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这则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同学们,读书可以明理,明理为修身,修身即为做人。有请今天的演讲者白梓言同学。
二、激趣导入:
1.感谢白梓言同学的精彩分享,这个寓言故事引人深思,给人以警示,闪耀着智慧,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魅力。
2.今天我们将开启第六单元的学习,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人文主题,给我们编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和《跳水》三篇课文,展现了思辨和智慧。今天就让我们搭乘思维的火花穿越时空,回到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3.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看到这些图片,你能快速猜出故事的名字吗?这两个小故事都是出自《韩非子》一书,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课件出示)先认识一下作者韩非。
韩非,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他的哲学思想就体现在他的文章中,流传至今,警醒着世人。
师:韩非又叫韩非子,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德行的男子的尊称。
4.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韩非子.难一》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自相矛盾》,看一看,在这个故事当中,又蕴含着怎样深刻的道理呢?
5.(出示图片)“矛”和“盾”大家都知道吧?交流对它们的认识。6.(出示字源)教学矛和盾两个生字。
7.把课题补充完整,(写“自相”)齐读课题。
三、初读文言文,读准读通,把握停顿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言文版的《自相矛盾》,走进故事人物的内心,感受不一样的思维。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学好文言文,我们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内容,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你遇到了哪一些难读的字音?谁想来提醒一下大家?
2.指生回答鬻、吾、弗、夫强调:夫是一个多音字,请同学们来看它在字典当中的解释,你能说说为什么这里的夫读二声?多音字,我们可以根据意思判断它的读音,这就叫据义辨音。夫用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所以夫字要稍作停顿,请同学们读读这个句子,注意停顿。
3.字音读准了,我们还要读通句子。
四、再读文言文,借助方法,理解大意
1.回顾方法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从三年级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接触过文言文的学习,谁来说一说学习文言文都运用了哪些方法呢?借助注释、(借)组词理解、(组)查阅字典、(查)联系上下文(联)......
2.运用方法同学们总结的方法真不少。你能运用这其中的方法来理解文中的字义吗?现在请你用上“我用了的方法,知道了的意思是”这个句式来回答。预设一借助注释。预设二,解释坚和利。
3.链接语文园地(出示)这是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
4.猜测誉的意思?范写誉字。
5.用联系上下文猜测字义这个方法猜一猜“莫”是什么意思?对,是不的意思。活学活用,孺子可教也。
小组合作学。
接下来,请前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继续运用方法来理解字义。完成学习单。(5分钟)
6.方法总结。借助注释、组词理解、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猜测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7.古今对比读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说白话文,另一位同学来对这句白
话文所对应的文言文。
8.演一演你有什么建议?
9.指导背诵那接下来我们把自己对这两个人物的理解带到文中去,谁能读一读?听你一读呀这两个人仿佛就出现在老师眼前谁还想再来读,瞧,当你带上自己的理解时,读起来就更生动了。现在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填空形式:像这样,你还会读吗?只出示插图:现在变成这样,你还会读吗?
五、推测人物思维过程,领悟道理。
1.说说你对卖盾与矛的楚人的评价。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故事中的楚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要想深入地理解一个人,理解一个故事,我们就要走进他的思维过程,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1)我们先来推测“楚人叫卖”的思维过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①楚人手里拿着盾牌,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楚人手里拿着长矛,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要想东西卖得好,就得使劲夸。)所以,楚人片面的夸大了自己的矛和盾的作用。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推测质问人的思维过程和楚人“弗能应也”的思维过程吗?(学生交流)如果按他说的,“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会怎么样呢?(质疑的人会听会思考,发现了问题所在,平静地向楚人提出质疑。)听了质问人的话,楚人“弗能应也”。他在想什么?(3)同桌讨论:他为什么“弗能应也”?(是呀,因为他只考虑眼前一个事物,片面地夸大自己的矛和盾的作用,说的话相互抵触,难以自圆其说。)
3.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作者对这个故事是怎么看的?读:(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师:他忽略了事物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六、联系生活,理解寓意。
像楚人这样,说话或是行为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这就是自相矛盾。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经历或看过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学生举例。通过今天的学习,结合刚刚的交流,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怎样的教训呢?是呀,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这也是韩非子通过自相矛盾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全文只有 71个字,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七、拓展阅读
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知识,继续走进我们的文化传承,去读一读韩非子的另一些文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郑人买履》,先运用方法理解故事大意,完成学习单。再思考郑人的思维错在哪里?是呀,他上街买鞋忘记拿量好的尺码,却不知道变通,不用脚试鞋,反而返回家去取尺码,以致耽误了时间,没有买到鞋,他犯的是墨守成规思维僵化的错误。
八、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滥竽充数》、《买椟还珠》希望同学们都能带着思考去阅读,在阅读中点燃你的思维火花,获得思维的提升。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买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