文化专制。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4、两汉——察举制
科目
察孝廉
举茂才
明经
常科
贤良方正
特科
明法
讲求孝行、廉洁。
超群逸伦、智略出众人才。
德才兼备,正直不阿。
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明习法令。
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察举制指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特点: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各级主要长官手中,科目由皇帝制定;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开儒学取士之先河;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并重;有固定的时间、地域、名额规定。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适应汉武帝时代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保障官员来源和素质,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秩序。
东汉中后期察举制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成为世家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评价:
知识拓展:两汉的其他选官方式
征辟: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又称"辟除"。
积功劳为官:官员累积的功劳详细记于功劳簿上,这在当时称“伐阅”。功绩、勤务的计算有着细密的制度规定,汉简功劳文 书中常见“功”、“劳”等记载;“功”与“劳”之间存在折算关系,积四岁劳为一功。积功劳的结果,便是据此升迁。
赀选:除有市籍的商人外,凡向政府缴纳一定资财的,可自备车马到京师长安等候政府选用。后凡出钱捐官都称"赀选"。
5、魏晋——九品中正制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②内容:设置中正官→品评人物→按品授官
③评价:
A.积极: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极: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重家世,轻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九品中正制与魏晋门阀政治
门阀士族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一个阶层专称。东汉世家地主是其前身,以庄园经济为基础,在占有大量兼并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础上,通过垄断学术和把持选官制度,形成累世经学,世代高官,"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
门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
兰亭修褉·曲水流觞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6、隋唐——科举制
背景:
①九品中正制弊端丛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②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雁塔题名
积极:
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消极: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阻碍中国科技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 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 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 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推动世界 文明 早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宋代科举制的完善
糊名
锁院
誊录
北宋的科举考试克服了创始初期不够完善的缺点,体制日渐细密周全,日益客观化,为了确保能够通过科举来公平取士,从而选拔真正的人才,北宋统治者制定了更加严密完善的科举考试的程式。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在当时对北宋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北宋建立的完善的科举考试程式直接为后世所采用,元、明、清三代的科举制度基本都是以此为蓝本建立的。
——李剑波《试论北宋科举考试规程的改革与完善》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唐宋变革论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唐宋变革或者说是从中世向近世的转移应根据“贵族政治的衰颓和独裁的兴起”这一点,而从贵族政治进入君主独裁政治则是任何国家都能看到的自然顺序,是世界史的普遍现象。
在中国唐宋时期“贵族的失势的结果,使君主的地位和人民较为接近,任何人要担任高职,亦不能靠世袭的特权,而是由天子的权力来决定和任命”。
其承认唐宋间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飞跃,包括王权加强,贵族政治衰落,门第观念弱化,社会经济繁荣,人身控制松弛,人身自由加强等,这些要素都推动中国历史走向“近世”。
唐→宋 中古→近世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7、元朝科举制的衰落
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提高,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
从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开始,整个元代存在的年间,其中开科取士不过断断续续的47年,共16次,自延幼二年至元代灭亡,共取进士1135人,……科举入仕者只占元代官员比例的1/22。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①考试的流程:乡试-会试-殿试
②内容:四书五经
③形式:八股取士
④评价:思想专制,不利于个性发展
8、明清科举制的成熟与僵化
科举考试必须按照宋儒的传注,写作教条的、死板的八股文,以功名利禄来僵化人们的思想。注重的是背诵千篇一律的高头讲章,写作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的八股文,那些举人、进士,大多并无真才实学。这种使人别无选择的愚民政策,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专制。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问题。
南北分卷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科举制的废除:
1898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诏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至此正式废除了。
以士农工商四大社会群体为基本要素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在自身演变出现危机时,恰遇西潮的冲击而解体,拉开了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序幕。废科举的社会意义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上升性社会变动取向,切断了“士”的社会来源,使士的存在成为一个历史范畴,直接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
——罗志田《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
朝代 选官制度
西周
战国、秦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明清
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世官制(血缘)
军功制(军功)
察举制(品德才能)
九品中正制(家世门第——家世)
科举制(才学)
科举制僵化(八股取士)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发展为才学
选官原则:逐步严密化、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选拔方式:由推选发展为公开考试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1、秦汉时期:上计制
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流程:
户口垦田
钱谷入出
盗贼多少
县、侯国
中央
御史审核
郡国汇总制成计簿
郡、王国
考核内容:土地人口,财政收支,社会治安
江苏尹湾汉墓木牍《集簿》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2、隋唐时期
考核部门
考核方式
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
尚书省的吏部
地方报告中央,
皇帝遣使巡查州县
品德才能,四善二十七最
评定分三等九级,确定官员升降与奖惩。
.....四、礼制仪式,动合经典,为礼官之最(此条适用于太常寺官员和鸿胪寺部分官员);五、音律克谐,不失节奏,为乐官之最((此条适用于太常寺掌乐律之官)...十三、赏罚严明,攻战必胜,为将帅之最......
二、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3、两宋时期
宋代考核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
宋神宗熙宁元年颁行考核州县官员的《守令四善四最》“四善”沿用唐制,为德义、清谨、公平、勤恪。“四最”是断狱平允、赋人不扰;均役屏盗、劝课农桑;赈恤饥穷、导修水利;户籍增衍、整治簿书。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
4、明清时期
依据
升迁
降调
考满
考察
明朝考核
内容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初考
再考
通考
京察
外察
结果
称职
平常
不称职
明朝的考满和考察
考察外省文官
考察京官
四格:守、才、政、年四个方面 (操守、才干、政务、年龄)
八法:官员不合格的八个方面
(贪、酷、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
京察
大计
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
罢软、不谨者免职
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考核标准:
四格八法
清朝的考课制度
三年一次
4、明清时期
康熙二十二年的“大计”:“贪酷”104人;“不谨”293人;“罢软”45人;“年老”117人;“浮躁”43人。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积极:对官员有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维护了中央的权威,有利于整肃官僚队伍,提升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
消极:在专制社会,考核只对上级负责。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
评价:
小结: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朝代 考核制度 考核标准 特点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朝
清朝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流于形式
吏部考核
品德、才能
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政绩
考满和考察
政绩、贪酷和不作为
京察和大计
才能、操守、政务
1、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
2、考核重德尚能,注重对官吏政治素养和个人品德的双重考评。
3、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4、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中央 地方
秦汉
隋唐




御史大夫
御史台
御史台;
新变化:台谏合一
都察院(内外百官);
六科(六部百司)
六科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
(汉)州刺史
道(监察区)
路(监察区);
设通判监察知州
御史台
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监察御史巡按各省
停派御史巡按各省
1、秦汉时期
中央:御史大夫
秦:监御史
汉武帝:刺史
地方:
特点:位卑权重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评价:
前期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后期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导致国家分裂。
刺史秩位不高,但是出刺时却是作为朝廷的正式代表,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地方官僚,也可以监督诸王。
刺史的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
2、隋唐时期
中央:
地方:
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十道监察区,监察官巡回监察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殿中御史
御史中丞
监察御史
御史大夫
御 史 台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3、宋朝时期
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宋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变化就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中央:御史台
地方:行御史台,肃政访廉司
4、元朝时期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注:此前,宋代于各路分设“提刑司”,金代继承了这一制度,但改称“按察司”;元承金制,但改称“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后又改称肃政廉访司
5、明清时期
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科道并立)
中央:
地方:
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


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监察百官(科道合一)
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中央:
地方:
特点:御史台模式→都察院模式
标志着监察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明清两代出现了特务监察。明代,在一般监察机关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之外,又设立了对臣民进行秘密监察的特务机关——厂卫。
清雍正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恢复了特务监察。但这些特务不再由宫内宦官允任,而是豢养了大批职业特务来对官吏和百姓的言行进行秘密监察。雍正皇帝同时建立密折言事制度,鼓励告密,以特务的手段来加强对官员和百姓思想言行的控制。
特点:
评价:
①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
②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③以轻制重。
④严格监察官的选任。
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局限: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
②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小结: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2022年山东高考·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真题再现
A
(2021·全国甲卷高考·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D
真题再现
(2015·全国Ⅱ卷高考·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A
真题再现
(2021·全国甲卷高考·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B
真题再现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